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43 返回首页    go 人物


《外科风云》收官,靳东变明楼大哥,我们和他来了一次跨时空对话

文|王江月

“ 人无完美 尽力而行

心存敬畏之心 方能行有所止

庄恕 再见……”

《外科风云》大结局播出前几个小时,靳东在微博发了这么一段文字,并配了一张血红色的图片,有粉丝在评论里说,那是美国抽象派画家马克·罗斯科的“绝唱”之作。

(靳东微博截图)

大结局里,靳东饰演的庄恕与恋人陆晨曦修成正果,母亲恢复了名誉,扬帆被撤职,陈绍聪准备考博……每个角色都有了自己的结局。

令观众惊喜的是,胡歌出场客串,他叫靳东“大哥”的场景一下子把观众拉回了两年前的《伪装者》。

(来源:网络)

正是这部戏,让出道多年的靳东走红。

走红后的靳东做的深度采访不多,很有幸跟他有过几次畅聊。第一次采访他是2012年,彼时他还没有像现在这样为外界关注。如此也让他轻松自在,推心置腹。

(靳东《外科风云》 来源:网络)

难得,他在走红之后还能保持清醒和冷静。没有被外界的喧嚣所左右,依然能遵循内心的声音拍戏和生活。

他说思考的长短决定人生的深度。

这注定让他能走得更长远。

(一)

2012

靳东是山东人,自我介绍时,他都习惯地补充一句:山东的“东”。他有着典型的山东人的秉性——尚义、爽直、执拗。

2012年新年的第一天,靳东从巴黎《温州一家人》剧组杀青,立即飞往杭州《箭在弦上》剧组,从巴黎到北京再到杭州,穿越数个国家的新年,因此,2012年的元旦让他比往年这一天过得都长一些。

2012年12月21日是传说中的“世界末日”,12月22日则是传说中的“新纪元”。而这一天是靳东的生日。之前,朋友们曾开玩笑称他的生日不会到来,但一切相安无事,太阳照常升起。

2012年,靳东,36岁。是他的本命年。

这一年,他有两部剧热播,《箭在弦上》和《温州一家人》。这一年年末,他在话剧金狮奖评选中荣膺“优秀表演奖”。

(靳东在话剧《日出》中饰演的方达生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贴近原着的一版 来源:网络)

(凭借在话剧《惊天雷》中饰演的毛泽东,靳东荣获话剧界最高奖金狮奖 来源:网络)

第一次采访靳东就在这一年。

“这个特别的生日,给自己许愿了吗?”那次采访中,我问靳东。

“其实我不太给自己许愿,我更愿意替家人许一些愿望。如果能够给家人和朋友带来一些温暖,我比他们更快乐。我宁愿自己去承担家人所有的不幸。”

靳东在《温州一家人》中扮演的黄志雄,戏份并不多,但是一个很有色彩的人物。追溯起来,这个戏的制片人侯洪亮,导演孔笙、李雪,就是《伪装者》和《琅琊榜》的主创团队。

戏的最后,黄志雄患了战争后遗症,斗殴、酗酒,因自知无法给予所爱的人幸福,最终选择了逃离,在法国的一家修道院度过余生。

(靳东《温州一家人》 来源:网络)

靳东对在教堂拍摄的戏份,印象颇深。以至于现在他微博的头像,还是黄志雄在教堂的剧照。“黄志雄穿的那个修道服毛呢质地很厚,戴上帽子后,只能看见眼睛,虽然是冬天,却打着赤脚,拍摄的地方在巴黎戴高乐机场的北部,是一个废弃的佛学院,周边长满青苔,里面有个类似转经堂的地方。我在那儿走了很多圈,之后一个人静静地坐在那儿,那种感觉很奇怪,身上发热,两只脚却是冰凉的。那一刻,我的眼前就像过电影一样,想着走过的路,也对未来有了许多思考。”

靳东认为思考时间的长短决定了人生的深度,“现在大多数人都忙得不亦乐乎,不仅没有停下思考的时间,甚至忙得不能回家睡觉,不能踏下心来吃一口饭。”说着,他叹了一口气,语速渐缓。

靳东说30岁之前他也是这样过的。后来养成一个习惯,“每天睡前躺在床上要思考一下,过去的这一个月做了什么,为什么这么做,过去的一年里做了些什么……就会把所有的东西都横向、纵向联系起来,于是有了这些问号:为什么这么活着?活着的意义是什么。”

“有答案了吗?”我试探着问。

“有答案,就是用心去做好分内的事,力所能及地把工作和生活的时间分配好。以前完全不信命, 而30岁以后,自己认为即便再努力,再去力所能及地多看一些书籍,这个世界还是有太多解释不清楚的事情。所以我想抓住内心的一个核,由一条主干把它剥离开来,顺着这条主干去活,不再那么刻意。”事实证明,他一直在践行着他的思考。

(这是2012年为靳东拍的街拍,当时的服装主打风衣和修身大衣,靳东挺拔的身材穿来有型有款,怎一个帅字了得!)

