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4
人物
【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智能家庭自動化場景篇(二)
--------------------======+++++這可能是個假分割線+++++======--------------------
序 言
自從搬了新家後就開始玩起小米的智能家庭設備,一點點摸索,一點點增加新設備。現在也玩了有三個多月了,過程中也看著小米一點點改進軟件,修複bug。為了把我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同時也把我還沒解決的疑問寫下來請大家一起討論指教,決定開此貼挖個坑。
之所以寫成係列篇,一是平時也沒有多少時間,一口氣全寫完不太可能;二是分成不同的主題來寫,也更方便閱讀。我會在每篇帖子寫完後在所有帖子裏同時更新鏈接,交叉索引。
目前計劃的有如下幾篇:
【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網絡及硬件篇(一)
https://bbs.xiaomi.cn/t-13341003
【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智能家庭自動化場景篇(二)
本篇
【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小米基礎插座拆解篇(三)
https://bbs.xiaomi.cn/t-13347883
【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功能擴展上——萬能遙控器篇(四)
待完成
【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功能擴展下——標題待定(五)
待完成
至於什麼時候能更新完所有的就不確定了。在我玩小米的時候也借鑒了許多論壇裏的優秀貼子,有些內容也早有不止一人寫過,我就寫寫我的實際案例應用和遇到的問題。
--------------------======+++++這可能是個假分割線+++++======--------------------
今天更新的是第二篇:智能家庭自動化場景篇
花了很長才更新第二篇是因為一直沒想好要怎麼寫,以什麼樣的結構來寫這篇才能讓整篇貼子能更加有一點邏輯性。
在介紹我家的自動化實際應用前,我想花一點點篇幅來討論一下對智能家庭的理解。我相信有部分人(我曾經也是這其中之一)把智能家庭想像的過於高級。如果你心裏期望把你的家弄成像鋼鐵俠家那樣,那還是趕緊放棄吧,哈哈~
我認為所謂的智能,可以複雜,也可以很簡單,隻要是能夠給日常生活帶來一點點的便利,省去一點機械重複的動作,那麼這就算是智能。至於更加複雜的邏輯判斷和命令執行,隻能說在可接受的科技和價格的性價比下,在家居日常的應用環境下,不能強求了。所以我在打造我的智能家庭之前,我定義了以下幾點:
1.能夠取代簡單重複的動作,簡化機械操作;
2.首選方案是完全自動化,不需要人為幹預;其次是減少幹預次數,多個動作通過一次幹預執行;最次是一對一的輸入與輸出執行,但是能夠減少原有動作的所需的時間或距離;
3.手機App的操作隻適用於遠程控製或備選控製。人在家時還經常需要拿出手機來控製的,都是不好的解決方案;
4.如果可能的話,控製的輸入設備越集中越好;
5.不能過於依賴自動化。在我看來機械>電子>軟件的可靠性。任何自動化都應該留有一旦失效時的備用解決方法;
