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57 返回首頁    go 騰訊雲


騰訊雲躋身公有雲市場前二 中國電信未退步卻落伍

近年來全球雲服務占IT支出滲透率在不斷上升。IT支出正在向更高效的配置方式轉變,雲服務正在成為新的IT 資源提供方式。企業通過使用雲服務可以節約成本,更加專注於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這是傳統IT向雲計算轉變的根本動力。

IDC近期發布的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公共雲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市場整體保持快速增長,2017年上半年整體規模超過10億美元,同比去年增長近七成。

數據顯示,阿裏雲2017年上半年IaaS營收5億美元,占據47.6%市場份額;騰訊雲排名第二,營收約為1億美元,市場份額為9.6%;金山雲位居第三,營收6839萬美元,份額6.5%;中國電信第四,營收6254萬美元。

如果我們拿2016年的數據來做對比,從中可以看到中國電信去年的全年營收1.22億美元,從2017年上半年的數據來評估,基本上持平。但是隨著行業蛋糕的做大,停滯不前的銷售額注定市場份額會有縮減。另外,原2016年排名第三位的騰訊雲,全年銷售額為營收1億美元,但2017年上半年就接近這個數,所以騰訊雲在2017年的崛起也是勢不可擋。

騰訊雲成功逆襲電信

整體來說,互聯網巨頭中騰訊的雲服務取得長足進步:騰訊雲市場份額從7.34%增長至9.6%,僅用半年時間就追平了2016年的全年營收。這一成果與騰訊雲的“開放”和“平台”,以及馬化騰重視有很大關聯。

10月30日,馬化騰在2017騰訊全球合作夥伴大會召開前發布公開信,其中“雲”被23次提及,成為公開信中的“最高頻率”。馬化騰為何如此頻繁提到“雲”?騰訊雲在實際業務中,又如何將“雲”作用於各行各業?

在馬化騰看來,工業時代靠電,數字時代要靠“雲”,“雲化”程度體現著互聯網與各行業的融合深度。對於騰訊集團而言,騰訊雲是其互聯網優勢能力的集成平台,也是18年技術經驗與資源優勢的出海口。

其實我們對比騰訊雲近二年的銷售數據就不難發現,它的崛起不是沒有原因的,騰訊雲發力以後,已經拿下很多原本屬於運營商的份額,例如三月以0.01元的價格拿下“廈門政務外網雲服務項目”

如同馬化騰所言,近年來“互聯網+”項目紛紛落地,越來越多的企業從簡單“觸網”到整體“上雲”,以大幅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效率。在這個過程中,大幅縮短數字化轉型周期的騰訊雲,也將在中國經濟轉型的大時代下留下濃重一筆。

中國電信下一步怎麼走?

一個停滯不前,一個半年完成過去全年的目標,僅僅從銷售的數據看,中國電信無疑是掉隊了,在國內市場的處境也不算樂觀,那麼要怎麼做,才能更好參與市場競爭,並推動自身發展呢?

首先,中國電信可以善用運營商的管道優勢。同時更快速擁抱互聯網,包括學習如何構建更好的賬號互通體係,借助舊有移動用戶體係,實現各方麵的資源共享,滿足雲服務時代各類用戶的場景需求。雖然中國電信已經構建了天翼賬號體係,但能否基於客戶群(如性別、個人或企業用戶等)提供深層次的係統支持,將有利於中國電信更發展大數據、雲服務等業務,從而滿足用戶需求。

在當今時代,合作和開放是非常重要的。合者強,獨則孤,中國電信要想改變現狀,不僅要效仿中國聯通等運營商夥伴,與其它互聯網企業合作,推動業務的支持範圍,也要保持開放的態度,接納更多合作夥伴,讓自己甚至可以服務競爭對手,從而拉攏到更多合作夥伴。

最後更新:2017-11-02 20:33:45

  上一篇:go 尋找雲上獨角獸——金芯計劃第三期:騰訊雲專場路演
  下一篇:go IDC 2017 中國雲計算市場前三名:阿裏雲、騰訊雲、金山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