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3
人物
釣魚伴侶!這樣的人才適合一起到老!
釣魚的癮是會相互傳染的,家裏有一個釣魚上癮的,很快會傳染給另一個。朋友圈裏有一個釣魚入迷的,很快會傳染給一大群。釣魚的癮是會遺傳的,夫妻都是釣魚迷,他們的孩子從小就會選擇釣魚這項戶外活動。喜歡戶外活動的孩子,百分之百會成為釣友。成為釣友的男女,不知不覺間就穿上了情侶衫成了伴侶。夫妻倆恩恩愛愛湖畔垂綸是許多釣魚人的夢想,我們一大幫釣友中間,這樣的伴侶卻比比皆是。
背包背出來的釣魚伴侶
蕭瑞兵喜歡釣魚,而且是釣魚高手,方清蘭喜歡做魚也喜歡吃魚,夫妻倆相得益彰。小蕭釣魚的手段就不用說了,自己家、父母家、弟弟妹妹家甚至朋友家的冰箱裏幾乎都塞滿了他釣的魚。蘭子做魚的技藝卻不得不表:燒、燜、燉、煎、炸、清蒸和燒烤無一不精。僅僅是一道自創的青椒爆炒小雜魚,色香味俱佳,一看就令人垂涎,做的幹鍋魚尤其精彩。炸得恰到好處的魚,放在佐以青椒、泡椒和漢源花椒、郫縣豆瓣等調料的湯鍋裏入味,配以青筍、藕片、土豆等時鮮蔬菜和紅薯粉條上桌,麻辣鮮香聚集在一起的味道無一不是恰到好處。魚裏裹著鮮味兒,菜裏帶著魚味兒。無論拈哪一塊入口,那美妙的滋味都從舌尖一下子湧上喉頭,充滿胸襟,直達頭頂,吃的家人朋友人人拍案叫絕。在三岔湖有一項及其人性化的規定,夫婦兩人可以合用一張釣魚證。可是蘭子不釣魚,小蕭百般勸導,蘭子不為所動:“我也去釣魚,誰來做家務?”
現在的釣魚用具越來越專業,分工也越來越細,箱子、椅子、背囊、網袋、傘具……尤其是有汽車代步後,漁具越來越多,釣魚人搬運起來就是變成牛也感到吃力。小蕭釣魚不慎滑了一跤,閃了腰,休息了四周。小蕭是工作中的骨幹,受了傷領導都很關心。丈母娘心疼女婿,吩咐蘭子:“你跟著瑞兵釣魚去唄,家務我來做。你釣不著魚,替他背個包包也好。他那腰要是再閃了,小心落下殘疾。”小蕭一聽大喜,忙不迭地準備酒精爐,這下在野外也可以吃到熱乎的可口飯菜了。
小蕭安好座椅,抽好窩子,直到釣上來一條鯽魚才把魚竿交到籃子手上:“記住我剛才示範的要領,浮標動了先抖動手腕刺魚。”蘭子問:“剛才我沒看見浮標動啊,怎麼你也釣上來魚了呢?怎麼動才算是有魚上鉤了呢?”小蕭耐心地說:“這個季節魚的吃口輕,浮標動作隻在半目到一目之間,仔細看就知道了。不管浮標上下還是左右動,無論它怎麼動都先來一個刺魚的動作。”蘭子也是車間的生產骨幹,出了名的心靈手巧,釣魚自然是一學就會。微風拂麵而過,浮標細細的標尾少了半個黃格。刺魚的時候手上感覺沉沉的,魚兒在水下兜著圈子,久久不肯露麵。魚線繃的嗡嗡直響,一條大鯽魚。魚兒貼著水皮蹦跳到岸,一路拽的水花四濺。小蕭點頭讚許:“就這麼釣,不難吧?如果少使點兒勁從水下把魚牽過來,或者再多使點兒勁,直接飛上來就更好了.”
