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9
王者榮耀
期銅定價權已掌握在中國人手裏 拜拜啦LME!
巴克萊大宗商品研究分析師Dane Davis稱,金屬定價重心正在轉移至中國,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中國交易員越來越多地影響銅價,而不再是由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主導。
據統計,中國銅消費量占全球總消費量的近一半。多年來,交易員們一直把中國的數據視為未來銅需求的一個指標,而銅價通常是根據倫敦金屬交易所和芝加哥商業交易所(CME)的銅期貨合約進行定價的。
據智通財經APP了解,分析師們表示,在過去三年中,上海期貨交易所的交易活動增加,使其在全球市場上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上海市場也有時間優勢,因為它在倫敦和芝加哥開市之前開盤。
BMO Capital Markets大宗商品研究主管Colin Hamilton稱,LME是全球基準,但上期所對倫交所交易價格的影響越來越大。
對全球最大的期貨交易所CME而言,亞洲金屬交易發展非常迅速,CME計劃在11月20日推出上海銅升水合約,以解決上海現貨銅價格問題。CME表示,該合約將成為第一家金融結算期貨交易產品,以對衝中國銅的風險敞口。
CME金屬主管Young-Jin Chang表示,“我們新的銅合約將提供首款可使客戶和市場參與者對衝中國銅升水曝險的現金結算交易所期貨產品。該合約對CME現有的實物交割指標COMEX期銅合約形成補充。我們相信,該新合約會成為在中國交易或向中國交割的銅的一個參考價格。”
過去LME是銅交易的主要市場,但目前CME銅期貨合約的交易量同比增長31%,而LME的交易量下降了7%。
周四,銅未平倉合約量在上期所達到最大,為125994手,其次是CME(COMEX)銅達96023手,LME達84215手。今年,銅價已上漲超過22%,達三年新高,因交易員們預計中國需求較大。
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已經取得LME的控製權。2012年,香港交易所與全資附屬公司HKEx Investment以近14億英鎊的價格收購了LME.
港交所表示,基本金屬交易所之間的交易量比較,“可能會產生誤導”,因為LME交易量主要來自現貨市場,而中國內地的成交量主要來自散戶和中國對衝基金。
早在7月,花旗集團的分析師Tracy Xian Liao在一份報告中指出,“過去三年,中國商品期貨交易量激增,未來幾年應該還會繼續擴大,中國希望在全球價格發現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Liao指出,中國本土商品期貨交易所的未平倉合約額幾乎翻了一番,從2014年的1550億美元增加到今年6月底的2650億美元。

一些投資機構正準備進軍上海市場,以便在所有三個市場中挖掘套利、價格差異等機會。總部位於倫敦的Arion Investment Management,在10月底推出了商品基金Raptor Commodities Fund,正努力在上期所上市,可能會在2018年上線。
(責任編輯:DF134)
最後更新:2017-11-17 15:2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