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66 返回首页    go 人物


马云爸爸的“新零售”,能给化妆品产业带来什么惊喜?

导读

香奈儿女士有句名言,“不用香水的女人没有未来”。而在老姚看来,在线上没有存在感的店铺,已经没有未来;对新零售没有心得的店主,也没有未来。老姚说:“也许这句话,很多实体店的老板并不爱听,但这可能就是真相。”

作者:姚永斌

这几年,由于电商飞速发展,和实体店形成了比较强的竞争关系,很多老板一边转载着马云的各种鸡汤,一边大骂马云。对于马云最近提出来的“新零售”,也许并没有“从心底过”。好多人一脸懵逼,觉得“马云又在玩概念?”。

但马云给“新零售”正儿八经的下了个定义:线上线下整合,结合物流就是新零售;还有个英文名字叫“C2B+F”。

不光是马云,国务院2016年11月11日印发的《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中也明确提出:“建立适应融合发展的标准规范、竞争规则,引导实体零售企业逐步提高信息化水平,将线下物流、服务、体验等优势与线上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融合,拓展智能化、网络化的全渠道布局。”这明确了推动我国实体零售企业创新转型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同时,在调整商业结构、创新发展方式、促进跨界融合、优化发展环境、强化政策支持等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一个是商业大佬,一个是国家机关,共同表达了一个“新零售”的景象:线上线下必须融合,各种资源必须整合,所有渠道必须联合。

那么对于化妆品行业,“新零售”又是什么场景呢?

1、从品牌商的角度来说,新零售时代,消费者在线上和线下必须能够畅通无阻地享受同样标准的服务。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现在各个品牌都有自己的会员,但这些会员的信息全部是割裂的,在张三店里买东西的积分,到李四店里是不能用的,在线下买东西的积分,线上是不承认的。

如果从供给侧看,张三的店和李四的店、线上和线下,属于不同的老板,自然没有打通的必要。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出发,消费者消费的是同一个品牌的产品,凭什么要设置这么多门槛呢?

事实上,服装行业很多品牌目前已经实现了线上线下会员信息的互通。而在化妆品行业,“会员通”也已经是很多品牌正在进行的工作,百雀羚、自然堂、韩束等品牌都已经开始尝试。比如,伽蓝集团很早就有一个“呼叫中心”,通过系统已经将自营和KA渠道的会员实现了线上线下打通。

当然,这种打通,目前非常艰难,有些企业甚至只是被天猫推着在走,因为“会员通”是支付宝目前主推的业务之一。

但是,我认为,未来这种打通一定是一个趋势。因为这是方便消费者的事情,无论供给侧的这些老板当下愿意或者不愿意,未来一定会被竞争逼迫着往前走,走向融合。

对于品牌商来说,未来不光是线上线下会员通,产品流、信息流、资金流都会走向融合。

2、从零售店的角度来说,“新零售时代”有几个关键词,第一个关键词是“线上线下互动交流”。

屈臣氏这几年变化其实很大,在拥抱互联网方面的动作尤其值得关注。屈臣氏目前不光在天猫、京东等主流电商平台有线上店,而且屈臣氏出了两个app,一个叫屈臣氏中国,一个叫屈臣氏莴笋。全新推出了“门店自提”和“闪电送”服务,前者通过屈臣氏手机APP,能查询附近的屈臣氏店铺下单,然后去门店取货;而后者,在app下单之后,可享受4小时送货到家的服务。更重要的是,屈臣氏的app还上线了“全球购”功能,这意味着,屈臣氏未来将可以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线上线下充分融合。

不仅是屈臣氏,丝芙兰、妍丽等很多线下实体店,包括娇兰佳人,都已经或者计划到线上开店。在基于定位技术和4小时送货上门的物流服务的基础上,线下化妆品店在未来几年,有很大的可能像美团和饿了么在餐饮行业掀起的风浪一样,将绝大多数线下店搬到线上。

当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被彻底改变,线上搜索、了解和比较信息成为一种习惯之后,对于实体店老板来说,就必须想明白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有没有什么东西未来是不会被互联网连接的,如果有那现在抓紧时间布局,未来可以生存。第二件事是,如果找不到未来不会被互联网连接的事物,那就只能抓紧拥抱互联网;因为当消费者都联网之后,在互联网上没有存在感的实体店,注定是没有未来的。

3、从零售店的角度来说,新零售时代的第二个关健词是“互动体验”。

绝大多数人都知道,学术界有一个“马斯洛需求理论”,人的需求被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宿需求、尊重的需求以及自我实现的需求。而消费升级的本质,就是人的需求沿着马斯洛需求的一次集体爬升,当社会上一个基数比较大的群体,收入同时得到提升,就会形成一次消费升级的浪潮。

