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奇藝
愛奇藝被傳IPO,回應稱上市沒有明確計劃
原標題:為什麼總是愛奇藝被傳IPO?
放假前有消息人士稱愛奇藝又雙叒叕要IPO,而愛奇藝照例又雙叒叕否認。而在十一長假期間,各大視頻平台繼續勐攻宅在家中的數億觀眾,讓我們不禁再次想起,愛奇藝的下一步將怎麼走?
據彭博社9月26日報道,有相關人士透露,愛奇藝計劃在美國IPO,時間最早會推進至2018年,估值將達到80億美元。另有知情人士表示,百度將會參與IPO前與投行的談判,目的是把估值提到100億美元。此外,他還透露,百度希望通過“牛卡計劃”保持對愛奇藝的控製。
對此,愛奇藝方麵回應稱關於上市愛奇藝沒有時間表,也沒有明確計劃。
三年多的時間,多次傳出“將要IPO”,愛奇藝的確讓投資人操了不少心。然而從2014 年第一次傳出將赴美上市至今,作為百度財報中最“出血”的一塊業務,輿論對於愛奇藝何時上市已經沒有了興奮點,外界更關注的是——“失血過多”的愛奇藝何時能真正實現盈虧平衡?
說是失血過多,主要是來自於數據的表現:愛奇藝的虧損情況2013年是7.43億元,2014年11.1億元,2015年虧損23.8億元,到2016年虧損約為27.65億元。雖然2016年外界評價愛奇藝的財報有較好表現,營業額同比有大幅提升,但是仔細看一下大股東百度一年來賭命AI業務後旗下各業務線的發展情況,隻能說目前的愛奇藝的確差錢,而且是越來越差錢。
深陷虧損泥潭,第一寶座的造血能力堪憂
根據易觀千帆近期的數據顯示,愛奇藝擁有4億6千萬活躍用戶,高居整個視頻類應用排行榜首位。不過高居榜首的愛奇藝的造血能力究竟如何?
在今年四月份百度提交給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文件中,透露了愛奇藝的營收數據顯示:2016年愛奇藝虧損達到27.65億元。雖然很多評論指出愛奇藝2016年營收同比增長一倍多,達到了112.83億元(人民幣),但是依舊無法掩飾成本巨幅增長帶來的窘迫。
要想讓業績好看,就要加大投入,而愛奇藝在成本上巨幅的增長,主要來自四個方麵:內容製作、人員成本、帶寬和相關稅費。
內容生產是愛奇藝提高業績的核心,也是成本壓力最大的一塊。公開數據顯示,愛奇藝內容方麵的成本在今年第一季達到了26.36億元人民幣,占總收入的15.6%,而2016年同期僅為8.7%;在第二季度,內容成本則增長至31.12億元人民幣(約為4.59億美元),占總收入的14.9%,也遠遠高於去年同期的9.3%。
舉一個小例子:前不久火爆的“中國有嘻哈”由愛奇藝斥資2.5億元人民幣打造,各方麵顯示第一季的“嘻哈”肯定是虧損的。而愛奇藝方麵隻能將希望寄托在第二季的熱賣上,愛奇藝銷售副總裁陳瀟對外界的聲音是:“銷售預計能翻2倍。”
但是,愛奇藝的虧損情況很難依靠一兩個《中國有嘻哈》去拯救,恐怕需要更多更多。麵對不斷上浮的版權費和內容製作成本、人員成本和帶寬費用,自製內容如何盈利甚至成為業務增長的主軸,成了一道難題。
半年多來,《中國有嘻哈》和《河神》等優質自製內容的確對愛奇藝的付費會員增長有較大刺激。但是,短期內這些自製內容帶來的收益遠遠不能填補天價版權和維持運營的支出。同時,不僅是版權費用在暴漲,自製劇的成本也在一路水漲船高。
有消息人士指出,當下單集成本超越500萬的網絡自製劇已經比比皆是。自製劇的成本大塊頭在當紅“小鮮肉”的身價上,不用小鮮肉,自製劇火爆的概率又難以把握。
