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743 返回首页    go 人物


人民币9连升!终于重回6.4时代 人民可以有啥“意外惊喜”

点击查看中间价走势图

点击查看人民币在岸行情

点击查看人民币离岸行情

点击查看>>>外汇牌价一览 外汇吧

接连升破6.51、6.50、6.49三个关口,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涨势锐不可挡。而且一周以来,人民币对欧元也出现持续升值。

由此带动,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价也在小幅持续攀升,这意味着人民币汇率正在转变为“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阶段。与此同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升值,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在8月实现了七连涨。

显然,央行在今年引入逆周期因子管理汇率,非常成功,厥功至伟,大大减少了外汇储备的流失,很大程度扭转了市场错误的一致性预期。但是也因此,不少人疑惑,现在是阶段性升值还是趋势性升值。尽管有分歧,相对于去年年底的长期贬值论调,已经明显改观。

人民币升值,对百姓生活能带来怎样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重回“6.4时代”

来自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昨天(9月7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5269,较前一交易日涨42个基点。这已经是反映央行意志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连续第九个交易日上升。

截至19:40分,在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率快速拉升,接连升破6.51、6.50、6.49三个关口,最高升值至6.4865,创下近16个月新高;离岸人民币也升破6.50,最高至6.4950。

人民币对欧元也在升值

一周以来,人民币不止在对美元升值,也在欧元升值。人民币对欧元中间价,从8月29日的阶段性高点7.9333,持续升值到昨天的7.7841。

同时,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报价也在小幅持续上升。

人民币即将进入全面升值阶段?

人民币势不可挡,6.50这个关键技术水平已经攻破。而且人民币对欧元也由前期持续贬值扭转为升值态势。这是不是意味着人民币汇率将转变为“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阶段?

招商银行外汇分析师李刘阳:

6.50这是人民币2014年初创出的6.04的最高点到2016年末创下的最低点6.96之间的50%回档位。该水平所静态对应的人民币有效汇率也是年初的高点,一旦该水平被有效突破,那么人民币汇率将从“跟随其他非美货币升值”阶段转变为“对一篮子货币汇率升值”阶段。

兴业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涵:

接下来人民币升值到多少主要就要看美元指数会跌多少。美元持续疲弱,是今年以来人民币大涨的直接原因。现在来看美元指数这一轮下跌可能没有完全走完。当然,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央行可能引导人民币升值幅度小一点,因为人民币的升值对实体企业整体的利润是不利的,而且也要给人民币汇率留一点空间,防止美元突然反弹给人民币带来过多贬值压力。

招商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谢亚轩:

企业的“存量结汇”力量拉动了近期人民币汇率上涨,从而造成外汇市场供求情况取代美元指数成为短期人民币汇率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

外汇储备连续第7个月出现回升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升值,中国的外汇储备也在8月实现了七连涨。

中国人民银行9月7日更新的“官方储备资产表”显示,截至8月末,外汇储备余额为3.09万亿美元,较今年7月的增加108.07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新闻发言人答记者问:

“8月,我国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国际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有所上升,推动外汇储备规模出现上升。”

这是外汇储备连续第7个月出现回升,也是2014年6月以来首次七连升。但是,这一数据略低于市场预期。

在今年1月跌破3万亿美元后,外汇储备在2月小幅增加69.2亿美元,重新站上这一关键关口,这是去年6月后,中国外汇储备首度出现正增长。随后,外汇储备出现连续回升,3月外汇储备小幅增加39.64亿美元,4月则扩大增幅至204.45亿美元,5月则增加240.34亿美元,不过,6月外汇储备的增幅回落到了32.22亿美元,而7月外汇储备的增幅再度扩大到239.31亿美元,8月增幅有所回落至108.07亿美元。

趋势性升值还是阶段性升值?

