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8
王者榮耀
銀行卡要消失了?多家銀行推出了這項重磅大招
“明明可以靠臉吃飯”終於不再隻是一個網絡段子了。
隨著爆款智能手機紛紛采用麵部識別技術,“刷臉”這件事已被大眾所接受,未來的應用範圍可能還會更加廣泛。而按照近日的趨勢,下一個被“刷臉”技術取代的事物,可能會是我們錢包裏慣常攜帶的銀行卡。
每經小編注意到,據新華社報道,近日中國建設銀行宣布將從深圳分行開始,推行商用刷臉付款!
如果這還不能讓你感到驚奇的話,那麼建行的終極目標可是“0付”?所謂“0付”,就是放棄一切工具和負累,用我們自己的生物特征,取代手機、密碼、銀行卡。
也就是說,刷臉隻是剛剛開始。未來,你的一個眼神、你的靜脈指紋,甚至你的聲音,都能成為建行識別你的暗號。這像不像武俠小說裏“手中無劍,心中有劍”的境界?
每經小編注意到,金融科技(Fintech)的發展並不隻是建行一家的事,農行和招商銀行(29.290, -0.35, -1.18%)也已經進入了“刷臉時代”。
2015年,招商銀行成為全國第一家實現在ATM機刷臉取款的銀行,目前招行可供刷臉的ATM即遍布全國106個城市。今年9月,農行總行下達通知,未來將在全國部署10萬台能夠刷臉取款的ATM機。
新技術的推廣勢必也引來一些疑慮。有人可能會問,“會不會隻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就被人取走了存款呢?
每經小編注意到,目前刷臉取款技術采用了多道安全防護,在“防偽”的同時也在減少“拒真”。有業內人士稱,不管是雙胞胎、化淡妝還是輕度整容,隻要“你的父母還認得你”,機器辨認也沒問題。
不用銀行卡就可取款
早在今年9月份,中國農業銀行便開始為其遍布全國大江南北的ATM機,上線“刷臉取款”!
人們無需攜帶銀行卡,隻需要站在農行ATM機前,看一眼攝像頭,再輸入手機號、取款金額、密碼,自動吐鈔,拿走現金。
具體操作如下:
1、右上角選擇刷臉取款。

2、做好準備,點擊確認。

3、係統對比現場照片與身份證照片的一致性,對比通過後,顯示客戶名下的銀行卡提供客戶選擇;客戶輸入或選擇取款金額,提取現金。

據悉,農行總行已下發通知,要求全國推廣。將為全國24064家分支機構、30089台櫃員機、10萬個ATM機安裝人臉識別係統!
除了農業銀行外,招商銀行也屬於較為激進的AI技術探險者。2016年,招商銀行在全國106個城市近千台ATM機上實現了“刷臉取款”的功能。
至於一些用戶擔心的方便性和安全性問題,招商銀行、農業銀行刷臉取款係統限定的用戶每日取款上限為3000元,建設銀行這一上限為2500元。
同時,建設銀行還可以選擇“刷臉取款設置”對係統內已存的正臉照片進行修改,也可以關閉刷臉取款功能。此外,目前的刷臉取款暫不支持存款、轉賬以及跨行取款。
多重防護保安全
刷臉取款比傳統的刷卡取款、無卡無折取款更加便捷,可以降低偽卡風險、減少設備吞卡數量,提升客戶體驗。業內人士表示,這種方式更加安全,防盜刷,同時也不用擔心銀行卡丟失的問題。
據專家介紹,刷臉取款采用紅外活體檢測技術、生物識別技術等,可以抵禦照片、換臉視頻、翻拍、3D頭套等麵具攻擊。除此之外,還具備靜默活體、動作活體、唇語活體、雙目活檢等活體檢驗方式。此外,還將人臉識別、手機號碼驗證、密碼驗證統一起來,進行多重防護。
活體識別技術正在提高人臉識別的準確度和安全性。業內人士稱,這兩年各個公司及銀行都在對技術進行改進和驗證,為今年幾家大型銀行正式采用刷臉取款做鋪墊。
對於整容和雙胞胎該如何識別,為農行刷臉ATM供貨的雲從科技工作人員直言:
“整容和雙胞胎在全世界人臉識別學界都是重大難題,但機器識別準確度絕對比人眼識別高,通過雙層異構深度神經網絡和矢量信息表達等方式進行針對性優化,隻要你父母還認識你,機器是沒問題的。”
招商銀行采用的則是依圖科技的人臉識別和雙目活檢技術。招商銀行相關工作人員介紹,這兩項技術利用核心算法對人臉部的五官位置、臉型和角度進行計算分析,將誤識率控製在較低水平的同時保證識別的準確率。
采集到的人臉信息需保密
除了賬戶安全,銀行或供應商會如何處理采集的照片、視頻,個人隱私信息是否會被泄露,也是用戶關心的問題。
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刷臉取款留下來的影像資料都會經過加密由銀行保存,隻有少數有權限的人才能查看。雲從科技則從采集階段就注意合規,公安聯合實驗室的數據存儲在公安內網上,雲從隻訓練,不帶出,自行采集的數據會采用物理加密方式存儲在保密機房中,現在正由科學家牽頭研發量子加密技術。
這些刷臉留下的影像資料如果泄露,是否會對用戶造成危害?
人工智能學界專家劉鋒表示,泄露的風險不大,一是銀行或企業有相應的安全防範機製,在行業裏已經比較成熟;二是這些圖像和視頻即使泄露,也並不屬於危害非常大的信息。徐偉則告訴記者,不能因為技術的隱憂而否定人臉識別的發展,生物識別技術隻有和信息安全技術結合才會有發展,這是從業者需要共同麵對的問題。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2-22 15: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