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521 返回首页    go 王者荣耀


王者荣耀 PK 86西游:猥琐发育,别浪!

历史或许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但她不是“花姑娘”可以任人调戏

杨洁导演走了,人们又开始缅怀86版西游

怀念它的用心,怀念每一位制作者对艺术的尊重

九九八十一难终成九九八十一种不舍

王者荣耀火了,孩子们在作文里写到:

“我热爱荆轲,虽然她不能够和李白、刘备、韩信,宫本武藏等等厉害的人物抢野怪,但她起码可以从中捡到一个红buff……”

上周,在常德道一家培训机构的国学课上,鬓发斑白的南大老教授颇有些无奈地说:“我很担忧,现在的游戏会让孩子们走入历史的误区。”

孩子们缺乏辨识力,却又有着超强的记忆力。如果一些事物与观念在他们心中打下了烙印,这些观念势必将会影响到他未来的成长。

今天,一些人在怀念传统文化,一些孩子则沉浸在架空的世界里,用我们的历史人物打怪加buff。

当“尊重”一词如今已经成为一种奢侈,无论是尊重历史,还是尊重原着,似乎都不再被人们当成一回事儿。这种不屑,颇有种“别跟我谈‘’尊重”——戒了”的玩世不恭,却被很多人拿来当做了标新立异和圈钱法器。

纵观现如今承载着文化输出和价值观输出的主流媒介们:游戏、影视、综艺……质量参差不齐,数量多如繁星。尤其在青少年中间大行其道者盛行“猥琐发育”,真不知是好事还是坏事。

历史与经典文学作品都是时间送给我们的宝贵礼物,但当小学生作文里尽是历史人物在游戏里关公战秦琼时;当孩子们心中的世界不会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只有手机屏幕那一亩三分地上的夺塔抢人头时;当孩子再也不会问你为什么李白会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只会问你为什么刺客李白手中的兵器要“大河之剑天上来”时,你是哭还是笑?

就算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就算实在是一个很服从的女孩子,她百依百顺地由我们替她涂抹起来。但小姑娘、女孩子毕竟不是花姑娘,不容得调戏与糟蹋。

我们有太多优秀的作品,写尽人生百态;我们有源远流长的历史,浸润着五千年的文化。这其中发生的故事有闹剧,有喜剧,有悬疑剧。但现如今那些事实却连个“杯具”都算不上,充其量只落得了个“道具”的下场。

有一天当你对着孩子们喊,别浪!

而回应的恐怕会是;浪太大,我听不见……

改编·农药

来自王者荣耀的暴击

上面三个小姐姐,许多孩子现在都能脱口而她们的名字——王昭君、花木兰、蔡文姬。

然而,这些来源于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为国出塞的昭君,替父从军的木兰,三国才女蔡琰她们难道一个个都是低胸短裙的妖艳贱货,或者长着呆毛挂着铃铛的幼齿萝莉?

《王者荣耀》现如今的风靡程度几乎可以用“扫荡”来形容,尤其是在年轻人中间。虽然这款游戏官方提示面向16岁以上的玩家,但有统计称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11岁至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其中16岁以下的青少年占绝大多数。

面对如此庞大的青少年人群,我们的《王者荣耀》里却将众多历史人物架空到一个虚拟的背景之下进行了故事与人物的再创作。有人说我们现在所了解的历史无非也是前人在特定历史环境下所记载的“二手资料”,其中不乏时代与政治因素的制约,那么在这种背景下进行再创作也无可厚非。

然而另一方面,游戏既然选择利用高知名度的真实历史人物作为主要人设,无非也是为了达到传播上的“投机取巧”,使用户在初期就能产生强烈的角色代入感。又利用时下的流行元素对角色进行包装,让人物造型更加炫酷的同时,却是让中国的历史人物集体没有了华夏韵味,成了放到任何一个日漫中都不会觉得违和的脸谱化“路边货”。

那个晓梦中情迷蝴蝶的庄周,如今顶着一头绿毛操着勾魂的伪娘音,坐在鲸鱼上搔首弄姿,哪里还是那个丧妻之后击缶而歌的豁达贤者;秦国战神白起大将,一身盔甲高达范儿十足,战无不胜的武安君仿佛下一秒就应该喊出来“我不下地狱谁爱下谁下”或者“兽人永不为奴”才更为合适;还有一众的女性人物无不是胸前波涛汹涌,气质全都是魅惑撩人,说好的知书达理、娴静温婉呢,对不起,我们没有!