人民币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是今年人民币汇率走势的关键一招。

在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前,央行通过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的贬值宣泄市场供求的影响;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后,借助于逆周期系数的有效过滤,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展现出稳中有升的格局。

可见,逆周期因子在某种程度上可形成对外储消耗的替代,有助于在减少在外汇占款流出的同时,实现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汇率的稳定。

显然,逆周期因子是央行管理人民币汇率的一种新手段。到目前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升值上,尤其是直觉来说美元指数大跌人民币汇率该大涨之时。

然而也因此,不少人疑惑,现在人民币升值是趋势性升值还是阶段性升值?

趋势性升值派

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邓海清:

2017年人民币升值并非“昙花一现”,而是“趋势逆袭”。中美两国基本面对比的拐点在2016年下半年已经出现, 2014年以来的人民币贬值趋势在2017年结束。

至于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随着特朗普政府内部分歧加大、美国经济复苏阶段性见顶、欧洲经济复苏强劲,将进一步带动美元指数走弱,与此相反,中国经济逐渐稳定进入L型下半场、资产价格泡沫风险逐渐化解,中美基本面对比将进一步带动人民币走强,“人民币强势、美元弱势”格局确认。

阶段性升值派

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

目前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在内外因作用下的阶段性升值。由于人民币汇率不存在的明显的低估,所以现在还看不到趋势性升值。未来经济基本面的变化将决定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及其方向,升或贬都是正常的。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这是区别于其它货币的一个重要特征。

申万宏源首席经济学家李慧勇:

人民币没有持续升值的基础。随着近期人民币大涨,补涨需求已得到部分释放,而美元指数也已由底部开始回升。随着美元利空逐步释放,且美国下半年经济有望保持相对强劲;出于背水一战的考虑,在中期选举前特朗普税改大概率也将取得进展,预计后续美元仍有一定升值空间。人民币呈双向波动才是未来的常态。

人民可以有啥“意外惊喜”

一个意外惊喜就是换汇。

比如央行规定每人的个人换汇额度是5万美元,这5万美元在2017年年初的汇率为6.95,需要34.75万人民币,现在则只需要32.6万人民币,短短8个多月时间,兑换5万美元可以节省2.15万人民币。

也有不能太乐观之处。

对于海外投资而言可能就不能那么乐观了,比如,一些投资美元债的QDII产品,按美元计价的单位净值上涨了3%,但实际上用人民币计算的话,单位净值反而会下降3%,甚至更多。

市场分析>>>

人民币上涨新动力:逆周期因子引导+人民币利差优势

阶段性脱钩“美元锚” 人民币汇率尚有走高空间

市场影响>>>

人民币升值“诱惑” 境外机构加仓人民币债券

管涛称人民币升值扩大货币政策空间 专家:降准成选项

【延伸阅读】

升值因素推动外储七连涨 外汇占款有望正增长

2017年9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下称“央行”)公布的外汇储备数据显示,截至8月底,以美元计值和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一升一降。其中,以美元计值的外储30915.3亿美元,较上月增加108.1亿美元,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为21873.14万亿SDR,环比上月小幅减少10.88亿SDR。

国家外汇管理局(下称“外管局”)有关负责人在2017年8月份外汇储备规模变动情况答记者问中表示,跨境资金流动和外汇市场供求延续基本平衡格局和国际金融市场上资产价格有所上升,是8月以美元计值的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原因。

“8月份人民币兑美元升值2%左右,成为影响外汇储备增加的主要因素。”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以SDR计值的外汇储备微跌的原因是美元在SDR中权重最大,所以美元贬值也会影响到SDR计价。”

9月7日,人民币中间价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上调,报6.5269,在岸人民币兑美元7日内更是上涨近300点,突破6.50关口,创下16个月新高。但另一方面,人民币兑欧元汇率则较年初有较大下跌,人民币兑英镑、日元等一篮子货币则保持平稳。

人民币升值,外储7连涨

人民币这一轮涨势超出了大多数机构的预料。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分析师和外汇市场人士表示,美元指数的下跌和人民币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是人民币汇率上涨的主要原因。

“人民币汇率的超预期上涨打破了市场此前的单边贬值预期,企业和个人减少进行购汇避险甚至加速结汇,央行也减少投放美元干预市场供求,实现了外汇市场上供求的基本平衡。而非美货币的升值则带动了外汇储备的上涨。”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表示。