6.過猶不及,如果自動化誤執行的概率過大,那還不如沒有;
7.語音控製和娛樂性大於實用性。
如果大家對這幾點有不同看法,非常歡迎一起來討論。基於這幾點要求,我來介紹一下我家的自動化。
到目前為止,我家裏總共設置了34個自動化(部分是成對組合的,比如開燈/關燈是兩個自動化),這些自動化已經能夠滿足我日常生活的大部分需求了。這其中也有若幹是純屬娛樂用途,使用頻率並不多的。按照不同程度的實用性,我把這些自動化分類為這幾種:燈光控製(實用性:★★★★★)、警戒控製(實用性:★★★★)、娛樂用途(實用性:★★★)、其它生活輔助(實用性:★★★★)。
下表是各分類在不同房間位置所設置自動化的多少:(照慣例此處隻隱藏一張表格,不影響整篇的內容。如覺得好希望大家多幫頂頂)
以下內容被隱藏,回複本帖後可見
從此表中可以大致看出:
1. 客廳中設置了最多的自動化,因為客廳是生活起居呆的時間最多的房間;
2. 燈光控製這一類配置的自動化最多,在各個房間的設置也幾乎相同,我認為基本符合邏輯。這是因為一方麵目前的硬件主流輸出設備就是燈泡,另一方麵,燈光控製也是最基本的日常需求。
3. 在其它生活輔助這一類上,目前自動化較少,這是因為受小米硬件的限製,能夠擴展的應用還是有限,我隻是把門鈴的功能算在了這一類上。
不過,最近我正在研究如何利用小米的設備+改造或第三方硬件來實現更多的擴展。這部分內容我打算放在原計劃的第四篇更新中來寫(做個小小的廣告),這裏我把第四篇的標題由原計劃的“【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萬能遙控器射頻改造篇(四)”改為“【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功能擴展下——標題待定(五)”,同時整個係列計劃增加到第五篇“【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功能擴展下——標題待定(五)”。也不排除如果內容太多,分成上中下的可能。
--------------------======+++++這可能是個假分割線+++++======--------------------
好了,前言說完了,先上幾張圖,這是我目前自動化的列表截圖。
接下來選幾個自動化作為例子細說幾個分類的具體應用。
1.燈光控製
燈光控製可是說是智能家居中最基本最簡單,但也是最實用的。根據燈所處的位置不同,開關的要求也不同。
所需設備:Yeelight燈泡(白光/彩光),人體/門窗傳感器,網關等
a.走廊/客廳小夜燈
小夜燈主要用於夜間照明,不需要很亮,最簡單的就是把網關放置在這些位置上,直接用網關的自帶夜燈就可以搞定。由於網關有亮度傳感器,開燈的判斷條件也很簡單,隻要加上相應的網關亮度較暗就可以了。
這一對自動化中,我加入了對於“關燈”這個自動化的疊加調用。其原因是如下圖例子:
這是在沒有疊加調用時的自動化日誌,因為2分鍾無人這個條件,如果一直沒有人走動,那麼等於一直是滿足的,也就一直會觸發自動化(這裏奇怪的是,從日誌上看並不是每隔2分鍾都能觸發一次,這個原因我就不清楚小米背後的邏輯了)。雖然對於使用效果來說沒有直接影響,但是一方麵我看著不爽,另一方麵每次自動化執行都要到雲端服務器上走一趟,多少占用一丁點的網絡。自從米家APP加入了自動化調用這個功能後,我就把所有開關燈的自動化加上了這樣的調用。每次“關燈”的動作執行完,同時也把“關燈”這個自動化本身關閉掉,也就不會再繼續計時或重複執行“關燈”這個自動化了。直到下一次“開燈”的自動化被觸發後,再次打開“關燈”的自動化。
