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
奇藝
愛奇藝 龔宇:順勢為王(一)
龔宇所領導的愛奇藝,在這個行業發展的大部分時間裏韜光養晦,卻在短期讓近一半中國人每月訪問,日均觀看11億人次、日均獨立訪問用戶1.5億人次……
陽光努力地穿過北京黃褐色的霧霾,打在采訪地點的一扇雕花木窗上。愛奇藝創始人、CEO龔宇站起身來,隨手拉上窗簾。
這是一個普通周末,距阿裏宣布全麵收購優酷土豆不到一個月。作為BAT中唯一獨立發展的視頻網站,愛奇藝順勢成為行業的關注焦點。
這是一家成立不過五年卻已有多項核心數據領跑中國視頻行業的網站。作為一家互聯網公司,公司深處的媒體基因和技術基因衝突被有效平衡,進而產生出一種新鮮的組織氣質。
這種氣質在龔宇身上也很顯著。你同樣能在這個雙子座男人身上發現很多的“衝突”。
比如他邏輯縝密,性格平和得像大學老師,但從上世紀90年代起就已經在腥烈競爭的互聯網江湖遊刃有餘;
比如他在清華用9年時間研究自動化,創業的方向卻是內容門戶;
比如作為一名60後,40多歲的他第二次創業,吸引的對象則是85後、90後這些“小鮮肉”;
比如他所領導的愛奇藝,在這個行業發展的大部分時間裏韜光養晦,卻在近期讓近一半中國人每月訪問,日均觀看11億人次、日均獨立訪問用戶1.5億人次……
這是2015年11月,中國視頻行業正走向它第一個十年的終點。正如無數個缺乏黑馬攪局的行業一樣,這個行業也在演變為BAT的延伸戰場。如果不出意外,愛奇藝、優酷土豆、騰訊視頻,或將成為未來故事的全部。
那天,當信息提示音同時從他倆手機上響起時,龔宇和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楊向華,正在香港某個酒店裏聊天。
打開手機,在一個臨時搭建的微信群裏,CMO王湘君、CTO湯興等高管,以及負責會員業務、技術、市場、客服等一線員工已經忙碌了起來。
因為在這個時候有人匯報:愛奇藝服務器宕機了!
原來,2015年7月3日,是愛奇藝向會員開放《盜墓筆記》全集的日子。當晚8點,用戶量達到新高點,瞬間擠爆愛奇藝會員的服務係統。
一個月前,愛奇藝的付費會員已超了500萬人。但在7月3日的這個晚上,海嘯般擁來的網友分分鍾刷爆了這個數字。盡管技術團隊提前預估會有一個訪問的高峰,但誰都沒想到盛況竟如此空前。
就連最有經驗的“攻城獅”和“程序猿”都有些束手無策,一台又一台服務器被緊急調用,卻隻能眼巴巴地看著它們在幾秒鍾之內又被擠爆。無人知曉到底有多少人堵在愛奇藝流量的高速公路上。
第二天,和龔宇一起在香港出差的楊向華緊急飛回北京,在公司待了兩天,逐漸平息事故。
——這的確是視頻行業標誌性的時刻。被免費寵壞了的中國互聯網用戶其實是願意為好的內容埋單的,數據是最好的說明:“大宕機”事件後,愛奇藝App衝上了App Store排行榜的免費榜第一名、暢銷榜第二名。
事實上,在此之前還從未有一款非遊戲類應用能夠進入暢銷榜前五。即便是不久前風靡全球的《紙牌屋》,也不曾令它的出品和播出方網飛公司抵達那個位置。更何況,同時登陸“暢銷榜”的還有愛奇藝的另外一款App——“愛奇藝PPS影音”,排名第十。
楊向華反思,一直被認為不習慣為內容付費的國內網民,似乎一直被低估。
這讓人振奮!
不隻對於愛奇藝。自2005年開始,中國網絡視頻行業十年蹣跚,身上打滿了“重投入”“燒錢”或者是“盈利困難戶”的補丁。數以百計的昔日大佬攜夢想和資本而來卻相繼湮滅於曆史,一座座巨塔匆匆建立卻又匆匆灰飛煙滅,所謂的希望之光一直閃耀,卻從未有人抵達。
那一夜,失眠的恐怕不隻是“盜墓筆記”的粉絲,還有圍觀這一壯舉的全行業幸存者們。他們也是第一次看見,發生在“雙11電商購物狂歡節”的景象,竟然出現在了自己的領域。
最後更新:2017-10-08 04: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