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3
人物
人民幣9連升!終於重回6.4時代 人民可以有啥“意外驚喜”
點擊查看中間價走勢圖
點擊查看人民幣在岸行情
點擊查看人民幣離岸行情
點擊查看>>>外匯牌價一覽 外匯吧
接連升破6.51、6.50、6.49三個關口,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漲勢銳不可擋。而且一周以來,人民幣對歐元也出現持續升值。
由此帶動,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價也在小幅持續攀升,這意味著人民幣匯率正在轉變為“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升值”階段。與此同時,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升值,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在8月實現了七連漲。
顯然,央行在今年引入逆周期因子管理匯率,非常成功,厥功至偉,大大減少了外匯儲備的流失,很大程度扭轉了市場錯誤的一致性預期。但是也因此,不少人疑惑,現在是階段性升值還是趨勢性升值。盡管有分歧,相對於去年年底的長期貶值論調,已經明顯改觀。
人民幣升值,對百姓生活能帶來怎樣的影響?
人民幣升值,重回“6.4時代”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數據顯示,昨天(9月7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5269,較前一交易日漲42個基點。這已經是反映央行意誌的人民幣對美元中間價連續第九個交易日上升。
截至19:40分,在人民幣對美元即期匯率快速拉升,接連升破6.51、6.50、6.49三個關口,最高升值至6.4865,創下近16個月新高;離岸人民幣也升破6.50,最高至6.4950。
人民幣對歐元也在升值
一周以來,人民幣不止在對美元升值,也在歐元升值。人民幣對歐元中間價,從8月29日的階段性高點7.9333,持續升值到昨天的7.7841。
同時,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報價也在小幅持續上升。
人民幣即將進入全麵升值階段?
人民幣勢不可擋,6.50這個關鍵技術水平已經攻破。而且人民幣對歐元也由前期持續貶值扭轉為升值態勢。這是不是意味著人民幣匯率將轉變為“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升值”階段?
招商銀行外匯分析師李劉陽:
6.50這是人民幣2014年初創出的6.04的最高點到2016年末創下的最低點6.96之間的50%回檔位。該水平所靜態對應的人民幣有效匯率也是年初的高點,一旦該水平被有效突破,那麼人民幣匯率將從“跟隨其他非美貨幣升值”階段轉變為“對一籃子貨幣匯率升值”階段。
興業證券宏觀分析師王涵:
接下來人民幣升值到多少主要就要看美元指數會跌多少。美元持續疲弱,是今年以來人民幣大漲的直接原因。現在來看美元指數這一輪下跌可能沒有完全走完。當然,在人民幣升值過程中,央行可能引導人民幣升值幅度小一點,因為人民幣的升值對實體企業整體的利潤是不利的,而且也要給人民幣匯率留一點空間,防止美元突然反彈給人民幣帶來過多貶值壓力。
招商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謝亞軒:
企業的“存量結匯”力量拉動了近期人民幣匯率上漲,從而造成外匯市場供求情況取代美元指數成為短期人民幣匯率波動的主要驅動因素。
外匯儲備連續第7個月出現回升
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連續升值,中國的外匯儲備也在8月實現了七連漲。
中國人民銀行9月7日更新的“官方儲備資產表”顯示,截至8月末,外匯儲備餘額為3.09萬億美元,較今年7月的增加108.07億美元。
國家外匯管理局新聞發言人答記者問:
“8月,我國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國際金融市場上,資產價格有所上升,推動外匯儲備規模出現上升。”
這是外匯儲備連續第7個月出現回升,也是2014年6月以來首次七連升。但是,這一數據略低於市場預期。
在今年1月跌破3萬億美元後,外匯儲備在2月小幅增加69.2億美元,重新站上這一關鍵關口,這是去年6月後,中國外匯儲備首度出現正增長。隨後,外匯儲備出現連續回升,3月外匯儲備小幅增加39.64億美元,4月則擴大增幅至204.45億美元,5月則增加240.34億美元,不過,6月外匯儲備的增幅回落到了32.22億美元,而7月外匯儲備的增幅再度擴大到239.31億美元,8月增幅有所回落至108.07億美元。
趨勢性升值還是階段性升值?