小提示:這個用法同樣可以適用在其它利用人體傳感器計時功能,來成對執行開/關動作的情景。
b.地下室燈泡
因為地下室常年本身就很暗,即使大白天也要開燈,所以就這類自動化更簡單了,隻需要有人就開燈。
這種可以算的上是最簡單的自動化了,適用在家裏沒有窗、光照不足的走道等空間。
c.玄關照明
因為目前小米的設備中隻有網關帶感光功能,要是為了判斷光線每個房間都放個網關成本就高了。在沒有網關判斷亮度的空間裏隻能配合時間段來執行了。這樣肯定沒法做到100%準確,但隻要時間設置的好,還是可接受的。
首先,關燈的條件比較容易設定,隻要2分鍾沒有人走動,就可以執行了。開燈的條件,我設了兩個,合起來覆蓋24小時。(注:我這裏和國內有時差,所以我這裏的時間實際是:18:00-06:00表示晚上,06:00-18:00表示白天。米家應用裏時差的bug我很久前有發過貼,至今沒有解決)
晚上時段,不需要考慮亮度,大門打開或玄關有人走動時就開燈並設置75%的亮度;白天時段,這裏利用離玄關較近的客廳網關配合判斷亮度,即使在白天時段,但如果陰天較暗玄關也會亮燈,因為是白天所以隻設置為50%的亮度。
也許有人會問,如果陰天但客廳開著燈那麼自動化就不會執行了?沒錯,的確有這種情況存在,畢竟是間接判斷肯定有不準確的時候。但如果是這種情況,客廳的燈多少也會照進玄關,這點光加上外麵的自然光(我家的大門上是半透明的玻璃)也夠用了,影響不大。當然,我也考慮了在極端情況燈不自動亮而需要的時候,我在大門上的無線開關設置了“單擊-開/關玄關燈”的自動化,不得已時,可以手動開關。
擴展:
這裏討論的都是基於網關夜燈或Yeelight燈泡的燈光控製,家居裝修時有時可能會選用一些射燈吊燈等使用非標準E27口燈泡的燈。這種情況就沒法用Yeelight燈泡代替,要想控製這部分光源,一是用Aqua的開關,優點是簡單,本來就是小米產品之一,不需DIY,隻是成本略高。對於我來說,這種方案隻能放棄,因為我家的歐標暗盒不是86型的,Aqua產品完全用不了。所以我隻能采取第二種方案,改造萬能遙控器+射頻遙控開關。這部分詳細內容我將在第四篇連載中再介紹。
總結:
燈光控製基本不需要額外動作幹預,完全自動執行,這對應我在最開始定義的幾點中所提到的:簡化機械操作(開/關燈按鈕的動作);首選是完全自動,不需要幹預。開關燈看似簡單的事情,能夠智能化還是可以省不少力的。
2.警戒控製
說到警戒控製,要先強調一點,小米的智能家庭設備主要還是娛樂為主,其不能代替專業的安防設備。這一點在小米的說明書中有明確說明。
所以說,這個功能還是以輔助為主,大家不能過於依賴。這裏我們抱著玩一玩的態度,僅對自動化的設置做個探討。
所需設備:網關,人體/門窗傳感器等
既然是警戒,自然是主要應用在大門或窗戶上,以監控是否有人入侵。我就以大門為例,下圖是我利用大門上的門窗傳感器和玄關及客廳的人體傳感器來控製警戒的自動化。
警戒的實現其實是分成兩步的:一,警戒模式開啟;二,觸發條件報警。其中第二步在網關中做了限定,隻能從以下條件中選擇:
魔方靜止1分鍾後被觸動 (魔方)
感應到門窗打開 (門窗傳感器)
感應到有人經過 (人體傳感器)
有人按下報警 (無線開關)
我們論壇上有很多相關貼子討論如何減少誤觸發報警條件,比如設置定時時段等,這些都是針對第二步的討論。我有一點不同的思路是,我從第一步警戒的開啟上想辦法。
在我的自動化中,警戒並不是一離家就開啟,或晚上定時開啟的。我的警戒模式其實是在大門被打開的那一刻才開啟的。這樣可以保證,在大門打開(也就是有人闖入)之前,房間內的一切活動不會誤觸警報。
因為客廳和玄關是通往大門的必經之路,我在這兩個地方放置人體傳感器,如果兩個傳感器都30分鍾沒有檢測到人而大門打開了,那麼大門必定是從外麵打開的。凡是家人從屋內打開門的情況肯定不會誤觸警報。