“8月银行代客结售汇转变为顺差的可能性不大,但逆差幅度估计会缩小,今年下半年银行零售市场上的结售汇应该会处于基本平衡状态。”一位国内银行外汇交易员认为,“所谓的恐慌性购汇基本没有了,但因为8月是出国旅游旺季,服务项目下的结售汇逆差可能会加大,也有进出口企业乘着这一波人民币上涨进行远期外汇套期保值。”

“一般来讲,三、四季度开始进出口企业顺差会加大,回款会加快,而且企业越临近年末资金越紧张,不可能拖着不结汇,从这点上来说应该是有利于结售汇差额的缩小和外汇储备的增加。”一位浙江地区毛纺织产品出口企业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但作为出口企业,人民币汇率的过快上涨也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议价压力,还是希望汇率稳定一些。”

“今年人民币空头是哭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对人民币走势的看法发生根本性改变,也不是就会从做空转为做多。”一位香港地区的外汇交易员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不过目前多数对冲基金都谨慎了很多,有7月就闻到苗头转而开始做多的,也有一些想趁着最近美元指数低来抄底的,我预计四季度人民币汇率不会像现在6.5这么高,但也跌不到哪去,会慢慢实现双向波动。”

支持合规企业走出去

虽然外汇储备实现七连升,但外汇占款却一直在下降,也表明今年外汇储备的提高主要还是估值因素导致。但央行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7月外汇占款下降46亿元,连续21个月出现下滑,但下降幅度已经大大缩小,不少分析师都预测8月外汇占款可能出现小幅度的正增长,这将为货币政策打开空间。

“从7月8月外汇储备、人民币汇率的数据对比推算,我认为8月份银行结售汇逆差将进一步收窄、外汇占款余额或由降转升,基础货币投放改善有助于金融体系流动性保持稳定。”温彬表示。

“今年央行对资金面的调控发生了新变化,人民币资金一直是较为紧张的状态,也主要采取公开市场操作来释放流动性。”北京地区一家券商银行业分析师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此外,外汇储备的回升也为央行的货币政策打开了一定空间,预计8月、9月外汇占款或小幅增长,改善流动性紧张局面。但是,降准的可能性我认为仍然很小。”

此外,虽然市场有声音称今年中国监管部门严格的资本管制政策,是促进跨境资本流结构平衡的重要原因,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的多位投行、私募人士表示,合规的企业走出去并没有那么难。

“所谓的资本管制并非外界想象的那么严苛,只是对真实性审查更加严格,也把内保外贷项目纳入审查。但对于合规的、符合行业导向的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国家一直是鼓励的,部分地方政府甚至还有绿色通道。”普华永道中国企业并购服务部合伙人路谷春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我目前遇到的操作当中,也印证了这个说法。另外,感觉监管对不同行业审批速度其实不一样,也有利用审批时间调节对外投资行业的意思。”

“以前还有所谓的100%杠杆收购,但现在对外收购企业的自有资金一般都不低于20%。”一家北京地区的私募基金投资经理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有一个趋势是,大型收购减少了,但二三亿美元的小型收购在增多,也就是说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型企业海外收购的活跃度在提高。”

中行甘肃省分行副行长李世江也在9月7日的银监会发布会上表示,银行利用并购贷款,内保外贷,出口买方信贷等多种手段,为甘肃地方企业提供跨境融资支持。“2017年1月到8月,我们做的跨境资金支持就已经达到了62亿元,帮助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基金经理:人民币升值下的投资逻辑

近期人民币持续升值,无论是连涨时间还是升值空间都创下两年来新高,而美元指数则在1个月内跌去10%。与这涨跌节奏步调一致的是,国内公募基金经理正抓紧布局人民币升值下的各种机遇。这一幕,恍如数年前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资金蜂拥至各类人民币资产的情景再现。面对全球资本新一轮流动的方向性选择,沪深两地基金经理在采访中解释了这一轮人民币升值下隐藏的三重投资逻辑。

