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0
人物
光大證券:“大監管”體係加速構建 金融去杠杆遠未結束
光大證券今日發布宏觀研究認為, 監管協同是大方向,貨幣堅持穩健中性,加強審慎監管。7月4日,央行發布《2017中國金融穩定報告》(簡稱報告),把防控金融風險放到重中之重,強調監管協調,信息共享,形成監管合力,推動同類業務不同行業監管標準的協調一致,防止監管套利,防範係統性風險。央行貨幣政策要保持穩健中性,加強宏觀審慎監管,逆周期風險調控,下決心處置一批風險點,完善存款保險製度,探索金融機構風險市場化、法製化處置機製,確保不發生係統性金融風險。早在4月底中央政治局維護國家金融安全的學習會上,金融安全已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而會上三次強調“統籌”,監管協調態度明確。
光大證券認為,嚴監管是金融周期加速上行時期房價與信貸日益強化的必然結果。中國非金融私人部門的廣義信貸與GDP的比重在金融周期上行期間遠較美國上升得快。中國銀行體係總資產與GDP的比重已超過300%,為全球之最。監管套利,影子銀行大發展,以及一些國企的“類銀行”活動都延長了我國資金鏈。估算表明,中國信用中介鏈條在金融周期加速上行階段由2個環節陡升至2.7個環節,遠超美國金融周期高點時期的2個環節和日本90年代末的2.2個環節。我國債務負擔也超過美歐金融周期拐點之前,還本付息率大幅上升,金磚五國中,接近巴西。監管新規出台以來,委外基金僅贖回6%,同業存單發行量未縮反增,監管遠未結束。“三三四”自查推遲,不意味著監管退卻,而是監管層意在讓銀行有更多時間查實風險,讓問題更充分暴露,摸清風險底數。銀行三違反、三套利、四不當的問題仍嚴重,監管剛剛起步,第一步自查尚未結束,整改、硬性政策出台及落實還未上日程,穩步去杠杆任重道遠。強監管下,融資條件未必線性收緊,但易緊難鬆大方向不改,增添經濟下行壓力。市場前期的過激反應短期或難重現,但金融去杠杆遠未結束,流動性預期也難輕鬆。
(原標題:光大證券:“大監管”體係加速構建 金融去杠杆遠未結束)
最後更新:2017-07-07 11: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