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6
王者榮耀
公職人員注意!微信圈要把握好這六個關係
思響哥薦
當前,公務人員的工作、生活被“微信化” 已是不爭的事實。微信圈有著廣泛自由和廣闊空間,匯聚了同學、同行、同事、同宗、同鄉等社會各階層,互動性強。那麼,如何正確使用微信圈?思響哥提醒大家要把握好這六個關係。
來源 | 人民論壇網
作者 | 安徽省安慶市城市管理局副局長 姚 誌
把握好自由與自律的關係
微信圈有著廣泛自由和廣闊空間。在這裏,匯聚了同學、同行、同事、同宗、同鄉、同興趣、同愛好等社會各階層,在這裏,感受著現代辦公的快捷、收獲著衣食住行的便利、分享著喜怒哀樂的釋放、擁有著隨時隨地的交互、舒張著休閑時刻的排遣……正所謂“手機在手,天下我有”。但其私人空間的特性,以及公共空間的屬性,決定著微信圈是把“雙刃劍”,並非法外之地,潛在的風險巨大,這裏圈套圈,圈連圈,圈傳圈,所產生的一連串連鎖反應和影響無法估量。
近年來,網絡違紀違法現象枚不勝舉,多地出台的規範或禁令,劃定了網絡言行的“邊界”,微信行為見品性,網絡交往有紀律。作為公務人員,特別是黨員幹部,必須堅守底線、不觸紅線。要從嚴掌控手指,謹慎點擊屏幕,無論是轉載,還是評論,都要三思而後“發”,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同時,微信互動性強,關係成分複雜,公務人員一定要嚴守黨紀國法,遠離違規、違紀、違法之為,遠離功利、勢利、唯利之交,遠離低俗、媚俗、庸俗之風,切莫把手機變成手雷, 微信變成“危信”。
把握好依托與依賴的關係
當前,公務人員的工作、生活被“微信化” 已是不爭的事實,目之所及、身之所處,皆有微信包圍。有些人心甘情願地“醉”在其中,有些人無可抗拒地“裹”在裏麵,呈現出“不在微信中進化、就在微信外退化”的趨勢。
相對而言,公職隊伍中年輕一族、基層人員,在微信群中比較活躍,使用頻繁,不少人依托微信辦公、處理事項、分享知識、溝通聯絡等等,有此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辦事成本、實現了資源共享、促進了人際和諧,無疑是值得稱道的。
但凡事過猶不及,現實中不少人被手機“綁架”,從早到晚“不離不棄”“機不可失”“一網情深”,沉浸於虛擬空間的“網言網語”,雖沉浸在雞湯、八卦、吐槽、搞笑與養生的良好感覺中,但也逐漸迷失真實的自我。
網絡的虛擬取代不了生活的真實,“人機關係”取代不了“人際關係”,沉迷於手機,專注於微信,隻會是影響了健康、打亂了生活、禁錮了思維、焦慮了情緒、冷漠了親情。因此,關注不關閉、依托不依賴、適度不過度、理性不任性,才是使用微信的正確態度。
把握好融入與投入的關係
在微信圈中善於表達、樂於溝通,應是每個公務人員的份內之事。因此無論從事何種職業,從政時間長短,都要自覺適應新媒體時代公開、廣泛、自由的輿論環境,以平等、尊重、包容、友善的態度與他人溝通交流,互通有無,關愛他人,提升自我,營造和諧。
一方麵,要自覺融入,把微信圈當作傳播真實消息、表達個人觀點、展現個人風采的平台,以特色風格、精彩內容、精辟見解來提升個人魅力,贏得朋友圈的讚同、支持、認可。
另一方麵,要主動投入,經常露露臉、聊聊天、發發聲,聽取朋友圈“灌水”“拍磚”“打醬油”,積極做好回應和引導工作。通過朋友圈清楚地了解現實社會的現象與矛盾,理解社會各階層思考問題的方式與維度,整合圈中智慧,指導工作實踐,推進工作開展。
把握好感受與感悟的關係
它往往用簡單的因果邏輯來代替深刻的分析與理性的判斷,用局部的點上的結論割裂事物之間的複雜聯係,這就決定著許多“雞湯”是小聰明而非大智慧,有的甚至是庸俗的哲學,其輕薄載不動人生的厚重,其矯情化解不了生活的矛盾。
公務人員作為主流價值的先鋒,先進文化的標杆,切不可人雲亦雲,隨意跟風,要理性看待,獨立思考,辯證思維,明辨是非,拒絕片麵性、絕對性。無論是主動的喝,還是被動的灌,切莫在雞湯段子裏搜索自己的影子,別讓其麻痹了思想,消磨了意誌,迷失了方向,任何網絡上的“心靈雞湯”,都取代不了現實中的努力和奮鬥。
把握好交流與交換的關係
在朋友圈裏,有的對領導幹部說話或分享,阿諛奉承,曲意逢迎,誇張的 “點讚” 或“喝彩”,取悅領導的歡心和關注;有的為自己的子女、熟人、同事、親朋,不分事由、時間、場合,光明正大、無休無止的進行拉票投票;有的違規收受與工作業務有關的微信紅包;有的把微信圈當作小圈子,編織“關係網”,拉幫結派、拉票賄選等等。
把握好主動與被動的關係
對社會矛盾,網絡熱點,多做化解疏導工作;對黨和國家大政方針的質疑之聲,要勇於亮劍,敢於發聲,主動出擊,堅決回擊;對日常政務、事務中出現的網絡謠言、負麵輿情,在熟知了解的情況下,要及時解釋,還原事實、把握分寸,不遮不捂、不躲不避,廓清模煳認識,化解怨氣怨言,利用微信平台,釋放正能量,傳播好聲音,淨化朋友圈,凝聚起合力,從而畫出網絡空間和現實生活的最大同心圓、和諧圈。
最後更新:2017-10-12 19:4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