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人物
作为用户,我需要什么样的直达服务
作为用户,我需要什么样的直达服务
在MIUI9的发布会上,传送门的新功能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我也很期待。前两天,今日头条上看到了这个征稿,体验了一下直达服务,感觉小米的建立应用生态的策略基本清楚了,打通数据壁垒,提供更加全面更加智能化的体验。
作为一个非互联网从业者又对互联网很感兴趣的小米用户,从自己的角度,对这个问题和整个互联网现状做了一点思考,希望能有一点价值。
从微信的公众号、小程序等到支付宝完善的交水电费功能等,平台到生态,由大量但又片面数据到全面用户数据的争夺,已经愈演愈烈,甚至腾讯和华为不惜为此撕破脸面,小米的传送门和直达服务,是小米作为互联网公司和手机公司建立自己生态的必然选择,也是重要一步。我们希望能拥有隐私,也希望能享受更加智能方便的服务,目前看来,隐私需要新的制度和技术来保护,而智能化更便利的服务,就需要平台全面掌握用户数据,这也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我希望怎样使用直达服务?目前看来,直达服务的体验并不好,需要在应用商店不起眼的角落找,打开后也是毫无逻辑的列表。从我的操作习惯,我希望能有一个统一的新的APP,界面有两块,一个是各种常用功能分类,根据需要的服务直接点击就直达相应应用的服务页面,直接完成服务。另一个是本地化服务,是我自己常用的本地化的服务等。同时,这些数据都是互通的,智能的,不仅可以根据使用习惯调整排序,也能把相关的不同程序或商家的服务进行整合,提供更丰富更符合实际的应用体验。
这也涉及到什么样的服务适合作为直达服务,第一种是有用但不常用的工具,比如系统自带的天气、日期、闹钟、遥控器、话费查询等功能,还有第三方提供的,除了微信、支付宝、阅读、视频等高频应用之外,外卖、打车等部分人适合直达,其他的基本可以说都可以作为直达服务进行整合。至于那几个大的应用,可能需要协商解决数据的交流。
本地服务的使用频次可能会更高,对用户而言,二维码主要解决移动支付问题,最多有个微信公众号,作用也有限,安装专门的APP是不可能的。对商家而言,也不可能花大精力开发维护专门的APP,由于空间限制,不可能也不需要覆盖太多用户。而如果直达服务提供统一的模板,能很方便的建立各商家自己的网上直达服务,就可以准确有效的与用户联系互动,用户也根据自己的消费习惯和兴趣进行选择,可以通过摄像头查看排队情况,或者查看商家信息,商品来源,或者进行咨询、预约等,或者直接购买并派送等。
再说两个看起来关系不大但实际上更重要的方面,第一个是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的技术,对这些服务进行智能分析,拥有几乎全部数据信息的系统经过智能分析,是可以提供很多新的更方便的功能的,手机的作用,也将有联网工具向智能助手慢慢转变。
第二个是语音化,语音交互相较于触屏更方便也更简单,应用场景更多,是未来更通用的交互方式。就目前而言,小米已经发布了小爱音响,完全可以把直达服务和水滴平台打通,不仅智能手机可以使用,智能音箱也可以使用。
总结一下,适合直达服务的两个特点是:一是工具化,有用但不常用。二是本地服务,个性化和本地化连接线下服务和线上服务。
而直达服务的两个趋势是:一是智能化,将手机系统的服务向智能助手转变。二是语音化,语音交互更加简单方便,可以在手机使用的同时,也可以适用于小爱音响。
最后更新:2017-08-13 22: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