如果是自己從外麵回來打開門,這種情況怎麼避免誤觸警報呢?這裏我利用了玄關作為緩衝區。我在警戒的第二步,也就是網關的觸發條件上隻設置了客廳的人體傳感器感應到有人經過時,觸發報警。
當我進門後,人仍在玄關內時是不會觸發警報的。我的自動化最後一步是播放一個鈴音,這個鈴音的目的是提醒我自己,警戒模式開啟了。因為這隻是一個普通的鈴音,小偷進來是不知道這是什麼意思的:),如果直接走進客廳就會立即觸發警報。而當我和家人進門聽到鈴音知道警戒開啟了,就會手動長按貼在大門上的無線開關來關閉警戒模式,之後再走進客廳就沒有任何問題了。為了避免不小心沒有解除警戒就走進了客廳,我同樣也設置了客廳的魔方作為解除警戒的動作,不需要再跑回玄關去解除了。
為了盡量減少我自己回家時手動解除警戒的動作,我設置了自動化的生效時段,工作日每天晚上4點到6點正常下班到家的時間段內自動化不生效。這樣隻要正常時間回家都不需要幹預。這對應我開始時定義的第6點和第2點,我寧可不開啟警戒,也不願意經常聽到警報誤觸。無法完全自動化時,隻在特殊情況下需要少量的幹預(進屋後手動解除警戒模式)。
擴展:
其實如果是蘋果手機的話,還有更簡單的辦法,利用地理圍欄+調用自動化的功能。如下:
人靠近家時,自動關閉該條啟動警戒的自動化;人離家時,開啟此自動化。這樣可以幾乎實現完全的自動化和零誤觸。
總結:
類似的自動化我分別在底樓的大門,廚房窗和花園門上設置了,不同的是輸入條件中的傳感器一定要在去開門窗的必經之路上。此外,因為我們家裏人是不可能從外麵打開廚房窗或花園門的,所以這兩處不需要設置解除警戒的按鈕,一旦開啟警戒並觸發,必是小偷無疑。
小提示:像我這樣的自動化設置有一點需要注意,如果輸入條件中有不止一個人體傳感器時,所有的人體傳感器必須是掛在同一個網關下麵的。我之前有發貼問過這個問題,跨網關的人體傳感器計時是會出錯的。我試過,如果兩個傳感器來自兩個不同網關,那麼隻要一開門就立即啟動警戒,無人走動的條件等於恒定滿足的,很奇怪。
關於自動化的生效時段以及定時功能在其它時區使用時的小bug我之前也有發過貼討論,有需要的可以找找我的貼子。這裏不再重複了,國內使用不存在這個問題。
3.娛樂用途
這部分主要應用在客廳裏,比如:代替原有遙控器簡化部分操控,實現一個控製動作執行連串遙控器按鍵命令;或者方便小孩子控製,用簡單的按鈕或搖一搖動作,開關燈或廣播;再或者用無線開關一鍵控製插排的開關等。
所需設備:萬能遙控器,Yeelight燈泡/燈帶,智能插線板,魔方,無線開關等
我覺得這部分沒有什麼特別需要講的,自動化都很簡單,基本都是有輸入才有輸出執行,沒有完全自動的情況,也就沒有誤操作。曾經有個朋友想了一個自動化,隻要有人坐到沙發上就自動打開電視,投影,播放電影等。可實際情況是人在客廳裏每天都免不了在沙發上起起坐坐的,這個自動化的結果可想而知,最後肯定是放棄了。還是那句話,過猶不及。
這部分內容我就用我兒子的房間作個例子來貼幾個圖吧。首先介紹一下兒童房裏的裝備:一個無線開關,一個普通小夜燈(插座暗盒裏安裝了拆解後的小米智能插座,見連載第三篇),一個Yeelight彩光燈帶,一個米兔故事機。
所有的輸入都來自於無線開關,三個動作:
動作都很簡單。長按-睡覺模式,所謂的睡覺模式就是打開小夜燈,打開床底下的燈帶設置成他喜歡的顏色(有時他會單擊去換顏色,但是下一次打開時仍然會設成預設的顏色)。然後過10分鍾調低一點亮度,再過15分鍾估計已經睡著了,就關閉燈帶。小夜燈通常是整夜開著的,我隻是在插座上設了一個每天早上7點定時關閉。另外通過雙擊無線開關也可以獨立控製小夜燈開關。自動化很簡單,並不複雜。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比較方便的用途是:把一連串的遙控器按鍵做成一個自動化,這樣可以一個動作打開電視直到播放指定的內容。
