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6
人物
深圳市政協報告建議:大灣區空域管理一體化
8月31日,深圳市政協發布調研報告稱,建議香港的航空公司和深圳合資組成以深圳為基地的新航空公司,爭取在深圳機場建設飛往內地的航線,努力實現大灣區空域管理一體化。
今年4月以來,由深圳市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牽頭成立的課題組曆時近5個月,圍繞“深圳如何在粵港澳大灣區發揮更大作用”課題組織了一係列調研,其中就包括空域。
縱觀世界級灣區綜合交通發展經驗,其中一個是都構建了輻射國際國內的灣區多機場協同體係,依托國際航空樞紐提升城市的全球資源的配置能力。
就拿舊金山灣區來說,僅國際機場就有三個,分別位於舊金山、奧克蘭和聖荷西。發達的軌道交通對該灣區的人流和物流的流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粵港澳大灣區擁有世界上最大的海港群、空港群以及發達的高速公路交通網絡,已初步具備發展成為世界級灣區的交通基礎條件。其中,2016年灣區機場旅客年吞吐量達1.75億人次。而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nternational Air Transport Association)預測,2030年粵港澳大灣區航空旅客吞吐量將超過3.8億人次,大約較現狀翻一番。
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香港國際機場、廣州白雲機場、深圳寶安機場、珠海三灶國際機場和澳門國際機場五個機場。
不過,機場間深層次的合作不多。五大機場中,由於香港機場與深圳寶安機場、澳門國際機場的跑道方向幾乎垂直,使得香港機場的飛機起降航道與其他兩個機場起降航道相互衝突,飛機進港和離港的航道規定上必須互相避讓和繞行。
上述報告建議,粵港澳大灣區實施空域試點改革,實現大灣區空域管理一體化。深港機場應繼續探尋相互合作的可能性,探討利用CEPA(Closer Economic Partnership Arrangement)框架,由香港的航空公司和深圳合資組成以深圳為基地的新航空公司,行使深圳始發的“第九航權”,即深圳與內地城市之間的航線。“例如,允許國泰港龍等知名度高、服務水平好的航空公司與深圳機場和國內大型航空公司重組新的航空公司,根據CEPA補充協議的相關規定,爭取在深圳機場建設飛往內地的航線。”
報告稱,這樣做的好處是,優質的航線將提升深圳機場的整體素質,並提升深圳航空業發展國際知名度,而香港則可以借深圳本地基地航空公司的能力開拓國內航線。
最後更新:2017-09-01 10:1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