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
王者榮耀
微信暗度陳倉,小程序攻下北大清華等30所高校
算起來,距離微信小程序上線,已經過去了8個多月。
雷鋒網9月27日消息,在教育部新聞辦的牽頭下,包括北大、清華在內的30所高校小程序集體上線,上線後能為高校師生提供多項校園服務。此前,教育部政務新媒體推出的“微言教育”小程序,被當作案例在30所高校宣傳部門的負責人麵前進行了展示。
教育部辦公廳巡視員、新聞辦主任續梅在研討會現場提到,這些小程序都是微信團隊“免費”開發設計的。毫無疑問,搶灘教育,一次性攻下30座城池,微信這樁“免費生意”,做的實在太值了。
8個月以來,小程序先後經曆了眾所期待、普遍失望、趨於穩定的“心路曆程”,當很多人質疑小程序的威力時,其實它早已暗度陳倉,在不急不緩地向原本設定的目標邁進,即“連接線下未被連接的場景”。
與微信聊天上線時,主攻 C 端的策略不同,小程序在 B 端市場上的發力,其實更展現了其商業上的價值。至少這一仗的成功,絕對會讓微信團隊在教育領域,收獲頗豐。
小程序+教育能做什麼?
考慮到30所高校小程序集體上線的項目,由教育部新聞辦牽頭,各高校宣傳部門來執行,雷鋒網認為,這些小程序“輿論陣地”的屬性自不用說。但除此之外,在校園展示、校園一卡通、圖書館等多個場景裏,小程序也有相當強的應用特性。
小程序+校園導覽
對於很多大學新生和校外遊客而言,在大學裏熟悉種種道路,各個學院,需要很長的時間,調用地圖又顯得太過誇張。小程序利用其地圖能力,在提供導航的同時,能夠讓新生或遊客實時查看附近場所、景點,對於曆史建築還可以用文字和語音介紹。
小程序+微信卡券
對於學生來說,各類卡片是在學校學習、生活必不可少的東西,比如飯卡、圖書卡、校內交通卡等,結合微信卡券的功能,小程序能夠通過虛擬的二維碼進行識別,完全可以替代全部校園卡,此外還能通過微信支付完成各類消費,且實時能夠看到消費記錄和明細。
小程序+教務係統
目前,各個學校都有各自的教務係統,學生的選課、課表、成績、考試安排等都通過教務係統來進行,而往往教務係統會在關鍵時刻“崩潰”,比如選課的時候。而有了小程序之後,高校可以將一部分功能轉移到小程序上,且無需下載。
小程序+圖書館
高校圖書館是一個高頻場景,學生要借閱一本圖書,需要先在“緩慢的PC”上查詢,即便查到“未借出”,有可能去了書架前,因為常被翻閱打亂了順序,找不到。通過小程序的加持後,不僅可以做到實時的查找和定位,還能夠直接掃碼轉借給其他同學。此外,當你借閱了某本書,還可以在小程序上看到其他閱讀過的人,寫下的評論和綜合排名。
據微信團隊向雷鋒網介紹,使用場景還在不斷的更新中。綜合來看,小程序在校園裏的應用前景,還是非常廣泛的。
微信能獲得什麼?
其實想要進入校園市場的移動應用不在少數,但很多都並未達成,那為什麼會是小程序呢?
一方麵,微信的用戶已經是一個相當龐大的數量級,甚至可以說,凡是有智能手機的,幾乎都有微信。2000萬+的微信公眾號在產生內容,而小程序是一個非常好的功能延伸。同時,相比 App,小程序不用下載,用完即走的特性,帶來了更為簡便的體驗,安卓用戶甚至可以將其快捷方式放在桌麵上,和 App 無異,何樂而不為?
另一方麵,移動互聯網以來,高校在其 IT 係統之外,也有一些進展,但進展情況並不是很好。小程序的開發、體驗都不算特別有難度的事情,加之微信團隊的輔助,應該能幫助高校在移動 IT 係統有較大的進步。
而微信在這樁生意中能獲得什麼?
微信小程序從誕生開始,就沒有把老對手支付寶放在眼裏,更別說其他社交類應用,這不是因為狂傲,而是小程序在做另外一件完全不同的事。小程序直接對標的是 App,想要消滅的也是 App 。App 作為一種移動互聯網時代的特定產物,在用戶通過它完成某些任務時,其實也為用戶製造了不少麻煩,比如垃圾推送、廣告以及某些隱私泄密的危險。
小程序在避免這些劣勢的同時,占用硬件內存更小,完全無打擾,連接線下一切場景的版圖似乎已經逐漸鋪開了。可以說,經過了8個月的時間驗證,小程序依然是一個具有相當大想象力的產品,而微信無疑將從中受益。
最後更新:2017-10-08 11:1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