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
人物
比特币年翻七倍涨到怀疑人生!风波不断的比特币还能继续投资吗?
目前,以比特币为首的数字货币,成为投资的大热点。面对这一新兴事物,以往忽视比特币和 ICO 的投资者,开始真正地重视数字货币的投资或投机价值。当前,包括瑞讯银行、AVATrade、Alpari等众多知名外汇经济商,纷纷将比特币产品纳入交易标的。投资比特币对于外汇交易者来说,已经不再是遥远的事情。今天,汇商那点事小编转载权威分析文章,供比特币交易者们参考。
以下是正文:
想拥有从来未有过的东西,必须走从未走过的路。比特币验证了这句话。
大家都懵了。
继8月1日BCC诞生后,市场由短暂的恐慌,瀑布到17750元,到发现多个BCC好像也没嘛事嘛~仅仅用了4天时间,之后比特币暴力拉升至20000元关口,之后一路飞奔,突破23000、突破25000、突破27000,突破28000,涨就涨到你怀疑人生。
OKCoin币行比特币8月行情走势
目前的价格已经超过4000美元/个,OKCoin币行报价最高触及28558元/个。这数我一下午改了好几遍。
再创历史新高。比特币最近两周分别大涨了30%和26%。去年这个时候,比特币价格还不到4000元/个,一年时间大涨了超过7倍。
而按照历史惯例,每次比特币创历史新高、暴涨之后,就会引来媒体跟风报道,市场情绪高涨的同时,也引发了“是不是郁金香泡沫” “有没有价值” “有没有根基”等争议问题。
今天OK君陪大家从理性的角度出发,梳理一番,这次暴涨究竟因为什么?
1.美国B网宣布停止ICO交易
ICO资金回流,未来竞争币减少
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代币交易所之一Bitfinex(B网)已经宣布将不再为美国投资者提供该交易平台上线的部分ICO(首次代币发行)代币,同时还将对其他相关服务进行整改,包括不再接受美国个人用户的验证请求,该决定立即生效。
B网解释说这个决定是因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近对代币的ICO发行模式进行了一项调查,SEC认为代币可能会被认为属于证券。
受此消息影响,比特币价格再次突破新高。8月12日, OKCoin币行的行情数据显示,比特币开盘价格为23127元,早上6:00上涨至新高价格24500元,8小时之后下午14:00价格再次突破历史新高25100元,当天涨幅8%。
为什么SEC监管ICO,B网停止ICO会引发比特币暴涨?
美国SEC将基于以太坊区块链发行的The DAO代币判定为证券法管辖范围,透露出监管层逐渐向严的趋势。一些交易平台提前预判监管的发展方向,及时控制风险,暂停了向美国普通消费者提供基于以太坊区块链产生的代币交易服务。
首先使市场上资金回流至比特币等主流加密代币领域,其次ICO减少,市面上未来出现的竞争币就会减少,在市场信心、国外监管利好及资金回流的多重利好下,比特币价格屡破新高。
2.隔离见证(Segwit)锁定
技术升级,促进了交易意愿和交易量
困扰了比特币发展很久的一个问题就是网络拥堵,随着比特币用户的不断激增,网络转账数量激增导致网络堵塞,一次交易可能需要几个小时甚至十几个小时,急性子都想砸电脑了。
整个网络的交易大大延迟,这对于比特币的交易体验是比较大的伤害。根据blockchain.com网站显示,以7月18日为例,日均比特币交易笔数已达26万笔,其中待处理笔数7000笔,平均全网比特币交易手续费为0.8%,历史高峰曾达10万以上的比特币交易排队等待确认。
最近影响比特币的隔离见证Segwit锁定,锁定是重要的一步,再之后Segwit激活,即可部署闪电网络等。
据OKCoin币行分析师介绍该隔离见证2MB分叉计划意味着比特币区块链的拥堵现象将被缓解,比特币转账可以更快被确认,比特币的交易手续费将降低,这也大大地促进了交易意愿和交易量,这是一个明显的利好。
同时因Segwit的利好,币圈一些投资者将资金从竞争币中撤离,杀入比特币市场,也是导致上涨的因素之一。
市场总体也表现出对隔离见证的看好,比特币价格受此影响创下新高。
分析师表示:最主要的还是趋势为王,币价本来就处在一个明确的上涨趋势当中,周末只不过是加了点速度。所以一定要记住一点,不要与趋势为敌,即使你不去做多,但千万不要逆势做空。投资市场最危险的事莫过于重仓、逆势。
比炎炎盛夏更火热的,是全球的数字资产市场。在过去两周,比特币的演变和全球监管频繁的动作,深刻地影响数字资产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动物世界里,蚂蚁巢的对外扩张,靠的是新蚁后离开蚁巢建造自己的独立王国。而数字货币王国里,比特币史上首次分叉出来的新币种,正犹如新蚁后一样自立门户,开始了独立发展的历程。
2017年8月1日北京时间21点16分,全球币圈都屏息凝神注视着屏幕里比特币交易链中的第478558区块。因为在这个特殊的区块上,比特币将正式分叉,诞生另一个新的数字货币:比特币现金(Bitcoin Cash), 而原来大家所熟悉的比特币(Bitcoin)继续运行。
分叉造成需求和算力的分散,体现在比特币价格的波动上。根据OKCoin实时报价,比特币价格从最高点19850元快速降至最低价格17750元,下跌幅度达10%。
