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
人物
半年虧損券商多達12家!自營或業務單一是關鍵
點擊查看>>>券商業績月報
證券行業錢或許不再那麼好賺了,今年上半年部分券商經營狀況經受著較大考驗。一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29家證券公司中,有12家出現了淨利潤虧損,排除其中2家去年四季度新設券商,其餘券商全部是由盈轉虧。
行業性的營收淨利同比下滑是態勢,但虧損的券商卻是各有各的不幸,從公開信息來判斷,全牌照的券商自營業績是決定盈虧的關鍵,非全牌照的券商業務單一成關鍵。
12家券商淨利現虧損
上周,券商中國記者根據中證協最新披露的2017年上半年129家證券公司(母公司)會員未經審計經營數據及業務情況進行了梳理,其中按單家公司(母公司)統計口徑來看。
今年上半年,華泰證券母公司淨利潤躍居行業第一,高達43.85億元,其次為國泰君安證券、海通證券和中信證券。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竟然有12家公司出現虧損,分別是金通證券、世紀證券、中天證券、瑞信方正證券、網信證券、申港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九州證券、海際證券、聯儲證券、華菁證券及太平洋證券。
上述12家券商中,除了去年四季度新開業的申港證券和華菁證券,其餘10家券商均經營多年,今年上半年虧損最多的是太平洋證券(母公司),累計虧損1.04億元。
上述券商的淨利虧損情況(按母公司口徑統計)分別為:金通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虧損25萬元,世紀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虧損626萬元,中天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虧損1589萬元,瑞信方正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2106萬元,網信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3186萬元,申港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3300萬元,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今年上半年虧損3945萬元,九州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4968萬元,海際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虧損5250萬元,聯儲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6728萬元,華菁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虧損7018萬元,太平洋證券為淨利潤虧損最大的券商,上半年淨利潤虧損1.04億元。
虧損麵擴大
2013年度淨利潤虧損的券商為11家,分別如下(單位:萬元):
2014年度淨利潤虧損的券商隻有4家,分別如下(單位:萬元):
2015年度淨利潤虧損的券商隻有1家,為金通證券,具體如下(單位:萬元):
另外,若依據單純上半年的業績來比較的話,2016年上半年僅有7家券商淨利潤虧損,具體如下(單位:萬元):
綜觀近幾年的情況比較來看,今年上半年出現12家券商淨利潤虧損情況,在近幾年的券商行業中並不多見。在券商成立初期的一兩年出現虧損是正常情況,但多數還是經營多年的券商或者此前盈利狀況良好的新券商。
從2016年度來看,中證協公布的淨利潤虧損券商隻有2家,全部是當年新成立的券商,華菁證券和申港證券。不過值得注意的是,在2016年度末納入淨利潤排名的券商僅有97家,而不是全部的129家券商,原因是此項統計進行了專項合並,專項合並也即證券公司及其證券類子公司數據口徑合並計算,如中信證券與中信證券(山東)、金通證券進行合並計算。
自營或業務單一是致虧關鍵
虧損的券商原因肯定各不同,其中共同的行業原因在於整個行業淨利潤在下滑,中證協的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129家券商實現淨利潤552.58億元,同比減少72.14億元,同比降幅11.55%。
另外,就券商的主營業務來看,今年上半年,行業證券經紀業務受交易量及傭金費率雙降影響,收入降幅較大,全行業實現代理買賣證券業務淨收入(含席位租賃收入)388.54億元,同比減少30.59%。2017年上半年行業平均淨傭金率下探至萬分之3.75。從投資銀行業務來看,今年上半年,證券行業投行業務總體規模較2016年上半年同期有所下降。證券公司實現投行收入221.21億元,同比減少29.23%。