(二)

盛装舞步

《温州一家人》中,黄志雄的出场可谓帅爆了——笔挺的军装,温暖的笑容,俊朗的面庞。这之前,靳东也演过很多军人。很多人津津乐道他穿军装很帅。

对此,靳东笑称:“希特勒曾说,一定要把军装做到最帅,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年轻人穿上它,然后让他们上战场……”

他说自己从小就有英雄情结,曾多次做过青衫长剑、衣袂飘飘的武侠梦。那时他很喜欢看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只有星期六星期天,家里人才给你看小说,书都是租的,两毛钱一天,我一天半就能看掉一本这么厚的小说。”他用手比划着书的厚度,不无感慨。

“当时最喜欢哪个人物?”

“没有最喜欢,经常会构想把一些人物融合在一起的形象,就是一定要有风,头发要长,仗剑走天涯。”

(“老干部”靳东在《星月私房话》里学自拍)

《伪装者》中明长官不露声色的“镜片杀人”及手持步枪的酷帅英姿,在各种公共平台上被数次截图点赞。其实早在之前的多部戏中,靳东就展现了他不凡的身手和出神入化的枪法,最炫的当属《箭在弦上》中的荣家大少,拍这个戏时,他琢磨出许多点子,比如往耳朵里塞棉球,以防止下意识地眨眼,为了不穿帮,把棉球涂上肉色。他坦言曾经是“小马哥”的忠实拥趸,看过很多遍的《英雄本色》、《纵横四海》。

这似乎跟他现在被标签为“老干部”的画风有些反差。其实,他是典型的动静相宜,除了喜欢阅读更酷爱各种运动。

尤爱速度与激情并重的哈雷。天气好,空闲的时候他常常和车队的朋友们集结起来,从北京出发,经过怀柔、密云直到河北,一路上途径很多崎岖不平的路段,这个过程中让他尽享高速压弯的快感。

(靳东在节目里骑哈雷)

有一次请他来节目做客,提议他节目中骑下哈雷,他爽快地回应:“没问题,别说骑一辆,就是骑几辆不同款式不同风格的都没问题。”

靳东自己有两台经典款的哈雷,聊起哈雷的话题,他可谓滔滔不绝。在他看来,哈雷不仅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那节目结束,你再打下台球吧……”我进一步提议。

“没问题,这也是我玩得比较好的一个项目。”靳东仍满口答应,语气中,不乏自豪。

(靳东在节目中首秀台球)

之前的采访中,就知道台球于靳东来说是“童子功”。少年时代他曾获山东省业余组的第三名,单杆打斯诺克最好打到72分。

(靳东2012年第一次做客《星月私房话》)

(靳东2015年第二次做客《星月私房话》)

(靳东曾两次做客《星月私房话》,第一次我们找了一个室外酒吧录制,因为他曾经开过一个酒吧叫燃情岁月;第二次我们找了一个机车俱乐部录制,因为里面有他喜欢的哈雷、台球,节目录制时,他每一项都小露了一手。而其实,第一次采访靳东是在我主持的《MSN星月对话》,当时还没有《星月私房话》。)

30岁以后,靳东爱上了网球,现在是中网明星队的主力队员。说到网球带给自己最大的快乐,他说这是一项挑战智商的运动。单靠体力和技巧打球,生命力不会那么强。但如果用脑子打球,则可以打到80岁。

最初他打网球,源于朋友的一句蛊惑。“网球是一项贵族运动,打网球的人都比较优雅,你的气质很吻合。”

当时他对“优雅”没有多少认识,现在则把优雅视为网球的精髓。“我觉得球打得如何是次要,重要的是要让自己优雅起来。就像费德勒一样,无论输赢,永远从容、冷静,宠辱不惊。”说完,他抿了抿嘴唇,这是他的习惯动作。

(今年3月,受法国网协邀请,靳东成为法网罗兰加洛斯中国首位形象大使。)

这两年随着人气的攀升,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经常被热搜。但他依然故我地走着自己的“盛装舞步”。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是他一直追求的境界。

他说:“之前看一个朋友一直在练字,当时并不理解他那种‘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状态,甚至觉得那是一种老人的生活方式。现在理解了,道理很简单,人到了一个年龄段,就去做这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而什么是应该做的,则决定于积淀和阅历。”