消费端的这种升级,会反过来推动供给侧的升级。对应马斯洛需求的5个层级,供给侧也会沿着产品经济、商品经济、服务经济、体验经济和真实经济五个阶段去爬升。产品经济对应的是人类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当产品极大的丰富,绝大多数人的基本生存需求被满足之后,就会产生商品经济,这时候品牌就会大量诞生,消费者购买品牌的根本动力是获得安全感和情感慰藉,也就是获得马斯洛需求层次上的安全需求和情感需求。

当前,化妆品行业的新一轮的消费升级,主要是消费者从安全和情感需求阶段,开始向“尊重需求”升级,而相对应的供给侧的升级,则是从商品经济开始向服务和体验经济升级。

消费者需要获得尊重感,所以她们不愿意听BA推销,她们希望自己拿主意,希望在获取服务之前先征得许可。

在这样的背景下,目前,走在行业前列的实体店,其“人”、“货”、“场”都是围绕着提供更好的体验在重构,体验区是现在化妆品零售店非常重要的一个区域。

屈臣氏第8代店铺重装开业,一反常态将彩妆区放在入口处,甚至特设了屈臣氏彩妆体验中心,让彩妆师驻店为顾客试妆并引导消费,并有意引入数字化技术,借助最新AR技术推出“虚拟试妆”服务。

娇兰佳人本月在2000家店的发布会上特别提出,培训“彩妆师+药妆师”的计划,也是为了给消费者提供个性化服务。

当下,化妆品专营店的体验主要围绕“彩妆”及“面膜”,再加上一些简单的后院项目在展开。但这里有几个误区,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第一,彩妆并不等于体验,只有彩妆师跟得上顾客需求的情况下,才有可能构成体验。所以,没有人才储备,盲目引进彩妆品牌不仅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损失。当下彩妆大热,很多店主没想清楚的情况下,一家店引进4个彩妆品牌,有的还是定位重复的品牌,这无疑等于自杀。

第二,在电商的步步紧逼之下,当下前店后院有些回潮的趋势,很多老板认为后院项目能增加体验,从而对抗电商。于是,专营店里增加了好多把消费者“放倒”的项目。当前,前店后院能有发展前景的,但前店和后院都必须非常专业,并且前店和后院分开运作,两者只是互相倒流,增加对消费者的服务深度。比如,山东的青春别墅、吉林的长风美妆。

第三,所有的体验,必须以消费者获得尊重为前提,如果离开了这个前提,所有的“体验”最终都会走向“宰客”,或者只是徒劳增加成本。

4、从零售店的角度来说,新零售时代第三个关健词是“零售信息化工具的利用”。

无论是马云推出的“无人购物超市”还是“盒马鲜生”,都是零售信息化工具使用超前的企业案例,是化妆品零售企业的努力方向。

如娇兰佳人董事长蔡汝青所言:“技术进步了,门店智能化是迟早的事情,互联网为门店赋能是迟早的事”、“实体零售利用互联网技术捍卫自身利益是迟早的事”。

更重要的是,新技术推动了零售的“透明”和消费者的“自由”,这是满足消费者对“真实”和“尊重”需求的一种方式。

比如,在“盒马鲜生”无论店内就餐还是外带海鲜,所有的制作过程全程透明,完全在消费者的“眼皮”下进行,让消费者的体验感很强;而且所有商品自选,只要付过款的商品,款台做好标记(款台随处可见),这些商品都可以在店内马上使用,没有人员监督;最后离开超市前,将未结过帐的商品自动扫码支付即可。

所以,当下不是化妆品店生意好做不好做的问题,而是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零售店该如何适应这种变化的问题。

新零售是消费升级的最好诠释,也是供给侧改革的方向,线上线下的融合,已经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

作者简介:姚永斌,中国百货商业协会美妆运营分会秘书长、媒体人,喜财经、爱化妆品。用财经的眼光研究化妆品产业经济,分享化妆品行业的正能量。

第6期预告:《洋买办假装的调性不是“调性”》

说明:嘉宾观点不代表CBO立场,欢迎读者留言探讨。

最后更新:2017-08-30 22:54:00

  上一篇:go 谢娜真的怀孕了?和张杰一起走进医院孕检大楼
  下一篇:go 鹿晗为演新剧请奥运冠军当教练,与关晓彤搭档粉丝量近六千万不火都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