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3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A股三季報收官 公募、社保、QFII持倉全景解碼

滬深兩市3419家上市公司的2017年三季度財報披露全部結束。2017年三季度A股上市公司淨利潤同比增長23.5%,剔除金融和兩油後淨利潤增速為42.5%,創今年年內新高。其中主板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速為23.4%,相比二季度上升9.2%;中小板上市公司增速為30.9%,相比二季度上升5%;創業板上市公司三季度淨利潤增速為7.2%,相比二季度上升5.5%。值得提出的是,中小板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速在連續兩個季度下行後出現拐點,三季度大幅反彈;創業板上市公司淨利潤增速在連續5個季度下行後,觸底反彈。

而同期三季度上證綜指、深成指、中小板、創業板指的漲幅分別為4.90%、5.30%、8.86%、2.69%。

隨著3419家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收官,公募、社保、QFII等具有風向標作用的“聰明錢”機構持倉路徑圖也清晰起來。

公募:進“食”退“藥”

公募基金的持倉數據主要以權益類基金(普通股票型+偏股混合型)的前十大重倉股數據來看,剔除掉債券基金、指數基金、貨幣基金等對上市公司配置的幹擾信息。

據興業證券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7年三季度,權益類基金整體倉位環比二季度有所上升,其中普通股票型基金倉位由85.79%提升至88.13%,偏股混合型基金倉位由81.76%提升至84.25%;其中三季度股票倉位在90%以上的基金占比24%。

權益類基金三季度重倉股覆蓋1060隻股票,持股市值合計達到4325.52億元,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為0.98%。

從行業配置來看,2017年三季度權益類基金的重倉股超配最多的行業分別是電子元器件、食品飲料、家電、醫藥、有色金屬等,超配比例分別為7.87%、6.34%、3.34%、3.28%、2.12%;重倉股低配最多的行業分別是銀行、石油石化、交通運輸、房地產、汽車等,相對標準配比的差距分別為-9.39%、-4.44%、-2.50%、-1.89%、-1.60%。

從行業加減倉變化來看,三季度權益類基金重倉股加倉比例增加較多的行業是食品飲料、有色金屬、電力設備、房地產、銀行,加倉比例分別為2.48%、2.01%、0.99%、0.80%、0.71%,其中銀行連續5個季度加倉,食品飲料連續4個季度加倉。食品飲料行業加倉的主要動力來自食品和白酒,超配食品和白酒的比例分別為1.29%、5.25%,較2017年二季度分別加倉0.66%、1.75%。

權益類重倉股減倉比例較多的行業是醫藥、家電、輕工製造、基礎化工、電力及公用事業,減倉比例分別為-2.09%、-1.68%、-1.12%、-0.96%、-0.79%,其中醫藥行業減倉的主要因素來自中藥生產、其他醫藥醫療,超配中藥生產和其他醫藥醫療的比例分別為-0.33%、1.45%,較2017年二季度分別減倉0.87%、0.97%。進一步細分,從重倉個股市值來看,權益類基金重倉持股前十大分別是中國平安、五糧液、貴州茅台、伊利股份、格力電器、瀘州老窖、歐菲光、大華股份、招商銀行、三安光電。其中新進入者是歐菲光、三安光電、伊利股份;退出者是索菲亞、美的集團和信維通訊。

QFII:喝“藥”進“食”拿設備

境外投資機構對A股的布局一直被市場認為是前瞻性和價值投資邏輯的風向標,而隨著今年大藍籌投資邏輯的風向,QFII的持倉數據更是被投資者關注重視,那麼在2017年一季度、二季度持倉水平連續持平的QFII,在今年三季度又有什麼動作路徑呢?

據西南證券研究中心統計的數據顯示,2017年三季度,QFII總持倉270家上市公司,若剔除因限售股解禁的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持股總市值947.79億元,環比二季度的748.94億元增加198.85億元,增幅為26.55%,為曆史第二高水平。

從行業偏好來看,QFII持倉市值最高的為食品飲料行業,持股市值為261.66億元,占比27.6%,食品飲料已經連續三個季度維持第一名,並不斷處於增持趨勢,環比今年二季度219.48億元的持倉市值,增加42.18億元,增幅19.22%。排名第二的是機械設備行業,持股市值為229.13億元,比2017年二季度的177.63億元,增加51.50億元,增幅28.99%,機械設備也是連續三個季度維持第二名。值得注意的是,機械設備行業在一季度二季度均是減持現象,在第三季度首次出現增持趨勢。

此外,醫藥生物也是QFII的持倉偏好,三季度持倉市值為70.48億元,比2017年第二季度41.92億元增加28.56億元,增幅68.13%。

從個股來看,第三季度QFII持股市值最大的前10家上市公司(不考慮北京銀行、寧波銀行、南京銀行),為格力電器、恒瑞醫藥、貴州茅台、美的集團、上汽集團、上海機場、五糧液、海康威視、洋河股份、海螺水泥,其中,和第二季度相比,洋河股份、上汽集團新入榜,福耀玻璃、蘇泊爾落榜。

社保:持倉通訊市值大增

相對於境外資金QFII,社保基金也一直是市場資金尋找價值窪地和入場時機的重要參考點。2017年一季度社保基金減持操作,二季度出現小幅增持,三季度社保基金的持倉圖譜又如何呢?

《華夏時報》記者根據IFIND數據統計,三季度社保基金共計持倉個股數量595家,持倉總市值2369.4億元,環比第二季度的2250億元增幅5.3%,對比二季度A股的漲幅情況,持股基本與二季度持平。

從行業情況來看,銀行業是社保基金的心頭好,持股總市值為416.5億元,相比二季度增加38.3億元市值;第二名是醫藥生物,持股總市值為253.8億元,相比二季度市值小幅減少4.4億元;第三名是電子,持股總市值為144.3億元,相比二季度市值增加29.5億元。值得一提的是,社保基金對通訊行業的持股總市值為80億元,但相比二季度市值增加39.6億元,增幅為98%。

從個股來看,社保基金持股數量最多的為農業銀行(97.97億股)、國電電力(8.01億股)、京東方A(7.7億股),紫金礦業(7.53億股)、節能風電(5.73億股)、華僑城A(4.04億股)、中國鋁業(2.73億股)、南京銀行(1.9億股)、海瀾之家(1.87億股),美年健康(1.7億股)。另外被社保基金持倉數量超過1億股的還有中國建築、南方航空、大秦鐵路、西山煤電、長城汽車、青島海爾、永輝超市、樂普醫療等18家上市公司。

從持股市值來看,社保基金持倉市值前十大公司為農業銀行、京東方A、華僑城A、中興通訊、紫金礦業、美年健康、國電電力、貴州茅台、樂普醫療、伊利股份,其中樂普醫療是上述10隻股票中唯一一家創業板公司。

(原標題:A股三季報收官 機構持倉全景解碼)

最後更新:2017-11-04 02:48:36

  上一篇:go 國際油價收漲 布油漲破62美元
  下一篇:go 證監會回應奇虎360借殼:支持優質企業回歸 嚴打並購重組內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