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普華永道:滬深兩市上半年IPO融資1255億 未來TMT企業有望增加

近日,普華永道發布了《IPO市場2017年上半年回顧與下半年預測》。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滬深股市IPO達246宗,同比增長303%,融資規模1255億元,同比增長336%。普華永道預計,下半年IPO增速有所放緩,全年IPO將達320-350宗,融資規模為2200億元-2500億元。

在2017年上半年的246宗IPO中,上海主板IPO共計120宗,融資金額達766億元;深圳中小企業板IPO共計44宗,融資金額204億元;深圳創業板IPO共計82宗,融資金額285億元人民幣。

整體來看,上市企業以工業、消費品及服務、信息科技及電訊行業為主。

普華永道中國內地及香港市場主管合夥人林怡仲說:“延續去年下半年的趨勢,2017年一季度IPO呈現快速增長的態勢。但綜合考慮A股市場整體規模、承載能力、上市公司質量、投資者風險等多方麵因素,自5月下旬開始,A股IPO核發規模呈現縮小的趨勢。”

他表示,雖然A股在6月21日成功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和全球基準指數,但監管機構不會因此改變改革方向與監管節奏。

普華永道中國審計部合夥人孫進補充道,監管機構對於中介機構勤勉盡責專業程度的要求越來越到位,同時更加強調嚴把上市公司質量關,相信這些也是影響IPO增速的部分原因。

結合過會率數據來看,6月81.45%的過會率相較去年全年92.5%的過會率,也是新低記錄。

對此,林怡仲表示,2017年以來,過會企業的體量越來越小,中小型、初創型企業比例變高,由新三板轉板到主板的IPO比例也變高,這些都導致了IPO過會率降低。

針對“IPO加速對二級市場造成衝擊”的輿論,普華永道認為二者之間並沒有線性邏輯關係。

TMT上市公司有望增加

“通俗來講,未來上市的企業應多為精品企業、經得起推敲的企業”。孫進說,注冊製進程加快,中介機構的責任更加重大,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上市的企業必須經得起推敲。

孫進指出,從上市公司的行業看,傳統的工業製造、消費品及服務等行業依然占主流,但未來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不斷推進,高質量的TMT(科技、媒體與通信)公司以及遊戲公司有望增加。

孫進稱,相較於此前審核標準中的盈利水平、企業規模等方麵的考量,未來相關部門會本著對投資人負責的態度,有可能提出更多、更深的維度去考量企業的上市標準,這一方麵促使TMT企業不斷提升自身各方麵的能力,同時也給予更多優質的TMT企業進入A股的機會。

有記者提問:“如果下半年IPO速度放緩,TMT行業的公司將會更多考慮海外上市嗎?”林怡仲表示,A股的平均市盈率比美股高,估值空間也更大,除非一些特別在意上市時間的公司可能著急考慮海外上市,否則更願意享受A股的估值機會。

此外,港交所最近宣布擬推出主板及創業板之外的創新板。林怡仲認為,這確實給TMT行業公司更多赴海外上市的機會。

對下半年香港IPO市場前景審慎樂觀

至於香港IPO市場方麵,普華永道表示,2017年上半年保持平穩發展,共有72家企業在港上市,融資金額為536億港元,同比分別上升了80%和23%。

在中小企IPO活躍帶動下,香港創業板IPO無論數量或融資金額都按年增加逾倍。今年,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在慶祝香港回歸20周年之際,粵港澳三地政府簽署《深化粵港澳合作推進大灣區建設框架協議》,未來這一地區將建成世界級港口群和空港群,以及現代化的高速公路、鐵路、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將有利於深化內地和港澳交流合作,提振當地經濟發展。

“債券通也於7月3日上線,再加上過去一兩年,內地與香港資本市場的互聯互通措施,長期而言將有助於吸引國際資金透過香港的互聯互通的渠道投資內地公司的企業債和股票,同時也將促使香港金融市場的進一步繁榮,對香港的各類金融機構也不同程度構成利好,加強香港區域內最有競爭力的國際金融中心之一的地位。”

林怡仲總結稱:“普華永道對2017年下半年香港IPO市場前景審慎樂觀,新股融資活動將保持平穩發展,部分超大型企業有機會在第四季度上市;全年新股上市企業有望達到創紀錄的160宗,融資總額將達2200億港元。”

(原標題:普華永道:滬深兩市上半年IPO融資1255億 未來TMT企業有望增加)

最後更新:2017-07-04 13:32:11

  上一篇:go 江汽集團造訪中科大 未來或加強氫燃料電池技術合作
  下一篇:go 優質公共服務資源成為目前雄安對接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