分叉是基于区块链的数字加密货币的术语。由于区块链是以每个区块首尾相连串成一条链,当在某个特定区块上衍生新链和旧链,这种现象被形象地称之为分叉(Fork)。它意味着从原来数字货币中,分裂出新的数字货币。
比特币分叉,技术上主要是为了提高其的容量和带宽。比特币现金的每个区块拥有8M的存储空间,容量足足提升了8倍,这有助于解决目前比特币因为容量小而出现交易瓶颈的问题。
而分叉的真正原因,在于对数字资产的需求呈爆发式的增长。作为数字资产的领头羊,比特币从年初的7000元单价飙升到最新19000元,今年的涨幅达到惊人的170%。其整个数字资产市场价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历史关口。如此火爆的涨势,吸引无数想分一杯羹的投资人。越来越多的投资需求,反过来助长了比特币价格的增长,因而又带动了需求,形成一个相互加强的循环。比特币分叉无疑是满足投资数字资产需求的最直接的方式。分叉出来新比特币现金,在短短两天内价格从2400元涨到目前3800元,涨幅接近60%,足以看出需求有多强劲。尽管如此,新分叉出来的比特币现金的风险也不容忽视。作为一种新型的数字货币,其本质上是比特币扩容问题出现分歧的产物,短期其价格存在巨大的不稳定性,其技术层面也有待时间验证。
除了分叉,发行新币也是常用的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1000余种数字货币,而最近的新出现的数字代币或者山寨币,都伴随着相应的新型融资方式ICO(Initial Coin Offering)。ICO通过发行虚拟币融资,既快又省去中间众多环节,很快超越VC成为区块链项目的主要融资方式。根据《2017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达10.5万。 ICO融资规模和用户参与程度呈加速上升趋势。
面对层出不穷的数字代币和快速增长的ICO, 全球监管无不密切关注,美国和新加坡监管率先出手,中国央行也蓄势待发。
7月19日,《虚拟货币商业统一监管法》在美国加利福尼亚获得通过。该法目标是建立虚拟货币商业使用的法律框架,规范虚拟货币的商业使用活动。
7月23日 由美国华盛顿州立法机关提出并由州长Jay Inslee签署通过的5031法案,全称为《统一货币法案:虚拟货币和网络数字货币交易所》正式生效, 详细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在华盛顿州必须遵守的法规条款。
7月25日,美国证监会(SEC),认定史上最着名ICO项目,The DAO的代币属于有价证券范畴,宣布其将被纳入监管体系 入证监会监管体系,受到联邦证券法律的约束,8月1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表明,如果数字代币构成“证券与期货法案(第289章)(SFA)”中监管的产品,其发售或发行将受金融管理局的监管。
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姚前在4月的一个公开场合曾经提出:“从制度建设出发,我们应该尽快在法律上给予ICO一个说法,一个完整的监管框架,对于促进整个区块链行业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可对其实施监管沙盒”。
数字资产迫切需要监管, 不仅仅是因为其资产规模已经不容小觑,或者是因为其参与人数众多,而是因为目前市场开始呈现乱象。
笔者经常被跃跃欲试的投资者问“现在我是否投资比特币?”“哪个ICO值得买入?”而经过交流,我发现提问的投资人,大部分有对区块链和虚拟货币一无所知。一边是对投资标的极度缺乏了解的投资者,一边是火热的数字货币市场和高额的投资回报。这种现状,很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把数字货币或者ICO包装成为金融诈骗或者传销的工具。
即使解决了ICO的真假问题,也有ICO好坏的问题,很多投资者并却没有深入了解其风险。很多近来发行的ICO虚拟币,在笔者看来其技术和实用性都非常一般,很有可能最终一文不值。然而这些虚拟币目前却币值高涨,背后有发行人通过资本炒作,不断吸引不明就里的投资人来拖起币值。
日益猖獗的数字资产的诈骗、传销和恶意炒作,需要监管来维持行业秩序。但是对数字资产的监管非常不容易。
任何监管措施的出台,监管者都需要一段时间的研究, 尤其是面对数字资产这样科技含量高的全新事物。而以区块链为基础的数字资产,其三大特性给监管带来更大的挑战:一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征,让数字资产存在于网络任何一个节点中,没有一个统一集中托管的场所, 让监管非常难以集中统一管理。二是, 数字货币的匿名性,让监管者无从了解交易者,无法有针对性的监管,除非是在实名制的交易平台,可追踪到一些场内的交易者信息。三是,无国界 。数字资产一开始就是无国界的, 而监管都有自己的特定的地理管辖权,如何界定管辖权,如何防止跨界套利,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不过,监管并非束手无策,因为监管手中有4大法宝:
