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
王者榮耀
案例25:微信營銷的方向在哪?
專注新媒體運營為素食行業注入新活力
一、你的商業目的是什麼?
“我們想做微信!”
“為什麼想做啊?”
“現在大家都不玩微博跑去玩微信了啊!”
“你們企業最需要的是什麼啊?”
“呃,口碑和美譽度吧。”
“哦,微信私密性太強欠缺傳播性,做不來口碑,你還是去做微博吧。”
平時遇到太多的客戶對微信有興趣,恨不得馬上進去搗騰一番。但大前提是企業得想清楚自己的商業目的是什麼,你到底要解決什麼。如果你的商業目的根本就是微信所解決不了的,折騰的再厲害都是0。在我們看來,用微信做客戶服務和二次銷售是最適合的方向。
你知道微信營銷該怎麼做麼?相信99.99%的回答都是否定的。有的時候我們也不完全確信什麼做法才是最有效的,但有一點無疑:無論怎麼做,沒有用戶一切都是空談。零星幾個粉絲,還專門去做運營和技術開發的事情相信不會有多少企業願意幹。
同時,微信一定會像微博一樣,越往後期做用戶的難度越大,畢竟用戶關注企業微博/微信的數量是有上限的。按新浪的數據,平均一個用戶會關注8個企業微博,微信的這個數值肯定更低,而且低得多。往後圈用戶的難度肯定越來越大。在當前階段能圈到用戶的企業主已經是贏家了。
微信營銷的前進方向是什麼?
三、圈用戶的兩種方式:自有用戶和微博用戶
微信的起點相比微博是高上很多,其表現之一便是獲取用戶的難度相比微博是明顯難的多,很多小企業是很難解決用戶的問題。目前獲取用戶的主流方式有兩種:
1、轉化自有用戶
2、從微博轉化用戶
微博用戶和微信用戶的重合率非常高,同時微博的媒體特征造就了其具有很強的信息擴散能力而利於快速爆發式積累用戶。比如國色天鄉樂園,便主要是通過微博來做用戶。通過微博做用戶其實也分兩種:自有用戶(自己官方微博上的粉絲);陌生用戶(普通的微博網友)。多數企業都會關心,獲取陌生用戶的成本有多高?按我們目前的經驗,最低也得10元/個,還別嫌高,這還是有品牌知曉度的企業在策劃/執行等方麵極其優秀的前提下才有可能達到的,而且今後一定越來越高。如果哪個企業告訴我他們獲取陌生用戶的成本高達幾十塊,一點都不令人吃驚。
四、微信運營三部曲:用戶、粘性、結果
微信運營,首選需要獲取用戶,其次需要實現用戶粘性,最後達成商業目的。獲取用戶不再贅述,前兩點做好了結果是水到渠成的過程,主要說說“粘性”。當粉絲達到一定量級後,最關鍵的便是粘性(你也可以理解為與粉絲之間的關係深度)。微信和微博一樣都屬於社交類平台,隻有當官方微信和用戶之間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形成了較強的粘性後,才可能更大程度上實現商業目的。邊交朋友邊做生意,這是才是社交平台區別傳統媒體或平台的本質。
微信實現粘性的核心是什麼?內容和客服。
1、內容
內容的基本原則跟微博一樣:有價值+有品牌相關性。如果你推送的內容不能給用戶創造某種價值(或娛樂/或利益/或信息),等著每天的掉粉勐增吧。如果你推送的內容長期跟品牌無關,不僅我會懷疑你是不是在浪費時間粉絲也會懷疑自己是不是加錯微信了。
2、客服
五、運營的難點
1、為什麼客服如此重要?
微博是媒體,是“一對多”的模式,所以你發布一條信息後,用戶在下麵可能僅是進行一個隨意的評論參與,即便官微沒有搭理他,他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問題。微信是溝通工具,是“一對一”的模式,當他向你發送一條信息時,一定是帶著問題的或者是溝通意願的,是會期待你的回複的,如果你不搭理他勢必引起對方的不滿(微信的留言相當於微博裏的私信)。換句話講,微博裏是有評論和私信功能區別的,評論你可以不回但私信你得回;而微信是隻有私信功能的,你必須得全部回。一旦你不及時回應對方,就可能對你們之間的關係造成危機。
2、為什麼是難點
主要便是在信息量上,微信與微博的機製差異造成微信的客服量是天然大於微博,不是大一點而是大一個量級。一個典型的現象是,如果你組織的是微博活動,一些用戶不明白則回去翻查活動微博下的評論去尋求答案甚至會用戶之間相互谘詢;但如果你組織的微信活動,當用戶不明白的時候就隻有向你谘詢了。
尤其在做活動的時候,信息的量級會造成客服人員完全無法處理。例如國色天鄉樂園5月7日時,互動信息量超過17萬,後台的海量數據完全是爆發式的,一些用戶的問題谘詢基本上被淹沒在信息洪流中無法處理。當天由於一點技術問題還出現了點小插曲,20分鍾裏500個粉絲收到了錯誤的係統回複,手忙腳亂中先是安排了六七個人來緊急應對然後專門兩個人分工合作給這500人發信息(微信係統最多能容納4萬條左右的信息,當天總信息量是17萬,處理晚了的話,這500人的信息就找不到了),而且他用戶的谘詢信息則是隻能忽略了。
3、如何解決
專門的人力與流程機製是必不可缺的,同時結合技術開發也是必要的。
最後更新:2017-10-13 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