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4
人物
財政部:嚴禁將國庫現金管理與地方債發行“行政捆綁”
據財政部14日官網消息,財政部副部長劉偉近日在預算執行和庫款管理專題工作視頻會議上,談到規範開展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時稱,“嚴禁將國庫現金管理與地方債發行”行政捆綁“,幹擾地方債市場化定價機製。”
長期關注地方債的上海財經大學鄭春榮教授告訴第一財經記者,一些地方政府為了確保債券發行利率較低,向部分銀行存放一定額度的財政存款,以換取銀行支持當地債券發行,最終以較低利率中標。這次財政部明確禁止地方將國庫現金管理與地方債發行“行政捆綁”,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地方債利率市場化。
“地方政府每年有大量的國庫現金以活期利息存在銀行,不少銀行希望爭取到這筆存款,而地方政府發行債券時希望中標利率低,因為這反映地方政府信用好。因此就出現了地方政府將財政存款與銀行購買地方債捆綁的現象,這顯然幹擾地方債市場化定價機製,對其他地方不公平。”鄭春榮說。
為了規範地方政府融資,新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舉債唯一合法渠道是發行地方政府債券,地方政府新增債券發行規模隨之大幅增加,從2015年的6000億元提至2017年的16300億元。
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市場化程度也在不斷提高。
今年2月財政部發文要求,地方財政部門、地方債承銷團成員、信用評級機構及其他相關主體應當嚴格按照市場化原則,進一步做好地方債發行有關工作,不得以任何非市場化方式幹擾債券發行工作。
發行債券時,地方政府信息披露內容範圍擴大,質量提高。
地方政府不僅需要披露當期債券基本信息、債券信用評級報告外,還需要披露債券發行兌付相關製度辦法、本地區中長期經濟規劃、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等信息,並按照相應格式披露本地區經濟、財政和債務有關數據。這有利於投資者充分了解地方經濟情況,做出科學理性判斷。
據聯合資信數據,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利率上看,8月各期限政府債加權平均利率環比均小幅上升,扭轉自5月以來政府債月均加權平均利率下降的趨勢,其中,3年、5年、7年、10年期加權平均利率分別為3.88%、3.98%、4.06%、4.10%。
最後更新:2017-09-14 18: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