首先,事前监管优先原则。坚持事前监管,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将监管重心前移至发行环节,侧重事前监管。监管者不妨将ICO项目统一纳入监管沙箱,强制要求发行项目在沙箱试验区实行备案登记,强化发行者的信息披露义务。
其次,穿透式监管原则。正如刚刚过去的全国第五次金融工作会议里指出的“强化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穿透性”。穿透式监管的原则,不仅仅可以用在对五花八门的金融衍生品,或者形形色色的影子银行,也同样可以用在数字货币上。 其本质就是看穿其表面现象,依照其功能和行为的本质,进行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 正如前述美国证监会(SEC)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对ICO和数字货币监管态度说明,无论数字资产利用分布式账本技术与否,只要它的功能和行为符合现有证券,其发行和销售就必须符合现有的证券法监管。
再次,抓实放虚原则。 虽然去中心化的数字化资产几乎不可能集中管理,但是不论其如何去中心化,如何虚拟化,其的价值实现无法脱离现有的金融体系,否则就是一串没有任何意义的二进制代码。 任何买卖虚拟币需要通过交易平台才能实现把货币和虚拟币的相互转换。 所以,交易平台就是数字资产转化为金融资产,实现虚实转化的接触点,是数字资产的流通进出金融体系的必由之路。 监管可以考虑对这些虚实转换的要塞进行监管 。比如要求发起ICO的交易平台需要承担信息披露,风险提示和审查真伪的责任。 华盛顿州通过的统一货币法案,就是遵循抓实放虚的原则,通过规范交易平台来保护投资者权益。该法案规定了数字货币交易所需要申请牌照,同时要求独立第三方审核,并要求购买一定金额的“风险保证债券”。
最后,协同监管原则。针对数字资产无国界,瞬间可以转移到全世界任何地方的特点, 任何国家的监管,都避免不了跨境套利的难题。今年3月份,美国证监会SEC否决了比特币ETF的申请,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比特币的交易,分布在全球各地,交易平台之间的管辖权不同,规则不同,美国证监会无法保证其能够有效地保护投资人,杜绝比特币价格被操纵的行为。因此任何对数字资产的有效监管,需要全世界主要国家协同合作,可以通过世界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全球金融组织,协调并制定统一的数字资产监管框架原则。
现在还能投吗?
数字资产还属于小众的实验性产品,未来充满众多的不确定性,不是普通大众投资的选择。从稳健的投资角度,笔者并不建议一般投资人投资。如果能够承受较大风险的投资人,也必须在详细了解数字资产及其风险后,谨慎地将其作为另类资产小额度投资。
什么时候才能让大众投资,关键看是各国监管是否正式出台完整的监管措施,而风向标就是SEC是否批准比特币ETF。在3月份比特币ETF申请被否决后,金融机构向SEC再次申述, SEC也同意重新考虑。 一旦比特币ETF被批准, 标志着虚拟币成为官方认可的投资标的,必将引发比特币乃至数字资产的巨量的需求和价格的飞升。
遗憾的是,依照目前现状和监管的态度,让大众投资数字资产依然只是簇拥者的美好憧憬。如果投资数字资产赌的是未来,那“小赌怡情”是给投资者最中肯的建议。
(作者系点石资产管理公司创始人,互联网金融千人会联合创始人。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
来自:FT中文网
由外汇新媒体"汇商那点事"编辑,给比特币投资交易的读者予以参考。
欢迎大家发表留言评论。
最后更新:2017-08-23 10:31:09
上一篇:
比特币下挫近7%,还能否逆势再创佳绩?
下一篇:
比特币八年暴涨千万倍,青年人如何投身区块链技术革新?
硅谷大佬:比特币既像黄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潜力
比特币价格冲击6000美元后转跌 5700美元或成价格支撑
巴菲特:比特币是真正的泡沫,它无法创造价值
比特币场外交易监测报告:场外交易份额从5%上升至20%
国家互金专委会发布《比特币场外交易监测报告:三家场外平台两周交易额达6.8亿元》
共享晚报:巴菲特狠批比特币,称其为真正泡沫;PayPal联合创始人:比特币像一种储备货币;穆迪报告: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威胁遥远可期
比特币买房成为现实,纽约、迪拜等5大城市开创先河
比特币逆势上扬后,骗子伪装成银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币价格不像郁金香狂热的5个原因
众多“专家”看空比特币,比特币真的是“泡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