人民幣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是今年人民幣匯率走勢的關鍵一招。
在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前,央行通過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的貶值宣泄市場供求的影響;逆周期因子引入之後,借助於逆周期係數的有效過濾,CFETS人民幣匯率指數展現出穩中有升的格局。
可見,逆周期因子在某種程度上可形成對外儲消耗的替代,有助於在減少在外匯占款流出的同時,實現人民幣對一籃子貨幣匯率的穩定。
顯然,逆周期因子是央行管理人民幣匯率的一種新手段。到目前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促進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的升值上,尤其是直覺來說美元指數大跌人民幣匯率該大漲之時。
然而也因此,不少人疑惑,現在人民幣升值是趨勢性升值還是階段性升值?
趨勢性升值派
九州證券全球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
2017年人民幣升值並非“曇花一現”,而是“趨勢逆襲”。中美兩國基本麵對比的拐點在2016年下半年已經出現, 2014年以來的人民幣貶值趨勢在2017年結束。
至於未來人民幣匯率走勢,隨著特朗普政府內部分歧加大、美國經濟複蘇階段性見頂、歐洲經濟複蘇強勁,將進一步帶動美元指數走弱,與此相反,中國經濟逐漸穩定進入L型下半場、資產價格泡沫風險逐漸化解,中美基本麵對比將進一步帶動人民幣走強,“人民幣強勢、美元弱勢”格局確認。
階段性升值派
對外經貿大學校長助理丁誌傑:
目前人民幣升值主要是在內外因作用下的階段性升值。由於人民幣匯率不存在的明顯的低估,所以現在還看不到趨勢性升值。未來經濟基本麵的變化將決定人民幣匯率的波動及其方向,升或貶都是正常的。人民幣匯率相對穩定,這是區別於其它貨幣的一個重要特征。
申萬宏源首席經濟學家李慧勇:
人民幣沒有持續升值的基礎。隨著近期人民幣大漲,補漲需求已得到部分釋放,而美元指數也已由底部開始回升。隨著美元利空逐步釋放,且美國下半年經濟有望保持相對強勁;出於背水一戰的考慮,在中期選舉前特朗普稅改大概率也將取得進展,預計後續美元仍有一定升值空間。人民幣呈雙向波動才是未來的常態。
人民可以有啥“意外驚喜”
一個意外驚喜就是換匯。
比如央行規定每人的個人換匯額度是5萬美元,這5萬美元在2017年年初的匯率為6.95,需要34.75萬人民幣,現在則隻需要32.6萬人民幣,短短8個多月時間,兌換5萬美元可以節省2.15萬人民幣。
也有不能太樂觀之處。
對於海外投資而言可能就不能那麼樂觀了,比如,一些投資美元債的QDII產品,按美元計價的單位淨值上漲了3%,但實際上用人民幣計算的話,單位淨值反而會下降3%,甚至更多。
市場分析>>>
人民幣上漲新動力:逆周期因子引導+人民幣利差優勢
階段性脫鉤“美元錨” 人民幣匯率尚有走高空間
市場影響>>>
人民幣升值“誘惑” 境外機構加倉人民幣債券
管濤稱人民幣升值擴大貨幣政策空間 專家:降準成選項
【延伸閱讀】
升值因素推動外儲七連漲 外匯占款有望正增長
2017年9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公布的外匯儲備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以美元計值和以SDR計值的外匯儲備一升一降。其中,以美元計值的外儲30915.3億美元,較上月增加108.1億美元,以SDR計值的外匯儲備為21873.14萬億SDR,環比上月小幅減少10.88億SDR。
國家外匯管理局(下稱“外管局”)有關負責人在2017年8月份外匯儲備規模變動情況答記者問中表示,跨境資金流動和外匯市場供求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和國際金融市場上資產價格有所上升,是8月以美元計值的外匯儲備增加的主要原因。
“8月份人民幣兌美元升值2%左右,成為影響外匯儲備增加的主要因素。”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以SDR計值的外匯儲備微跌的原因是美元在SDR中權重最大,所以美元貶值也會影響到SDR計價。”
9月7日,人民幣中間價已經連續9個交易日上調,報6.5269,在岸人民幣兌美元7日內更是上漲近300點,突破6.50關口,創下16個月新高。但另一方麵,人民幣兌歐元匯率則較年初有較大下跌,人民幣兌英鎊、日元等一籃子貨幣則保持平穩。
人民幣升值,外儲7連漲