(三)

师弟哥哥

“小时候父母工作很忙,我从两三岁时,就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那时候家里的陈设很简单,除了沙发茶几,就是墙上的挂历。每天我奶奶都会去撕一张,到了节气时,她就会跟我提醒。”这是靳东最初对节气的印记,上大学时,他经常把节气写成纸条,贴在自己的书桌上,也会记录下彼时的感受。

渐渐地,对节气的关注成了靳东的一种习惯。在他为数不多的微博中,能够看到他对每一个节气的记录,以及彼时心境的抒发。以至于现在的他被戏称为“24节气预报员”。

(靳东在微博中记录每一个节气)

这个习惯,也让靳东对周遭的环境变化比较敏感,他自认是个观察力很强的人。如他所言,人归根到底是环境的动物,所以他能清晰记得生命中每个难忘的片段。

他最爱秋,特别是北京的秋。他也爱雨。

无独有偶,他的第一部电影就叫《秋雨》。“那时的我,还英气十足。”他看着一张《秋雨》的剧照,不无感念。此时,窗外,刚刚下过一场秋雨。

《秋雨》是靳东从中戏毕业后拍的第一部电影。1999年,23岁的靳东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音乐剧班。而当初他险些因为超龄而被拒绝报名,但最终他凭借良好的外形,优异的专业成绩被破格录取。

(靳东的中戏岁月 来源:网络)

“还记得第一天走进中戏的校园,天气怎么样吗? ”

“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暴晒。”靳东的思绪仿佛回到16年前那个炎热的夏天。“8月31号到学校报道,好像9点多钟就开始特别热了。我背着包,拖着箱子,坐了整整一夜的火车来到了北京。在胡同口吃了个早点,然后就提着行李去学校了……”

那一刻靳东就提醒自己,要记住当下的感受。于是,他在中戏老大门那儿站了好大一会儿。他记得有个高高瘦瘦的学生跟他打招呼“哎,哥,你哪个班的?”这个人,是李光洁。

“我相信被录取的这些孩子们,内心应该都差不多吧。进了校门东看看西看看,也摸不着北,把行李寄存后,就直接被扔上了校车。”靳东说那时候还有点失望,宿舍也不给进,就直接给拉到昌平去军训了。

因为年长,靳东那时在学校有“师弟哥哥”之称。对此,他有个形象的说法:“我那时喜欢打篮球,常跟我一起打球的有表演系的刘烨和导演系的刘小烨。每次他们都会拿个剧组用的喇叭筒在那儿喊:中央戏剧学院小喇叭开始广播了,今天我来转播表演系和舞美系的一场篮球比赛,舞美系进攻进攻,然后球被断。表演系,突破突破,回传给靳东,靳东这位同学是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有史以来最老的新生……”靳东学着体育解说员的口气,说到最后一句,引俊不禁。

中戏四年,靳东对校园烙印最深的景致是宿舍楼的爬墙虎。“当时我住二楼,打开窗户,底下就是篮球架子。那时候宿舍没有电风扇,一到夏天就很热,只能开窗。宿舍楼上的爬墙虎就顺着窗户长到房间里,我又睡上铺,头常会碰到叶子……有时壁虎也会顺着爬墙虎进来,贴着屋顶。刚开始我还挺害怕的,想着我睡着之后,它会不会突然掉到我脸上。但后来看着看着困了,也就睡了……。”

靳东的这段描述,有着鲜明的画面感,可见他对环境的感受力。

同样他也清楚记得离开校园的前一晚。“那天也很热,一直下雨。”晚上十一二点,同学们都回宿舍了,只有他一个人穿了件雨衣,站在操场上。“我记得雨很大,所有的窗户都熄了灯。我一直站在那儿看,那是谁的宿舍,谁的宿舍,也不想回去,就那样淋着雨。”这时,窗外的雨似乎更大了。都说一场秋雨一场寒,风从窗飘了进来,感觉到丝丝凉意。

“如果现在让你对刚走进中戏的靳东说一句话,你会想对他说什么?”

“我想说:孩子,希望你就像块海棉,把自己全都腾干净,进来吸收养分吧。” 靳东如是说。

(这张街拍,我们取名“暖·东”。他的招牌笑容很温暖,一如他的为人,他说自己是个渴望给予别人温暖的人。)

靳东在中戏就读的是首个音乐剧本科班。毕业后,他曾拿出很多时间花在音乐剧的研究上。有时也会在纽约住上一段时间,“为了看戏方便,就找一个百老汇大街边上的酒店住,一住就住一个月,连看20几天的戏。”

“如果有机会演音乐剧,你最想演哪部?”

