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32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主權債務危機之後南歐銀行業的困境

摘要

多年來令人一直感到困惑的是,歐洲銀行業究竟有多大的不確定性。

  多年來令人一直感到困惑的是,歐洲銀行業究竟有多大的不確定性。

  北歐的銀行存在幾個問題。意大利還是老問題——其19家銀行中有16家無法滿足歐洲的不良貸款標準!意大利的二線銀行需要籌集32億歐元的新資本才能彌補現有的資金漏洞。

  最近幾個星期,我們看到歐洲銀行業發生了一係列舉動:針對Banco Popular的解決方案和保釋金措施,Veneto銀行的救助和轉讓,以及一些意大利銀行為滿足不良貸款規定而進行的出售。

  然而,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新的歐洲證券化法律意味著對衝基金和私募基金可能無法再通過證券化購買不良貸款和融資。

  摧毀一家銀行的絕不是因為缺乏資本。而是流動性——這又取決於信心。隻要普通民眾相信未來能夠從這家銀行取回自己的存款,那麼他們就會把錢存進這家銀行。當信心崩潰時,銀行就會倒下。很簡單。

  監管機構假設可以通過投入足夠的資金來解決危機,從而解決信心問題。由於國家銀行體係的重要性,2008年之前投資者預期這些銀行將得到國家的救助。

  但如今它已經改變——盡管隻是輕微的。Veneto和MPS的事件表明,由於沒有大型的私營部門提供幫助,意大利人別無選擇,隻能繼續用手中的錢救助這些銀行。

  在危機後,歐洲銀行業的整頓是血腥的。一些國家,特別是西班牙和愛爾蘭,在解決危機後出現了更加強大的銀行。一些銀行得到了救援、重組和改名。但還有一些銀行則慘遭“屠殺”。

  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垃圾債務帶來的症狀及其資本不足的結果沒有得到徹底的解決,大量的歐洲央行資金和還存有一線希望的銀行需要等到歐洲經濟複蘇(如果有的話)時才能得救。

  在美國,銀行業被迫進行資本充足和資產清理。這個舉措起到了效果。

  歐洲銀行業聯盟已經提出了許多議題——製定共同的規則,采取相同的步調,從而使歐洲銀行的同質化成為現實。但是,如果這些規則隻適用於大型銀行,那麼這個願景就無法實現。

  我們不用擔心大銀行。當然,有可能下一次歐洲金融危機就來自它們中的某一家。但是,我們更有可能看到在歐洲銀行業“食物鏈”中處於下遊的銀行引發一係列較小的危機。這類銀行有很多。

  歐洲銀行業的資產負債表總共有10億歐元。我們不擔心大銀行的分行。歐洲大部分二、三線的銀行業完全正常。但數字不會閃爍著紅色信號燈告訴你危險,危險!我懷疑許多儲戶(包括投資者購買這些銀行的債券)繼續給這些二線銀行提供資金,因為與證據相反的是,他們認為這些銀行是安全的。也許這得益於國家利益、政治或政府的暗中支持——但是大量的南歐銀行仍然麵臨危機,卻仍在吸收著存款。

(原標題:主權債務危機之後南歐銀行業的困境)

(責任編輯:DF319)

最後更新:2017-07-23 20:39:32

  上一篇:go 避不開“蜂群效應” 交易者都麵臨兩個選擇
  下一篇:go 比特幣靠邊站 數字貨幣XRPH1大漲3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