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364 返回首页    go 王者荣耀


为了帮助孩子提高学习兴趣,家长应该向《王者荣耀》学习什么?

欢迎,来和芒果一起玩

关注3-6岁孩子游戏化教育

一起成为最懂自己孩子的早教大师

写在前面的话

这两天和游戏有关最红“关键词”非“王者荣耀”莫属。

从《怂天怂地怂王者荣耀》的热文,到这两天“王者荣耀”主动发布最严“限娱令”

从一开始的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游戏身上,到目前渐渐有一些更理智的声音浮出水面。

玩游戏能让人上瘾(尤其是电子游戏)这个我一点也不奇怪。但是一款游戏能有这么大的影响,还是挺出乎意料的。

说到“影响力”在这个看流量的世界,我们还是先看看它的一些官方数据吧。

目前“王者荣耀”已经吸引5000万的日活用户,注册用户突破2亿。据说已经超过A股的股民人数。结合2016年统计的中国网民人数(7.1亿),基本上每4人中起码有一个人有玩。

这个比例,似乎,有点高啊!

不过,后来我在知乎上看到一个回答,让我觉得好受一点了。

Anyway,不管到底是多少人在玩,这款游戏牢牢占据了广大中国网民的心,这是勿容置疑的事实。

正所谓,存在即合理。想必,这款游戏必有其过人之处。与其争论它,不如了解它。

到底它是如何吸引了孩子?我们在平时引导孩子学习或游戏(特指那些“玩中学”的游戏)中是不是能模仿和借鉴一下呢?

家长能从《王者荣耀》中学习什么

由于本人没有该游戏的实战经验,所以特从网络了解了一下游戏玩家的反馈。根据各方信息,感觉有5个方面的特点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

游戏容易上手

这一点如果放在我们的亲子游戏或者学习中,其实可以这样解读:为孩子选择合适难度的游戏内容或者学习内容。

先说学习内容吧,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相对枯燥的事情,学习中的人处在“非舒适区”,仿佛是爬山中的人,学习的难度就像登山人背负的行囊。正常模式下需要背负和自己能力相适应的重量最好,等慢慢适应后,可以慢慢增加负重。

只是,目前的孩子往往超前学习,孩子仿佛背负着不符合年龄段重量的包裹前行。这样的学习怎么能像“玩游戏”一样有持久的兴趣。

其实对于低龄孩子的亲子游戏也是这个道理,我的家中有很多开封就闲置的游戏,这些往往是我一时头脑发热买回来的超龄游戏。孩子上手难,根本无法产生兴趣。

2

每一局的时间不长

这个特点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的利用你的碎片时间进行游戏,让你在游戏中的进步化为无形。可以说游戏设置者是非常了解现代人的生活模式的。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我们也应该像一位游戏设计师(or 产品经理?)一样,多了解孩子的情况,尊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控制课外单次的学习时间,达到短暂而多次的效果。

不要小看这个小小的改变,众所周知儿童的注意力有年龄特点,越小的儿童注意力越差,且被动注意占优势,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注意力会慢慢延长,一般为7~10岁约20分钟,10~12岁约25分钟,12岁以后30分钟以上。但是,这个时间依然受需要注意的内容和形式有很大关系。

所以,我们一方面需要设计一些短时间就能完成的学习内容,还需要在学习形式上适应孩子的心理特点。

从另一方面来讲,短暂多次的重复反而符合“记忆遗忘曲线”的规律,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3

清晰的目标

据说玩王者荣耀的目标特别明确,就是和队友一起推掉对方的水晶。努力打小兵、打野怪就能赚金币,赚了金币就能买装备,买了装备就能提升攻击和防御能力。

虽然这个套路有些无聊,但是你不得不说,进入了这个游戏每个人都知道要干什么。

而从孩子的学习(or 教育)来说,目标明确也是非常重要的,但也是最容易被我们忽视的。

这个目标绝对不是“上大学”。(我们这代人就是被这个不清晰的目标害惨的)

可能有些人会觉得,上大学也是一个比较清晰的目标,和游戏中打怪类似,我只要努力学习就好了。

但是,真的是这样么?