蘭子的臉紅撲撲的,拽上來魚的那份激動、興奮和擔心交織在一起的奇妙感覺久久難忘,帶給人無盡的快樂。以後隻要小蕭出門釣魚,總有背著包的蘭子陪伴在身邊。中午蘭子會做出兩份熱氣騰騰的飯菜,甚至一鍋用剛剛釣上來的魚熬製的鮮美魚湯,再也不用啃又幹又硬的幹糧或者吃農家樂那種味道極差,熱量過剩的盒飯了。蘭子的釣技術日益長進,幾乎每次他們倆的收獲都是最多的,小周、小王、小鄧一幫釣友都羨慕得不得了。
陰謀得逞
吳亮中年迷上了釣魚,其癡迷的程度非他人可比。左一套右一套漁具自不必說,餌料魚線和各種各樣小藥成堆。步行上下班也隻需要幾分鍾,卻買了車。上下班方便隻是個借口,實際上是為了釣魚方便。在成都釣魚,沒輛車是萬萬不行的。可是太太彩雲反對老公釣魚,整潔的櫥櫃塞滿了亂七八糟的魚竿魚餌。好好的一個陽台,堆滿了釣箱、座椅、太陽傘、帳篷、防潮墊和睡袋之類,簡直像個雜貨鋪。更受不了的是魚護魚箱和釣魚服上那股濃烈的魚腥味兒,怎麼洗也洗不掉,一踏進門就覺得心頭堵得慌。太太懿旨嚴令:唱歌、跳舞、打牌都可以,就是不準再釣魚了。吳亮滿口應承:不釣魚就不釣魚,明天上丹景山風景區踏青賞花去。
丹景山的指路牌一閃而過,一直駛入三岔湖風景區。湖畔金黃的油菜花一片連著一片,襯托著碧玉般的綠葉,讓人賞心悅目。豔麗的桃花從湖畔一片片地漫過山坡,宛若天際的雲霞。潔白淡雅的李花和梨花點綴其間,山山水水一片斑斕。配上蒼翠的鬆柏,婀娜碧綠的竹林倒映在靜謐的湖麵,色彩對比的如此強烈,讓人心曠神怡。微風拂麵而過,空氣中彌漫著陣陣花香,連彩雲也陶醉了。對吳亮說:“你平時就在這麼漂亮的地方釣魚呀?釣魚沒什麼好玩兒的,風景倒是挺不錯。”湖畔的釣魚人三三兩兩,一個穿黃的女子正揮竿往上飛魚,長發飄飄,依稀相識。吳亮道:“可不是相識麼,那是老蕭的夫人小方。”
四個人一碰麵,兩個女人嘰嘰呱呱聊起來沒完。小方遞過魚竿對彩雲笑道:“來玩兒兩竿唄。”彩雲接過魚竿,三次才拋進釣點,浮標紅黃兩色,在盈盈碧水中分外醒目。浮標一點,彩雲的心也隨之一動。小方大聲道:“拉呀!”彩雲揮動魚竿,手上傳來持續顫動的拖拽力量。竿梢一下接一下往下彎,魚線發出動人心魄的“嗚嗚”聲響。魚兒在水麵蹦跳,在空中飛騰,在手中強有力地扭動身體。彩雲的感覺、視覺和神經都和一條普普通通的鯽魚聯係在一起,帶來一連串如此奇妙的難描難畫的快樂感受。彩雲笑靨如花,回頭對吳亮.:“要是把我們的魚竿也帶來就好了。”老蕭笑道:“上次我們拚車,吳哥的魚具就在我車上呢,我們這就去拿。”彩雲對小方笑道:“老吳上次釣魚用你家的車,下次來釣魚用我們的車。哎,老吳,小方這把釣椅樣子別致,坐著也舒服,給我也買一把唄。”吳蕭哥倆的陰謀得逞,對視一眼,擊掌相慶:耶!
