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02 返回首页    go 腾讯 go 腾讯财付通


网联支付上线 对支付宝、财付通有何影响?

2016年下半年,央行开始牵头成立网联平台,从那时就预示着第三方支付公司与银行直连的模式即将成为过去式。

经过了近一年的筹备,8月4日央行宣布:从2018年6月30日起,类似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公司受理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都必须通过“网联支付平台”处理。这将使得网络支付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这也标志着央行对网络支付行业下了死命令,所有网络支付都要通过网联平台来处理。央行要求的核心内容简单来说就是,所有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都必须要通过网联支付平台来处理。几家支付巨头公司也表态支付,不少机构已经开始逐步将交易迁移至网联支付平台,还有的机构将在年底前实现全部的迁移。

网联将“收编”第三方支付机构的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早在去年大家就有所耳闻,只不过今年央行把这件事情一步一步落到了实处。7月28日,包括央行清算中心、财付通、支付宝、银联商务等在内的45家机构签署了《网联清算有限公司设立协议书》,拟共同发起设立网联。其中,央行下属7家单位共持有网联37%的股份;中国支付清算协会持股比例为3%,代表不符合入股资格的中小支付机构行使投票权;财付通和支付宝最终持股比例为各9.61%。

那么,网联支付平台的上线对支付宝、财富通甚至是银联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央妈”给银联生了个小弟弟,名叫“网联清算有限公司”,银联吃独食的时代终结了。也就是说,一直觊觎第三方支付的银联,彻底歇菜。以后第三方支付的事情,由网联来负责。而银联在其核心业务——银行卡清算业务上,正面临着“国门全面打开”,Visa、万事达、美国运通的全面杀入。所以,银联有理由痛哭一场:昔日独享蛋糕的时代终结了,洋鬼子来了,第三方支付也“侯门一入深似海”了。

其次,从业务管理的角度,央行把第三方支付“收编”了,支付宝和财付通的超级金融梦想,遭遇到了天花板。央行是网联支付平台的第一大股东,对于第三方支付机构来说,在“收编”的同时苦乐不均。财付通获得了跟支付宝平起平坐的地位,而且友军京东也跻身第五大股东。相比之下,马云会不会感到不爽?

再次,央行通过组建网联,把对第三方支付的控制权牢牢抓在手中。以前,由于第三方支付机构直接跟各银行对接,就出现了客户交易央行无法监管的情况。这很好理解:比如你使用支付宝,从自己的建行账户向朋友的农行账户转账。如果是传统的银行卡汇款,这笔钱从建行出来,进入银联的清算系统,然后到达农行。

但在第三方支付出现之后,不是这样完成的。你通过支付宝从建行转出的钱,进入了支付宝建行账户;然后,支付宝从自己的农行账户,给你的朋友打了一笔相同金额的钱。这样,除了支付宝,没有一个中介机构、监管机构可以看到这笔交易。这是最令央行不安的,因为央行无法监管。

所以,网联平台是央行强加给第三方支付的一个中介机构。有人说,网络时代是“去中介化”的,但由于“去中介”的同时完成了“去监管”,所以政府不会答应。网联就是这样诞生的。

最后,央行通过网联,获得了更多的金融大数据,这是结束“数据寡头”垄断的重要一步。可以看到金融巨头产品线的汇集,也有大量的数据,客观上可能会产生数据寡头的现象,可能会带来数据垄断。

网联平台的上线对消费者来说算是利好,一方面线上线下的费率有可能会下降,另一方面中小支付机构能够抛开清算的问题专心为客户提供服务。不过,对于支付宝和财付通来说就算是利空了,虽然这两大巨头各占了网联平台10%的股权,但这让企业失去了一定的想象空间。但数据的事情毕竟属于国家安全,民营企业还是要有边界,毕竟可以干的事情还有很多。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公号:同了个道(moneycreates)

最后更新:2017-08-20 00:45:40

  下一篇:go 财付通、支付宝向网联切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