這個不難,要注意的是,智能電視有時會有響應時間的問題,每一個按鍵之間一定要留出適當的延時。隻要有耐心慢慢嚐試和調整,誰都可以編出一個完美的自動化。
4.其它生活輔助:
其它生活輔助類呢,如我一開始所說,受硬件的限製,還不能無限擴展。
所需設備:萬能遙控器,網關等
目前直接能利用小米智能家居做的都局限在小米發布的硬件上,比如燒水壺,吸地機器人,淨化器等等。這些我都沒有。嗬嗬~這裏簡單說說我能想到的幾個思路:
1. 論壇裏有貼子利用網關做整點報時,這可以算一種思路吧。我也試過利用文字轉語音的軟件生成mp3格式的語音,然後上傳到網關裏,比如每天晚上8點播放語音提示兒子上床睡覺,但我覺得挺吵的放棄了。不過可以利用這個思路做更多的事。
2. 目前我在用網關的定時播放電台功能,當成早上的鬧鈴用,被廣播叫醒比被千篇一律的鬧鈴聲叫醒略好那麼一點點,哈哈~
3. 除了特定的利用方式之外,我們還可以從硬件的角度去進一步思考。要設置一個自動化,包括兩個要素:輸入條件和輸出執行。目前在輸入端的硬件,基本都是網關下掛的zigbee傳感器設備,人體傳感器、門窗傳感器、溫濕度傳感器、無線開關、魔方等。zigbee協議不開放,很難擴展,隻能變通的想一想。(要注明以下內容並非我原創,早有前輩想到,我隻是學習並歸納在此。)
輸入條件又可以分兩種,一種是動作(如單擊開關),一種是狀態(門窗打開/關閉)。
某寶上早就有人開發出了用在無線開關上的DIY,把三個按鍵方式轉化成三個高低電平的輸入,通過這個將任何有電平改變的動作轉化成小米自動化的一個輸入。比如,腦洞一:把射頻無線開關的繼電器輸出接在改造後的無線開關上,射頻遙控按鈕A->射頻開關1通電輸出高電平->改造後的無線開關識別為“單擊”。這個腦洞相當於把小米的輸入端擴展到了通用射頻遙控器。畢竟一個小米開關隻有三個輸入,而射頻遙控器可以輕易找到20鍵、30鍵的,有了這步改造,可以把20個按鍵動作全部集中在一個遙控器上。話說回來,這隻是腦洞,引發大家去思考更多的可能,先不談實用性怎麼樣。要是真想集中控製20個動作,更簡單的是在米家中直接創建20個場景,用手機操作即可。
說完動作輸入再說說狀態輸入。門窗傳感器本來是用於被動識別當前的開/關狀態,開啟腦洞想一想,是否我們可以利用主動分/合門窗傳感器,來記錄某些狀態?腦洞二:出門旅遊前把一對門窗傳感器分開,表示現在是渡假模式,所有度假模式需要的自動化(如警戒)全部開啟;回家後把門窗傳感器合起來,此時關閉所有度假模式的自動化。甚至可以利用一些機械裝置才控製一對門窗傳感器的開合,來實現狀態的記錄。
4. 最後,說完輸入說說輸出端。在目前小米的生態環境中,在輸出端(或執行端)最容易擴展的一個硬件非萬能遙控器莫屬了。如果點開創建一個新的自動化,在全部能執行的任務中,除了燈泡、插線板以及專門的設備(如攝像頭,小米盒子,故事機)等,就隻有這個萬能遙控器了。萬能遙控器的射頻改造當然也不是我的原創,我隻是利用前人經驗在我家實踐一把。
我的下一篇連載“【我的小米智能家庭係列篇】之功能擴展探討(上)——萬能遙控器射頻改造篇(四)”中,我將專門探討萬能遙控器的射頻改造,以及我本周末即將實現的改造實例——利用小米遠程控製我的花園澆水係統。敬請期待!謝謝大家!
寫了好久才寫完,難免有錯漏,發現了慢慢改。
最後更新:2017-06-10 03:2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