人民幣這一輪漲勢超出了大多數機構的預料。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位分析師和外匯市場人士表示,美元指數的下跌和人民幣逆周期因子的引入,是人民幣匯率上漲的主要原因。
“人民幣匯率的超預期上漲打破了市場此前的單邊貶值預期,企業和個人減少進行購匯避險甚至加速結匯,央行也減少投放美元幹預市場供求,實現了外匯市場上供求的基本平衡。而非美貨幣的升值則帶動了外匯儲備的上漲。”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研究院首席經濟學家趙慶明表示。
“8月銀行代客結售匯轉變為順差的可能性不大,但逆差幅度估計會縮小,今年下半年銀行零售市場上的結售匯應該會處於基本平衡狀態。”一位國內銀行外匯交易員認為,“所謂的恐慌性購匯基本沒有了,但因為8月是出國旅遊旺季,服務項目下的結售匯逆差可能會加大,也有進出口企業乘著這一波人民幣上漲進行遠期外匯套期保值。”
“一般來講,三、四季度開始進出口企業順差會加大,回款會加快,而且企業越臨近年末資金越緊張,不可能拖著不結匯,從這點上來說應該是有利於結售匯差額的縮小和外匯儲備的增加。”一位浙江地區毛紡織產品出口企業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但作為出口企業,人民幣匯率的過快上漲也給企業帶來了一定的議價壓力,還是希望匯率穩定一些。”
“今年人民幣空頭是哭了,但並不意味著他們對人民幣走勢的看法發生根本性改變,也不是就會從做空轉為做多。”一位香港地區的外匯交易員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過目前多數對衝基金都謹慎了很多,有7月就聞到苗頭轉而開始做多的,也有一些想趁著最近美元指數低來抄底的,我預計四季度人民幣匯率不會像現在6.5這麼高,但也跌不到哪去,會慢慢實現雙向波動。”
支持合規企業走出去
雖然外匯儲備實現七連升,但外匯占款卻一直在下降,也表明今年外匯儲備的提高主要還是估值因素導致。但央行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7月外匯占款下降46億元,連續21個月出現下滑,但下降幅度已經大大縮小,不少分析師都預測8月外匯占款可能出現小幅度的正增長,這將為貨幣政策打開空間。
“從7月8月外匯儲備、人民幣匯率的數據對比推算,我認為8月份銀行結售匯逆差將進一步收窄、外匯占款餘額或由降轉升,基礎貨幣投放改善有助於金融體係流動性保持穩定。”溫彬表示。
“今年央行對資金麵的調控發生了新變化,人民幣資金一直是較為緊張的狀態,也主要采取公開市場操作來釋放流動性。”北京地區一家券商銀行業分析師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此外,外匯儲備的回升也為央行的貨幣政策打開了一定空間,預計8月、9月外匯占款或小幅增長,改善流動性緊張局麵。但是,降準的可能性我認為仍然很小。”
此外,雖然市場有聲音稱今年中國監管部門嚴格的資本管製政策,是促進跨境資本流結構平衡的重要原因,但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采訪的多位投行、私募人士表示,合規的企業走出去並沒有那麼難。
“所謂的資本管製並非外界想象的那麼嚴苛,隻是對真實性審查更加嚴格,也把內保外貸項目納入審查。但對於合規的、符合行業導向的企業對外直接投資,國家一直是鼓勵的,部分地方政府甚至還有綠色通道。”普華永道中國企業並購服務部合夥人路穀春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在我目前遇到的操作當中,也印證了這個說法。另外,感覺監管對不同行業審批速度其實不一樣,也有利用審批時間調節對外投資行業的意思。”
“以前還有所謂的100%杠杆收購,但現在對外收購企業的自有資金一般都不低於20%。”一家北京地區的私募基金投資經理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還有一個趨勢是,大型收購減少了,但二三億美元的小型收購在增多,也就是說企業,尤其是民營中型企業海外收購的活躍度在提高。”
中行甘肅省分行副行長李世江也在9月7日的銀監會發布會上表示,銀行利用並購貸款,內保外貸,出口買方信貸等多種手段,為甘肅地方企業提供跨境融資支持。“2017年1月到8月,我們做的跨境資金支持就已經達到了62億元,幫助有條件的企業走出去。”(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基金經理:人民幣升值下的投資邏輯
