閱讀312 返回首頁    go 王者榮耀


人民幣強勢上漲 上市公司匯兌損益悲喜交集

摘要

9月19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6.582,漲幅0.1445%。相較於9月8日的近期最低點,美元略有回升。不過,這也僅僅是略有回升。

  9月19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報6.582,漲幅0.1445%。相較於9月8日的近期最低點,美元略有回升。不過,這也僅僅是略有回升。

  今年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一直保持強勢地位不斷升值。從2017年1月3日到2017年9月19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下跌幅度達到5.54%,從6.94跌至6.55。尤其是從7月開始,下跌速度不斷加速,從7月3日到9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下跌幅度達到4%之多。在9月8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一度跌至6.4345.

  人民幣的強勢上漲一方麵使得交易市場外匯盤出現部分空頭爆倉情形,另外一方麵對進出口業務。境外業務較多的上市公司也產生較大影響,有的匯兌受益,有的受到衝擊。

  境外業務收入占比超過八成的中材國際(600970.SH)受到較大衝擊,中材國際法律事務部人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我們公司長期都是對外業務較多,外匯結算這塊確實有匯兌損失,但是去年就是匯兌收益。這個都是相對的,誰也看不準升值還是貶值。在項目上都會采取包括套期保值、鎖定收益等多種手段來進行綜合風險管理。”

  有喜有悲

  和2016年人民幣的貶值相比,2017年是另一番景象。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1月4日-2016年12月30日,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區間漲幅達到6.83%,在2017年1月4日一度達到6.9526的高點,差點破7。不過進入2017年後,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就一路回調,進入7月更是加速下跌,9月8日的近期最低點6.4345已經達到2016年5月的價格水平。

  一位私募基金研究人員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2016年底的時候,市場還是對人民幣貶值持有一致預期,到現在完全不同了。一方麵是因為5月份央行加入了逆周期因子等調控手段,另外一方麵也是國內經濟基本麵持續向好,資本外流減緩,美國複蘇前景不如預期等綜合經濟因素導致。”不過,他也認為,人民幣過快升值會對出口造成不利影響,主管部門可能會通過調整外匯風險準備金等方式釋放穩定信號。

  人民幣升值是我國出口型企業所要共同麵對的係統性風險。中材國際2017年半年報數據顯示,上半年中材國際實現營業收入88.41億元,同比增長3.2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4.45億元,同比增長43.26%。2017年上半年其境內營業收入為15.68億元,境外營業收入為72.41億元,境外營業收入占據八成。中材國際上半年匯兌損失為1.49億元,去年同期則是匯兌收益3732萬元。

  對於目前在一帶一路業務拓展上,是否采用人民幣結算越來越多的問題,中材國際上述法律事務部人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隨著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這個是大方向,但是具體上還是要看對方業主的選擇,現在外幣結算包括美元、歐元、當地幣種都在使用。”

  套期保值應對

  另一方麵,也有因為人民幣升值而受益的。2016年年報顯示,A股所有上市公司美元借款合計約8180億元(折算人民幣),占A股總借款8.38%。分行業看,美元借款占全部借款比例居前的行業有航空運輸、石油開采等行業。中國鐵建(601186.SH)就表示,之前發過幾筆美元債,目前外幣負債大於外幣資產,人民幣升值會產生匯兌收益。

  東方航空(600115.SH)表示,因為匯率波動上半年獲得匯兌收益6.7億元,截至2017年6月30日,東方航空共有帶息美元債務合計445.2億元。東方航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80億元,同比增長3.64%,歸屬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43.47億元,同比增長34.46%。

  不過,2016年同期因為人民幣貶值,東方航空產生匯兌損失13.55億元。

  寶鋼股份(600019.SH)認為,公司礦石和部分備件采購以美元結算,出口以美元、歐元和日元等外幣結算,總體而言公司年度外匯存在敞口,因此人民幣升值對公司報表是有利的。

  中遠海發(601866.SH)則表示雖然其目前船舶租金和集裝箱租金收入為美元,而負債結構中美元占多,因此,美元基本收入於負債敞口可以相互抵消。

  更多的公司包括和而泰(002402.SZ)、小天鵝(000418.SZ)、艾比森(300389.SZ)、ST常林(600710.SH)等則選擇采用外匯遠期合約、鎖定風險敞口套期保值手段回避風險,還有的公司表示會采用匯率波動幅度達到一定程度,與銀行協商鎖定匯率;根據與客戶的協議,調整供貨價格等方式進行規避風險。煙台冰輪(000811.SZ)更直言,“匯率的事兒是公司無法預測的,近一段時間人民幣對美元升值了,過後呢?”

  雖然業務上受到影響較多,但其實金融行業才是影響利潤最大的行業。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了2017年上半年匯兌收益發現,銀行業證券業在匯兌上盈虧不一。

  匯兌損失最多的為民生銀行(600016.SH),2017年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匯兌損失為6.87億元,而2016年同期匯兌損失為17.82億元。中國平安(601318.SH)、海通證券(600837.SH)、新華保險(601336.SH)、中信證券(600030.SH)、工商銀行(601398.SH)、光大證券(601788.SH)、交通銀行(601328.SH)等在匯兌上損失均超過億元。

  而匯兌受益最多的則是建設銀行(601939.SH),2017年半年報顯示,其上半年匯兌收益為131.37億元,而2016年同期匯兌收益為52.21億元,同比增長151.62%。農業銀行(601288.SH)、興業銀行(601166.SH)、上海銀行(601229.SH)、中國銀行(601988.SH)、寧波銀行(002142.SZ)、浦發銀行(600000.SH)、招商銀行(600036.SH)、杭州銀行(600926.SH)、光大銀行(601818.SH)等的匯兌收益也超過10億元。

(原標題:人民幣強勢上漲 上市公司匯兌損益悲喜交集)

(責任編輯:DF318)

最後更新:2017-09-20 06:18:05

  上一篇:go 放棄打賞抽成 蘋果最終向中國市場妥協!
  下一篇:go 離岸人民幣上演多空拉鋸戰 點心債發行持續萎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