我们的人生并不是在考入大学以后就中止了,我们人生的这个游戏,还有很多的领域是在进入大学前没有涉猎的。所以,“考大学”就不可能是我们整个人生游戏的全部

不说别的,就说说我们自己,估计大部分的智商最高峰就是在高考。进入大学以后,所有的欲望和迷茫如出笼的猛兽,到处撒野,破坏。

我记得那时候对大学“University”最好的翻译就是“由你玩4年”(音译)。

在刚刚过去的高考,还是有新闻报道考生在高考结束后烧书,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感宣泄啊!

如果我们下一代的孩子还是以这种心态面对学习,面对教育,我们口口声声说的新教育有何意义,最终也不过沦为各种新教育方式而已。

4

内在奖励感

《王者荣耀》中的奖励机制特别丰富,据说就算你一局都不玩也有登录奖励、活动奖励、开宝箱等等。还是据说,玩输了也会有各种奖励,如果玩的好就有更高级的奖励。一句话,在游戏中你会自信心爆棚,成为一个被奖励宠坏的“孩子”。

说真的,别说孩子,就是我这个大人,平时最喜欢听到的还鼓励和肯定。更何况是孩子在游戏中,这种鼓励和肯定时时存在,成为你不断前行(游戏)的动力。

“鼓励和肯定”不仅适应于游戏,更适用于生活中。

现在的父母相对于上一辈来说已经算挺鼓励孩子的,但是很多人由于没有被鼓励和肯定的经历,往往不会正确的表扬孩子。

中国人由于一直习惯于情绪的内敛,所以关于情绪的词汇在日常使用中是非常匮乏的。这种匮乏仿佛一个既定的框架,限制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你可以回忆一下,你平时面对孩子说的最多的一句话是什么?“你太棒了”or“你太厉害了”?

“棒”和“厉害”从词性来说,属于“形容词”。而《王者荣耀》中的“奖励”其实是一种“数量词”。这个数量词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以便给出不同的奖励。这种直观的奖励方式,也可以让你知道“如果我要获得……,就必须要做……”这是形容词所无法做到的。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鼓励和肯定中,一定要学会具体化。对“棒”和“厉害”进行分类再定义。

5

即时反馈结果

这里提到的即时反馈,就是在你行动结束的当下,给出结论。

“当你打完一局后,你可以清楚看到自己和他人的评分,和对团队的贡献。如果你助攻最大,可以获得最佳助攻的荣耀,如果你在团队中连续杀掉7个人,则会活的超神的称号。如果你在一局中输出、贡献最多,则能拿到mvp。”

这是我在网上摘抄的一段针对即时反馈的分析。

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即时反馈其实就是鼓励和肯定。其实这不是全部,我认为即时反馈中最宝贵的地方是对你行动的分析,分析会以打分的方式直观的呈现给你,有心提高自己能力的人完全可以根据反馈进行相应的训练。

这种方式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叫做“刻意训练”。

由于游戏中指标的单一性和无干扰性,它给你的即时反馈,不仅正确且具有针对性,不仅针对你这个人物还针对你这场战斗。

套用到学习中,这一过程约等于考试以及过后的复盘。

在游戏中,给出分析结果的是“机器”。在孩子的学习中,给出复盘结果的一开始必然是家长。这就要去家长对孩子本身及学习内容有很深的了解,这样才能带领孩子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

另外,还要强调一下“即时”。我们平时对孩子的分析和反馈越及时越好,因为根据考试结果及时分析反馈才能和他当时的情况相符合,避免给出“南辕北辙”的方案。

写在最后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玩过《王者荣耀》的人来说,不是不喜欢游戏,只是觉得人生这个游戏更加好玩,也更加的真实。

最近混迹新教育圈子,也参加了上海一土的2020暑期活动,感觉对于孩子教育的焦虑真的是无处不在。人们一直在寻找“新教育方式”,仿佛找到了新教育就找到了打开中国教育难题的那把钥匙,其实,我们真的应该好好思考一下教育本身。

如果我们能带领孩子和我们一起用“游戏”的方式来探索人生和这个世界,是不是会多一点成功的可能呢?

欢迎留言谈谈你的看法。

最后更新:2017-10-08 00:50:07

  上一篇:go 王者荣耀中让人误会的语音,知道十条以上的可以自称污妖王
  下一篇:go 王者荣耀:铠上了男神榜,玩家却对其他英雄表示不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