“我最喜欢的一个戏叫《接触》,是一个偏爵士类型的。”

刚毕业时,靳东在心里对自己说的是,以后要做一个最牛的演员。

他一直都在实践这句诺言。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外界的眼光看来,他并不红,名字甚少被人广泛知晓。

为此,他也有过不平衡和纠结。他说这样的状态,大约持续有3年,之后再也没有过。因为他明白:红,得靠运气。“过了这个阶段我活得特别放纵,所谓的大红大紫,我一点儿都不羡慕,就像说萝卜青菜各有所爱,我觉得自己能做到当下这样,就真的足够了。对男人来讲,魅力才是最重要的。”

靳东仍然记得老师跟他说的一番话,直到现在他也是这么做的。“在人群中,我们希望你躲在一个角落去观察别人,而不是被别人观察。”

(四)

小爷的爸爸

靳东甚少谈及家庭生活,也多次在采访中表明这种态度。

但在做客我的节目《星月私房话》时,则娓娓道来许多为人父为人夫的心得和感悟。

(靳东与儿子 来源:李佳微博)

妻子李佳,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2003年凭借电影《暖》获得第16届东京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靳东与李佳曾在电视剧《到爱的距离》中合作演出。2014年他们有了可爱的儿子,靳东坦言,父亲这个角色让他对人生有了许多新的认知。

现在儿子2岁半了,这个过程,靳东感受最强烈的是“孩子每天都有不同,太可爱了”。为了不错过孩子的每一步成长,他现在会带着儿子一同去剧组。“随时都能陪伴他,是目前我最开心的事。”

这个阶段,他见证了孩子的许多第一次,最让他感动的是孩子的“第一次翻身”。

“他翻过身来就这么看着你笑,真的,那一刻心都融化了。不管你是多么的大老爷们儿,山东人讲山东糙老爷们儿都会被融化。”说到这儿,靳东的温暖和幸福,都写在脸上。一览无余。

(靳东称儿子为“小爷”,每年生日,他会在微博上发一个生日祝福,他不常晒娃,即使晒出来了,也多为背影。)

说到做了父亲最大的变化?他略有凝思,然后侃侃而谈:“你突然发现,原来人生并不是看似云淡风轻,为所欲为,抬脚就走,人生还有更多的责任。除了对父母,还有对孩子,我相信我会是一个好爸爸。以前在路上我看别的父母,无所顾忌地逗着推车里的孩子,我会觉得特别傻,心里想着没必要吧。但后来发现我也是这样的,跟孩子的互动就有这种感召力,只要你跟他交流,虽然他不会说话,但是你表达出一个意思,他马上会跟你呼应,这个太神奇了。”靳东的笑容,久久还凝在脸上。

靳东坦言自己小的时候很调皮,没少挨父亲打。“儿子长大了,如果也调皮,你肯定不舍得打他吧?”

他没有直接回答我的问题,还自顾自地说着:“我儿子特别有意思,从出生到现在从来不哭不闹。不过,我发现这小子挺有性格的,估计跟遗传基因有关系。”忽然,他似乎想起了我的问题,紧接着说:“我跟李佳也在商量,以后我可能会担当严父的角色。”

李佳演过一个电视剧,叫《虎妈猫爸》。而在他们家则换了角色,变成“虎爸猫妈”。

(李佳《虎妈猫爸》 来源:网络)

说到李佳对孩子的付出,靳东禁不住连连赞许。“作为母亲,李佳真的是让我极其敬佩,她克服了许多困难,这段时间不曾离开过孩子半步。而且很多人喂母乳,很短的时间就停止了,李佳一直坚持了九个月。”

李佳喜欢摄影,用镜头记录孩子的成长,现在成了她的日常。靳东说现在家里各种型号的相机拍的都是儿子,照片多的都快放不下了。

“是不是感觉有点被冷落,以前李佳还常给你拍照片吧?”

他不无自嘲:“对啊,我在我妈妈面前都受冷落。就比如说她带着孙子玩,如果我从中间去拿一个什么东西,她都嫌我碍事,连叫我让开。我说妈,我才是你儿子啊,那个是我儿子。”虽然语气有些嗔怪,但靳东笑得很爽朗。

这种“无视”,对他亦是一种幸福。

END

街拍图片摄影/杨光 王坤 晓天

最后更新:2017-08-20 19:33:26

  上一篇:go 吴昕原来与杜海涛“同居”过,提到感情这么激动,潘玮柏不淡定了
  下一篇:go 郑爽出书写胡彦斌,曾称郑爽老婆,胡彦斌回应: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