投资最清晰的上涨品种

人民币升值和美元指数走弱就像一对孪生兄弟,在这一轮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多数基金经理都看到了弱势美元下的黄金小牛市机会。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专注周期投资的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这一轮人民币升值主要是因为美元连续走弱,最先受益的就是黄金,其次就是黄金股。”对于这两种资产,其进一步解释道,从过往经验来看,黄金的上涨行情每一次都先于黄金股。因此,三、四季度是布局的好机会,而明年一季度黄金股则会受益金价上涨,逐步释放利润。

为什么现在投资黄金逻辑最清晰?上述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近期金价之所以能突破1300美元/盎司关键阻力,是多种风险因素短期内集中暴露、合力共振作用的结果。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美国面临债务上限和政府关门的风险,这与2011年美国陷入债务危机时的情形十分相似。当年,就有评级机构下调美国的评级,黄金立即大涨200美元/盎司。

目前,无论是国内基金公司还是海外投行,都有一个共识:金价一旦突破1375美元/盎司的关键阻力位,几乎可以确认新牛市的开始。

站在外资的肩膀上

在人民币升值背景下,外资对内地市场的偏爱越来越强。沪上一家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最近我关注到一个明显的迹象,就是北上资金越来越活跃,而且对深交所上市的中小盘股票偏好上升。在下一阶段的仓位中,将加大相关投资。”用他的话来说,外资代表更成熟的投资风格,站在外资的肩膀上,可以得到更多启发。

这种判断有着最直接的数据支撑。据数据显示,过去6个月来,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力度明显强于北向资金,然而,最近一个月这种趋势开始逆转。截至7日,一个月内沪港通下的北向资金合计为28.05亿元,而南向资金为27.8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数据显示,深港通下的北向资金本月合计为41.96亿元,远远高于25.32亿元的南向资金。从最近7天活跃个股资金流向统计来看,海康威视、格力电器、美的集团占据资金流入前三名,五粮液则成为新晋的活跃个股,天齐锂业也成为北上资金频频加仓的标的。

该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外资口味已经显示出对新经济更加看好。深圳市场新经济的占比较高,而海外投资者考虑内地目前各种各样的投资机会时,会更加重视新经济这一块,所以深圳市场的优势更大一点。北向资金或对大中盘成长股更感兴趣,其中尤以消费品、医疗保健和科技领域为先,这也是未来内地资金关注的重点。”

寻求逆袭的机会

今年上半年,由于人民币汇率节节升高,机构资金从QDII中逐渐撤离。近期,多位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在美元持续走软下,原油QDII、普通股票基金偏股型基金中的能源及化工板块,都有望从中大幅受益。

今年前8个月,原油类QDII以负10%的平均净值增长率,成为表现最差的基金品种。究其原因,国际油价不断下跌起到了关键作用。然而,从基本面来看,本周俄罗斯和沙特正在考虑延长减产协议,导致美油曾一度涨近3%。此外,美国哈维飓风将导致美国化工品出口减少,有望拉动国内丙烯酸等出口增加,或将造成国内供应紧张,价格上涨。9月份以来,商品期货中多个能化品种创下阶段新高。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能源化工板块已经成为一些基金重点关注的品种。

此外,多数基金经理都看好人民币大幅升值背景下,航空、旅游的反转机会。沪上一名基金经理表示,对于A股上市公司来说,市场最认可的人民币升值概念股就是航空公司和造纸等板块。由于航空公司的飞机租赁和境外采购等都是以美元消费,如果人民币对美元升值的话,公司成本就会减少,收入相应增加。造纸行业主要原材料源于进口,据测算,人民币升值2%,可使造纸行业成本减少0.51%,毛利率提高3.01%,利润总额增加达8.79%。(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人民币9连升!终于重回6.4时代,人民可以有啥“意外惊喜”)

最后更新:2017-09-08 09:03:04

  上一篇:go 汉王科技老板娘“趁热”套现 热门股大涨后股东减持潮起
  下一篇:go 二号人物请辞 美联储年内加息几率再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