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1
人物
作為用戶,我需要什麼樣的直達服務
作為用戶,我需要什麼樣的直達服務
在MIUI9的發布會上,傳送門的新功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我也很期待。前兩天,今日頭條上看到了這個征稿,體驗了一下直達服務,感覺小米的建立應用生態的策略基本清楚了,打通數據壁壘,提供更加全麵更加智能化的體驗。
作為一個非互聯網從業者又對互聯網很感興趣的小米用戶,從自己的角度,對這個問題和整個互聯網現狀做了一點思考,希望能有一點價值。
從微信的公眾號、小程序等到支付寶完善的交水電費功能等,平台到生態,由大量但又片麵數據到全麵用戶數據的爭奪,已經愈演愈烈,甚至騰訊和華為不惜為此撕破臉麵,小米的傳送門和直達服務,是小米作為互聯網公司和手機公司建立自己生態的必然選擇,也是重要一步。我們希望能擁有隱私,也希望能享受更加智能方便的服務,目前看來,隱私需要新的製度和技術來保護,而智能化更便利的服務,就需要平台全麵掌握用戶數據,這也是未來的必然趨勢。
我希望怎樣使用直達服務?目前看來,直達服務的體驗並不好,需要在應用商店不起眼的角落找,打開後也是毫無邏輯的列表。從我的操作習慣,我希望能有一個統一的新的APP,界麵有兩塊,一個是各種常用功能分類,根據需要的服務直接點擊就直達相應應用的服務頁麵,直接完成服務。另一個是本地化服務,是我自己常用的本地化的服務等。同時,這些數據都是互通的,智能的,不僅可以根據使用習慣調整排序,也能把相關的不同程序或商家的服務進行整合,提供更豐富更符合實際的應用體驗。
這也涉及到什麼樣的服務適合作為直達服務,第一種是有用但不常用的工具,比如係統自帶的天氣、日期、鬧鍾、遙控器、話費查詢等功能,還有第三方提供的,除了微信、支付寶、閱讀、視頻等高頻應用之外,外賣、打車等部分人適合直達,其他的基本可以說都可以作為直達服務進行整合。至於那幾個大的應用,可能需要協商解決數據的交流。
本地服務的使用頻次可能會更高,對用戶而言,二維碼主要解決移動支付問題,最多有個微信公眾號,作用也有限,安裝專門的APP是不可能的。對商家而言,也不可能花大精力開發維護專門的APP,由於空間限製,不可能也不需要覆蓋太多用戶。而如果直達服務提供統一的模板,能很方便的建立各商家自己的網上直達服務,就可以準確有效的與用戶聯係互動,用戶也根據自己的消費習慣和興趣進行選擇,可以通過攝像頭查看排隊情況,或者查看商家信息,商品來源,或者進行谘詢、預約等,或者直接購買並派送等。
再說兩個看起來關係不大但實際上更重要的方麵,第一個是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對這些服務進行智能分析,擁有幾乎全部數據信息的係統經過智能分析,是可以提供很多新的更方便的功能的,手機的作用,也將有聯網工具向智能助手慢慢轉變。
第二個是語音化,語音交互相較於觸屏更方便也更簡單,應用場景更多,是未來更通用的交互方式。就目前而言,小米已經發布了小愛音響,完全可以把直達服務和水滴平台打通,不僅智能手機可以使用,智能音箱也可以使用。
總結一下,適合直達服務的兩個特點是:一是工具化,有用但不常用。二是本地服務,個性化和本地化連接線下服務和線上服務。
而直達服務的兩個趨勢是:一是智能化,將手機係統的服務向智能助手轉變。二是語音化,語音交互更加簡單方便,可以在手機使用的同時,也可以適用於小愛音響。
最後更新:2017-08-13 22:5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