不過今年上半年,證券公司投資業務經營狀況不錯,2017年上半年末,受益於股指上漲,與市場行情關聯的公允價值變動損益環比向好。證券公司投資業務收入(證券投資收益及公允價值變動損益)365.89億元,同比增長121.03億元,增幅49.43%。
就資管業務來看,今年上半年證券公司資產管理業務淨收入139.98億元,同比增長5.64億元,增幅為4.20%,在營業收入中占比接近10%。
仔細觀察12家上半年虧損的券商,不難發現多家基礎券商業務牌照不全。12家虧損券商中,全牌照券商僅有太平洋證券、九州證券、世紀證券、聯儲證券、網信證券;金通證券、瑞信方正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和海際證券均為單一業務牌照公司,瑞信方正證券、摩根士丹利華鑫和海際證券3家為純投行業務牌照公司,金通證券為純經紀業務牌照公司;中天證券、申港證券、華菁證券至少也缺一兩項重要業務牌照。
此前興業證券發布的證券行業研報顯示,自營業績是券商整體業績好壞的關鍵,這塊業務業績的好壞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整體業績的優劣。而從上市券商太平洋證券今年上半年的財報披露來看,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虧損主要來源於證券投資業務。
雖然統計口徑不一致使數據有差異,但太平洋證券發布的半年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太平洋證券亦出現了淨利潤虧損,虧損額度1.23億元。太平洋證券披露,報告期內,公司雖然出現了虧損,但利潤的來源結構變化不大,主要的利潤還是來源於證券經紀業務和資產管理業務;虧損也主要是來源於證券投資業務。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太平洋證券的證券投資業務一項營業利潤虧損2.04億,成為拖垮其整體業績的重要原因。
“業務單一牌照的券商,業務一旦受到政策或其他因素的影響,回旋餘地很有限,很容易虧損。”深圳某券商研究所負責人表示,比如金通證券,這家中信證券旗下全資子公司,僅有純經紀業務牌照,在上半年交易量萎縮、傭金率繼續下滑背景下,出現虧損也就不足為奇。
9家業績盈轉虧
雖然盈利的券商大部分相似,但虧損的券商各有各的難處。在今年上半年出現虧損的12家券商中,除了華菁證券和申港證券兩家剛成立還處於投入期的新券商,以及被證券投資業務拖累,導致淨利潤由盈轉虧的上市券商太平洋證券。其他9家券商中,金通證券是持續虧損,而其餘8家券商全部由盈轉虧。
官方信息顯示,金通證券成立於2014年8月份,是從中信證券(浙江)有限責任公司分立而來,為中信證券全資子公司,截至2016年底,金通證券僅有15名員工。其2016年年報披露,金通證券恢複經營項目執行小組剛於2016年12月5日順利完成金融證券恢複經營的相關工作,而在2016年底,金通證券的淨利潤虧損額為293萬元,金通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虧損25萬元,已經大幅度減虧。
世紀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虧損626萬元,這一淨利虧損是其2016年年度經營狀況的延續,且由盈轉虧,2016年世紀證券實現淨利潤356.85萬元,同比降幅高達99.18%。
中天證券今年上半年淨利虧損1589萬元,業績亦是由盈轉虧,其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2016年實現淨利潤4416萬元,其中,母公司實現淨利潤5857萬元。瑞信方正證券2016年實現淨利潤327.7萬元,相比2015年的2154.47萬元出現大幅下滑,今年上半年瑞信方正證券淨利開始由盈轉虧,淨利虧損2106萬元。
網信證券2016年實現淨利潤1659.83萬元,今年上半年由盈轉虧,淨利虧損3186萬元;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去年實現淨利3321.77萬元,其中債券業務一項實現營收2.7億元超過一半,今年上半年淨利由盈轉虧。
成立以來盈利狀況不錯的九州證券今年上半年亦出現淨利潤虧損4968萬元,而去年全年該公司實現淨利2.19億元,為業內為數不多的淨利實現同比增長的券商之一。與九州證券類似,聯儲證券去年全年亦實現淨利潤1.55億元,同比增幅1423.29%,此項淨利潤同比增幅為業內最高,但無奈今年上半年淨利潤亦出現虧損,虧損額達到6728萬元。
海際證券官網信息顯示,該公司已經更名為“中天富國證券”,其2016年年報數據顯示,該公司去年實現淨利潤1057萬元,屆時該公司已經實現連續三年盈利,而今年上半年虧損亦出現由盈轉虧。
(原標題:半年虧損券商多達12家!9家由盈轉虧,自營或業務單一是關鍵)
最後更新:2017-10-02 08:4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