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01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名人成才之路探析:紮克伯格

人才成長路

紮克伯格

作者:沈之玥

編輯:曹紅麗

簡介

馬克·艾略特·紮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1984年05月14日生於美國紐約州白原市。社交網站Facebook(臉書)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被人們冠以“第二蓋茨”的美譽。哈佛大學計算機和心理學專業輟學生。據《福布斯》雜誌保守估計,馬克·紮克伯格擁有135億美元身價,是2008年全球最年輕的巨富,也是曆來全球最年輕的自行創業億萬富豪。

人才成長理論

人才成長的影響因素眾多,主要分為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

(一)人才成長的內在因素是指人才主體的內在素質,包括生理因素係統和心理因素係統,其中心理因素係統又包括以知識和能力為主要內容的智能係統和以品德和個性為主要內容的非智能因素係統。

(二)人才成長的外在因素是指對人才成長起到重大影響作用的環境,作為主體之外的因素,它主要包括兩大係統,自然環境係統和社會環境係統。

紮克伯格的成長過程

紮克伯格開始寫程序是在中學時期。他的父親在20世紀90年代曾教導他Atari BASIC Programming,之後聘請軟件研發者David Newman當他的家教。

紮克伯格高中時,已經在家裏附近的Mercy College上課。紮克伯格很喜歡程序設計,特別是溝通工具與遊戲類。他還開發過名為ZuckNet的軟件程序,讓父親可以在家裏與牙醫診所交流。

紮克伯格在高中時期,創作了名為Synapse Media Player的音樂程序,並且借由人工智能來學習用戶聽音樂的習慣,並且被貼到Slashdot上,被PC Magazine的五星評價為3顆星。

在哈佛時代,二年級時他開發出名為CourseMatch的程序,這是一個依據其他學生選課邏輯而讓用戶參考選課的程序。一段時間後,他又開發了另一個程序,名為Facemash,讓學生可以在一堆照片中選擇最佳外貌的人。

2004年2月,紮克伯格突發奇想,要建立一個網站作為哈佛大學學生交流的平台。隻用了大概一個星期的時間,紮克伯格就建立起了這個名為Facebook的網站。意想不到的是,網站剛一開通就大為轟動,幾個星期內,哈佛一半以上的大學部學生都登記加入會員,主動提供他們最私密的個人數據,。學生們利用這個免費平台掌握朋友的最新動態、和朋友聊天、搜尋新朋友。如今,它已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社交網站之一。

成才

因素

多彩的人生

(一)內在因素

1.生理因素

紮克伯格在大學時創建Facebook,大學時期是年輕、充滿活力的時期,在這個階段紮克伯格有良好的體魄和充沛的經曆去支持他在一個星期就完成了自己的設想。

2.心理因素

(1)智能因素

紮克伯格在中學時就開始學習編程,有很多發編程經驗,他開發過通訊軟件和音樂軟件。而在大學時期,他主修計算機和心理學,這也為他對創建Facebook奠定了良好的知識基礎和經驗基礎。

(2)非智能因素

紮克伯格對程序設計的熱愛是他學習計算機的動力和初衷。而且他對編程有著進一步學習的願望和意誌,才會拒絕微軟和美國在線的招攬,選擇去哈佛繼續學習。

(二)外在因素

1.家庭環境

在中學時紮克伯格的父親就教導他Atari BASIC Programming,後來又聘請軟件研發者作為他的家教。來自家庭的影響無疑影響了紮克伯格的發展方向。

2.學校環境

哈佛是世界名校,擁有世界一流的教學資源與人才,紮克伯格在哈佛求學,接觸到的知識和老師都是專業領先的,這影響著紮克伯格成才的層次。

人才成長規律

科技人才成才規律:

1.內在素質:科技人才具有高目標的成就動機;非凡的戰略思維;優化的智能結構體係;堅韌的個性心理特征;獨特的人才魅力等特征。

2.職業環境支撐要素特殊性:科技人才能夠領銜領先性、頂尖性的科研項目;具有優化的創造實踐的發展空間;具有創造實踐活動的自主控製權;具有一支前沿性、結構優化的創新科研團隊。

3.創造實踐及成果特點:具有長期性和豐富性;領先性和前沿性;高難度性和高風險性;高價值性等特征。

4.成長過程的特點:具有多次性轉化和曲折性特點。

啟示

1.父母對孩子的成才具有引導作用。

2.人才發成長的主要動力來自於對自己所感興趣的事情的熱愛與堅持。

3.人才成長需要機遇,把握機遇在於自己做事的速度和執行力。

看過來

最後更新:2017-08-20 19:52:08

  上一篇:go 鄭爽和胡彥斌是真愛?自爆分手真相,這樣的鄭爽真的很讓人心疼!
  下一篇:go 鹿晗吐槽胖迪好醜?李晨的表情和鄭愷的話說出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