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人物
央視財經:數十家公司停牌“躲災” 中小投資者成“代罪羔羊”
近日,數十家公司紛紛停牌,相當多的情況是股價麵臨下跌,公司為避免這種情況,幹脆一停了之。
從市場發展的角度來看,像樂視網這樣的上市公司隨意停牌雖然短期規避了公司股價下跌,但對除大股東外的很多機構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來說卻帶來更大的金融風險。
交易中大的股票才能為多種動態事件提供定價,這本來是股票的基本功能,但一旦停牌,大股東可能延緩了危機但中小投資者卻成了代罪羔羊,完全喪失了選擇買入或賣出的機會。
【延伸閱讀】
270隻個股停牌 A股任性停牌仍待強化監管
7月19日晚間,欣龍控股公告稱,控股股東海南築華科工貿有限公司持有公司股份9010萬股,質押股票共計9004萬股,占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93%,全部質押給財達證券。其中,質押的4545萬股警戒線為5.72元,公司股票價格已觸及警戒線,公司股票7月20日起停牌。
欣龍控股的情況並非個例,由於本周一A股市場突如其來的暴跌,一批上市公司停牌“自救”。7月17日,銀河生物公告稱,因控股股東銀河集團部分質押的公司股票已觸及平倉線,公司股票自7月18日開市起停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5個交易日。歡瑞世紀也公告,因實際控製人及其一致行動人浙江歡瑞、陳援及鍾君豔(以下稱控股股東)質押給中信證券的上市公司股票觸及平倉線,公司股票自7月18日開市停牌,停牌不超過5個交易日。7月18日,科林環保臨時停牌,該公司晚間公告稱,控股股東重慶東誠瑞業投資有限公司質押給中信銀行的3591萬股已觸及約定質押率。
統計數據顯示,僅在本周以來,滬深兩市就有29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其中,7月17日就有15家上市公司宣布停牌。上述公司不少都存在上市公司實際控製人股權大比例質押甚至被全部質押的情形。
在A股市場中,上市公司因各種事項停牌已經司空見慣。2015年股市異常波動期間,上市公司停牌權利被濫用,造成市場流動性枯竭,一度成為A股納入MSCI指數的重要障礙之一。
統計數據顯示,目前A股市場3296隻個股中,共計有270隻個股處於停牌狀態。其中,連續停牌天數超過30天的共計有172隻,超過90天有50隻,超過100天則有40隻,停牌時間最長的為*ST新億,連續停牌天數已經達到了395天,*ST華澤連續停牌天數也達到了340天。從停牌原因來看,這些公司理由主要包括“重大資產重組”、“重大事項”、“擬披露重大事項”等。(來源:經濟參考報)
最後更新:2017-07-21 09:0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