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人物
上市公司頻頻涉足股權私募 “跑馬圈地”背後或因主業難振
上市公司涉足私募行業的現象已逐漸增多。8月16日,華策影視發布公告稱,其全資子公司浙江華策投資獲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引起市場的關注。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發現,今年以來,不少上市公司都發布了此類取得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的公告,且多為股權投資私募基金。對此,有業內人士認為,在IPO提速的情況下,一些上市公司或借助股權投資收益來提升公司經營業績。
上市公司紛紛進軍股權私募
現今不少上市公司紛紛成立私募子公司,布局私募行業。據《每日經濟洗新聞》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有不少於10家上市公司旗下成立私募管理公司。近期,華策影視全資子公司浙江華策投資獲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資格,華策投資的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無獨有偶,佳都科技全資子公司深圳佳都創匯投資也在近期獲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資格,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
在2017年2月8日,海德股份曾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海徳資產管理的下屬子公司杭州華渡投資獲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目前備案的有華渡壹號私募基金,主要投資涉及教育、醫療等行業。而普邦股份旗下的深圳前海普邦投資在2016年9月27日就獲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目前成立有珠海橫琴盛忠和投資合夥企業,以股權投資的方式投資於環保行業,互聯網行業以及園林行業。
賢豐控股在2017年1月18日公告稱,全資子公司廣州豐盈基金獲得了私募基金管理人資格,機構類型為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除此之外,賢豐控股全資子公司橫琴豐信資產於2017年3月15日在基金業協會登記為私募基金管理人,機構類型為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目前還沒有私募產品備案。
匯鴻集團在2017年3月1日公告稱,旗下私募江蘇匯鴻國際集團資管公司以自有資金認購乾贏壹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份額,而匯鴻資管在2015年12月9日就取得了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資格,目前在協會登記備案的包括匯鴻宏利私募證券基金、匯鴻價值精選基金、匯鴻價值成長2號基金、匯鴻價值成長基金在內共6隻私募產品。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除此之外,鵬博士、宇通客車分別在今年6月13日、6月28日公告稱投資私募基金。
杜茲投資總經理鄒兆龍對此認為,近期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積極取得私募管理人資格,中國股市也正在走去散戶化的過程。IPO的擴容大大增加了實體經濟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在整個資本市場溢價效益的帶動下,實體經營者都想來市場分一杯羹。再者近幾年股權投資風行,成功的案例很多,形成了一些示範效應。
布局私募背後或有“隱情”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公司積極布局私募行業背後,實際上是有“隱情”的,這些公司或多或少存在著主業增長乏力的情況。
據匯鴻集團2017年3月1日公告稱,旗下的匯鴻資管以自有資金認購杭州乾贏投資管理合夥企業設立的乾贏壹號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份額,而公司表示,此次對外投資有利於提高自有資金的使用效益,增加現金管理收益。實際上匯鴻集團在2014年後,公司主業營收以及淨利潤增長率都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
此外賢豐控股在2017年6月20日成立了橫琴豐盈惠富投資基金,而賢豐控股以自有資金認繳出資29997萬元擔任有限合夥人,豐盈基金在生效後的3個月內將繼續募集資金總規模達到10億元,重點布局教育等新興產業,側重於投資於有穩定盈利並且可預期退出方式的優質標的企業。數據顯示,賢豐控股近幾年的淨利潤增長率起伏不定,其淨利潤近幾年始終徘徊在幾百萬元之間。
對此賽亞資本羅委冬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私募股權是集中投資於某一特定公司或領域,以犧牲短期流動性為代價獲得更高的投資回報。通過對標的戰略定位、估值作出判斷,把握行業發展的拐點、定價異常和市場非有效性等因素,從而獲得相對高流動性資產產生的溢價,可以帶來相對較高的回報率,而上市公司積極布局私募也是其多元化經營的一種手段。
而北京飛旋兄弟投資陳旋則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實際上上市公司成立私募股權投資公司由來已久,一些主營業務紮實穩定的公司,考慮更多的是公司上下遊產業鏈更好的延伸;另一些是主營業務增長乏力的上市公司,更多考慮的是為未來企業主營業務轉型做準備鋪墊。總體來說,上市公司成立私募公司有其先天的便利性,如募資方麵,信息方麵的優勢等。
(原標題:上市公司頻頻涉足股權私募 “跑馬圈地”背後或因主業難振)
最後更新:2017-08-21 06: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