更何況,自製劇、自製內容不是愛奇藝獨家的法寶,如今國內整個視頻市場三巨頭(愛奇藝、優酷和騰訊視頻)之間的惡鬥恐怕會讓這種成本壓力始終上揚。財大氣粗的騰訊2017年在自製內容方麵的同比增加了8倍,無論是自製綜藝、動漫還是自製劇都砸下了重金;而優酷在打造“超級劇集”概念的同時,推出了《軍師聯盟》等熱播劇,更借助整個阿裏大文娛各版塊(UC、阿裏音樂、阿裏文學)的資源互動發力原創內容和IP生態。
更嚴峻的是,這三家在版權方麵的爭奪並未緩解。而三巨頭麵臨盈利模式單一的問題(把流量通過廣告變現)也很難馬上改變,未來對於廣告主的爭奪依舊會更加激烈。目前三家對於“金主”們而言差別並不大,除了都具有強大的內容生產能力和版權資源,客戶群體也沒有很大差異:騰訊視頻同樣擁有4.6億活躍用戶,而優酷則的活躍用戶也達到了3.3億。
這些現象未來一段時間內,對於三家視頻巨頭來說都意味著要打持久戰,虧損狀態很難在短期內有所改變。前不久騰訊總裁劉熾平在接受采訪時就曾表示,”在線視頻業務恐怕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實現收支平衡。同時,增加的廣告和內容訂閱收入並沒有改變在線視頻業務的淨虧損正在擴大。”
那麼,三大巨頭背後的百度、騰訊、阿裏,隻有繼續在這塊業務上繼續不斷投入。但是,與另外兩家背後有騰訊和阿裏相比,無論是整體財力還是業務主線方向,愛奇藝的IPO似乎都顯得更加迫切一些。
燒錢大戰中拚到最後的關鍵,還是看持久力
無論是此前的美團、趕集,滴滴、優步,還是現在的摩拜、ofo,任何一個細分市場,隻要存在勢均力敵的競爭對手,燒錢就不會停止,視頻領域同樣如此。
其實,對於愛奇藝來說,既然身處燒錢如流水的視頻市場就不可避免要在虧損中前行。但是相比AT兩家的資源支持,如今愛奇藝似乎有點後繼乏力。
據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愛奇藝的主要股東除了百度之外,還有小米科技及順為資本。但無論是百度,還是小米顯然都無法像騰訊和阿裏那樣不計一切的繼續大手筆砸下去。
目前百度選擇all in AI,未來主業方向很清晰。而小米則剛剛從去年手機銷量大跌的陰影中走出來,正在發力新零售。反觀競爭對手方麵,騰訊跟阿裏兩家今年可謂是順風順水,股價一路上漲,阿裏市值更是突破了4500億美元大關。資金的支撐,可以讓這兩家繼續打持久戰,打燒錢的持久戰。前不久騰訊一口氣發布了43個影視項目計劃,而阿裏文娛也曾宣布將投入20億元現金補貼內容創作者。
對於砸錢,愛奇藝CEO龔宇曾在去年愛奇藝 2016 iJOY 悅享會上宣布過,要在2017年投入 100 億做內容。不過想要拿出這100億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股東持續輸血畢竟要麵臨各方壓力。所以,今年2月愛奇藝完成了一筆15.3億美元的可轉債認購,其中百度認購3億美元。
可以說,未來2~3年國內的視頻領域依舊看不到盈利的曙光,燒錢仍將持續下去。不僅僅是愛奇藝,整個視頻市場的玩家都需要再繼續燒錢,在跑馬圈地的同時進一步拓展和完善新的盈利方式。在這樣的情況下,愛奇藝一方麵要麵臨股東繼續輸血的壓力,一方麵則要不斷在各方麵加大投入。或許,盡快IPO就成為其緩解資金壓力的最有效也是最直接的辦法。但願這一次,真的是為期不遠。
2018年,愛奇藝將度過自己的八歲生日,這個被稱為中國版Netflix的視頻巨頭能否成功以IPO作為自己的生日禮物,至關重要。
最後更新:2017-10-09 11:0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