近期人民幣持續升值,無論是連漲時間還是升值空間都創下兩年來新高,而美元指數則在1個月內跌去10%。與這漲跌節奏步調一致的是,國內公募基金經理正抓緊布局人民幣升值下的各種機遇。這一幕,恍如數年前人民幣升值背景下,資金蜂擁至各類人民幣資產的情景再現。麵對全球資本新一輪流動的方向性選擇,滬深兩地基金經理在采訪中解釋了這一輪人民幣升值下隱藏的三重投資邏輯。
投資最清晰的上漲品種
人民幣升值和美元指數走弱就像一對孿生兄弟,在這一輪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多數基金經理都看到了弱勢美元下的黃金小牛市機會。深圳一家大型基金公司專注周期投資的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這一輪人民幣升值主要是因為美元連續走弱,最先受益的就是黃金,其次就是黃金股。”對於這兩種資產,其進一步解釋道,從過往經驗來看,黃金的上漲行情每一次都先於黃金股。因此,三、四季度是布局的好機會,而明年一季度黃金股則會受益金價上漲,逐步釋放利潤。
為什麼現在投資黃金邏輯最清晰?上述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近期金價之所以能突破1300美元/盎司關鍵阻力,是多種風險因素短期內集中暴露、合力共振作用的結果。其中非常重要的因素是,美國麵臨債務上限和政府關門的風險,這與2011年美國陷入債務危機時的情形十分相似。當年,就有評級機構下調美國的評級,黃金立即大漲200美元/盎司。
目前,無論是國內基金公司還是海外投行,都有一個共識:金價一旦突破1375美元/盎司的關鍵阻力位,幾乎可以確認新牛市的開始。
站在外資的肩膀上
在人民幣升值背景下,外資對內地市場的偏愛越來越強。滬上一家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最近我關注到一個明顯的跡象,就是北上資金越來越活躍,而且對深交所上市的中小盤股票偏好上升。在下一階段的倉位中,將加大相關投資。”用他的話來說,外資代表更成熟的投資風格,站在外資的肩膀上,可以得到更多啟發。
這種判斷有著最直接的數據支撐。據數據顯示,過去6個月來,南向資金持續流入力度明顯強於北向資金,然而,最近一個月這種趨勢開始逆轉。截至7日,一個月內滬港通下的北向資金合計為28.05億元,而南向資金為27.84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數據顯示,深港通下的北向資金本月合計為41.96億元,遠遠高於25.32億元的南向資金。從最近7天活躍個股資金流向統計來看,海康威視、格力電器、美的集團占據資金流入前三名,五糧液則成為新晉的活躍個股,天齊鋰業也成為北上資金頻頻加倉的標的。
該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外資口味已經顯示出對新經濟更加看好。深圳市場新經濟的占比較高,而海外投資者考慮內地目前各種各樣的投資機會時,會更加重視新經濟這一塊,所以深圳市場的優勢更大一點。北向資金或對大中盤成長股更感興趣,其中尤以消費品、醫療保健和科技領域為先,這也是未來內地資金關注的重點。”
尋求逆襲的機會
今年上半年,由於人民幣匯率節節升高,機構資金從QDII中逐漸撤離。近期,多位基金經理對記者表示,在美元持續走軟下,原油QDII、普通股票基金及偏股型基金中的能源及化工板塊,都有望從中大幅受益。
今年前8個月,原油類QDII以負10%的平均淨值增長率,成為表現最差的基金品種。究其原因,國際油價不斷下跌起到了關鍵作用。然而,從基本麵來看,本周俄羅斯和沙特正在考慮延長減產協議,導致美油曾一度漲近3%。此外,美國哈維颶風將導致美國化工品出口減少,有望拉動國內丙烯酸等出口增加,或將造成國內供應緊張,價格上漲。9月份以來,商品期貨中多個能化品種創下階段新高。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能源化工板塊已經成為一些基金重點關注的品種。
此外,多數基金經理都看好人民幣大幅升值背景下,航空、旅遊的反轉機會。滬上一名基金經理表示,對於A股上市公司來說,市場最認可的人民幣升值概念股就是航空公司和造紙等板塊。由於航空公司的飛機租賃和境外采購等都是以美元消費,如果人民幣對美元升值的話,公司成本就會減少,收入相應增加。造紙行業主要原材料源於進口,據測算,人民幣升值2%,可使造紙行業成本減少0.51%,毛利率提高3.01%,利潤總額增加達8.79%。(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人民幣9連升!終於重回6.4時代,人民可以有啥“意外驚喜”)
最後更新:2017-09-08 09: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