且不说篡改历史人物属性会让少年儿童产生知识性的认知偏差,光是这些造型,也只能说在他们身上我们看到的是华夏绵延千百年的精神内核正在逐渐消亡。

我们说作为传播价值观的一个媒介,无论是游戏还是影视作品,他们都应该有一个根深的灵魂。那么当文化的烙印在这些流行品中风味全无,用喧嚣浮夸激增产值的代价则是当某一天我们的孩子对那些美丽的诗词、质朴的汉服、深厚的礼仪失去兴趣时,我们历史文化的精神内核或许就只是时光里被收纳的形骸,无法被继承,虽然活着,却终将魂飞魄散。

就像《王者荣耀》最近发放的“为你读诗”系列视频,请问当你看着一副兔儿女郎打扮,穿着绑带束腰的低胸装露着大白腿,还扛着根儿胡萝卜的花木兰,音响里却飘散出“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的吟诵时,是不是也只剩一声叹息了!

猥琐发育么,本就是一个文化内涵全荒废,观众看得全心碎。曾经开始全陶醉,玩到结尾全反胃。终于结束全崩溃,得知过程全流泪。对的东西都没有,有的玩意儿都不对的过程。仔细琢磨一下,如果你的孩子还沉迷在这些游戏之中,你说这个理儿会不会在你家娃身上应验呢?

改编·良心

来自1986年的启示

随着杨洁导演的去世,86版《西游记》再次成为公众所热切讨论的对象。一部影视作品风靡30年依然不减热度,它走遍中国名山大川,在只有一个机位、一位摄像师,许多主演还要串场充当临时演员分饰多角的情况下,是什么竟然能够成就一部被公认为经典的作品?是场面华丽吗,是特效狂拽吗,是造型炫酷吗?

是热爱与尊重!

那个时代的人们,似乎有着一种天生的执着。当排山倒海的现代化、信息化浪潮,在今天迅速荒芜着人们的内心时。“向钱看”的魔咒施加向所有人,造就出一个个丰腴妖魅的肉身,却削弱着人们的精神。

在快节奏的现代化进程中,回看那些曾经的作品,里面积淀的是一种闲雅,一种生活美学,还有一种钻研与踏实。重看那些历久弥新的经典,你会发现它们从未过时,甚至当你进一步去探究它背后的故事时,你还会有一种由破到立乃至于归的了然顿悟。

86版的《西游记》便是这样一部作品。同样是改编,本着一腔热情,心中充满着敬畏。这种改编不是牺牲精神内涵剜肉刮骨般的撕心裂肺,更多的是让人看到创作者心中的对于原着的知心理解,透露的则是一份从容恬淡的温婉与徐缓。

举例而言,最让人熟悉的女儿国一段。女儿国王夜半造访,对唐僧倾诉衷肠,就希望御弟哥哥“怕什么戒律清规”,却只得到“四大皆空”四字箴言。而此时国王是如何回答的呢?

“你说你四大皆空,却紧闭双眼。要是你睁开眼看看我,我不相信你两眼空空。”

此时的镜头唐僧满头大汗,双目紧闭,只说道“来世若有缘分……”

女王只道“我只想今生,不想来世。”

这一段并非原着中情节,却让唐僧的形象更加丰满,更有人情味。情之所至却任重道远,只能许卿来生说明并非无情,而是律己。

还有那句经典的“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原着中写的则是“你是孙行者请来的救兵吗”。两相对比,改编更接地气,却并不显得突兀。

还记得那“雨润红姿娇”的杏仙吗,原着中大段的诗词,被电视剧改编为一曲高歌,再搭配上杏仙的曼妙舞姿:

“桃李芳菲梨花笑,怎比我枝头春意闹?

芍药艳娜李花俏,怎比我雨润红姿娇?”

妖有妖的媚,却并不俗艳。人有人的痴,却并不蛮缠。小时候看《西游记》时,仙、妖、人各有各的美,没有袒胸露乳的暴露装,没有动不动就发大招的狂拽炫酷特技效果,却依然让人觉得那些画面都是如此的动人。

6年历程,《西游记》走遍祖国河山,坐在电视机前,那壮阔的瀑布、无垠的沙漠、嶙峋石林、精致的佛塔……每每都是映到眼底就让人再难忘怀。也是那时候在我们小小的心中便烙印下了这样的念想——这就是我们的“祖国”啊,原来我们的祖国这么好。

对于文化,我们需要的是让它老而弥坚,而不是“老来失节”。

什么时候,我们承担文化输出责任的人们可以像那森林里悠然自得的鹿群,走着自己的步序,饮一潭水,做一件事。而不是随波逐流,猥琐发育,该有多好!

这是最美好的年代,这是最糟糕的年代;

这是智慧的年头,这是愚昧的年头;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的春天,这是失望的冬天;

我们全都在直奔天堂,

我们全都在直奔相反的方向。

——狄更斯《双城记》

在这个时代,别浪!

请别让那些曾经的美好

奔向相反的方向

毁在我们这代的手上

如果坐视我们还能保护的文化不断流失而不顾

就算我们不用为其买单

终有一日

我们的后辈将再罗列一项恨我们的理由

END

最后更新:2017-10-08 02:22:57

  上一篇:go 王者荣耀各类奇葩玩家操作,你见过将自己女朋友举报的操作么
  下一篇:go 王者荣耀一位女玩家的自述属实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