兩手抓
郭俊師傅特別喜歡釣魚,似乎所有的事情都沒有釣魚重要。老伴兒也沒有別的業餘愛好,極其熱衷於釣魚。一到周末老倆口就一起謀劃到哪裏釣魚,釣什麼魚,要準備什麼餌料。耳濡目染,兒子女兒也都喜歡釣魚,釣魚常常是全家出動。等女兒結了婚,女婿居然釣魚的癮更大,一到周末所有的話題幾乎都是釣魚。這一家子在釣友中特別出名,出名就出在釣魚的癮一個比一個更大。
女兒生了個大胖小子,周末誰帶孩子成了個難題。郭師母心疼大胖孫子,一家人釣魚,留下來照料孫子的往往是郭師母。釣魚歸來,一家子一邊吃飯一邊聊著當天釣魚的趣事,誰釣的魚有多大,以及釣魚的一些細節。郭師母聽得如同百爪撓心。陽春三月是釣魚的旺季,一家子釣魚的話題也越來越熱鬧,越來越新穎。郭師母終於忍不住了,宣布下個周末輪到你們帶孩子,自己無論如何一定要去釣魚。一家人從星期一討論到星期五,也沒有決定出究竟由誰來帶孩子。郭師母對郭師傅道:“排隊也該輪到你了,我明天去釣魚!女兒不放心:“老爸哪裏會帶孩子,還是我們去釣魚,您隻管在家享受吃魚的快樂豈不是更好?”郭師母不由分說對著女兒發令:“我反正是要釣魚的,你們留下一個來照看看孩子吧。”
早上出發女兒女婿竟背著孩子同行。原來小倆口昨晚為了誰留下帶孩子半天爭執不下,決定帶著孩子釣魚。郭師母心疼大胖外孫,用背簍背著孫子觀戰。孩子玩累了沉沉睡去,郭師母背著孩子也過上了釣魚癮。今天手順,鯽魚連飛,樂得合不上嘴。一條半斤的大鯽魚飛到跟前突然脫鉤,落在草地上,眼看就要蹦回湖裏。郭師母眼明手快,伸出左手一把摁住。誰知用力過勐,身子突然往前一傾,大胖孫子從背簍裏翻身落下。郭師母覺得背上一輕,心知不妙,扔下右手的魚竿一把抓住從肩頭滑落的孫子。幸而郭師母反應快,大胖孫子沒有跌進湖水。右手倒提大胖孫子,左手還牢牢地抓住大鯽魚。文革期間的領導有一句時髦語:一手抓革命,一手抓生產,簡稱“兩手抓”。老夥伴們打趣:郭師母才是“兩手抓”的典範。
做魚湯
周駿的夫人玲子煲的一手好湯,常常令幾個好友垂涎三尺,那廚藝可以和蕭瑞兵的夫人燒的一手好菜媲美。小蕭請客時大家說:走,去蕭哥家喝酒。小周請客大家便說:走,去駿哥家喝湯。小鄧知道周駿在家裏事事都得請示領導,在外麵輕易不敢表態。幾個好朋友起哄:“駿哥有本事請夫人到三岔湖給大家煲一鍋魚湯,現釣現宰現煲湯,那滋味一定絕妙!到晚上我們請你和夫人吃火鍋。”周駿異常幹脆:“這可是你們說的,明天晚上你們把火鍋啤酒準備好吧,我保證明天中午你們喝上玲子做的魚湯。”周駿是大家公認的釣魚高手之一,釣幾條做湯的魚絕對沒問題。問題是玲子不釣魚,能不能請的玲子出山。誰都知道周駿是個模範丈夫,什麼事情都是夫人說了算,這種事情必定要先請示了夫人才敢表態。今天這麼幹脆,難道太陽從西邊出來了?
周駿回家不說要請哥們幾個喝湯的事,夫人向來是不給這種麵子的。隻說是春天來了,三岔湖的風景是如何如何的好,看哪兒都風景如畫。湖畔的野菜是如何如何的多,隨手一撈一大把。玲子最喜歡吃清明菜團子,終於說動夫人出行。找了個既好釣魚又方便停車的地方,先打開車載音響放著玲子喜歡的流行音樂。又在車旁安好釣魚椅讓玲子舒舒服服地坐下。讓玲子閑了聽聽音樂玩玩手機,餓了吃吃零食喝喝飲料,困了後備箱裏還有帳篷。隻等自己釣上魚來,讓玲子好好地露上一手,堵堵幾個哥們兒的嘴。玲子隻對清明菜感興趣,問道:“清明菜在哪裏呢?”周駿隨手往湖畔一指:“那不是嗎?” 坡上坎下,田間地頭,甚至停車的溝邊都長著青幽幽鮮嫩嫩的清明菜,橢圓形的葉片上長滿了短短的白色絨毛,散發著淡淡的清香。和上糯米粉蒸成菜團子,那種特有的馥鬱香氣讓人胃口大增,柔韌滑膩的口感更讓人久久不能忘懷。玲子吩咐道:“你釣你的魚吧,我去采清明菜,晚上給爸媽嚐嚐鮮。”
玲子采了一大包清明菜,探望周駿的魚護,卻隻有一條一兩多的小鯽魚和幾條白鯵兒。三岔湖的魚今天很不給麵子,小半天過去了,還是個準空軍。連玲子都覺得奇怪:你不是回回釣的冰箱都裝不下嗎,今天怎麼啦?周駿也很納悶:“我把酒精爐和鍋都帶來了,可是沒有魚。”正說著,魚竿一揮,釣上來一條白鯵兒。魚兒在空中舞成一團,在陽光下銀一般亮。背景襯托著油菜花的明黃,桃花的粉紅,梨花李花的純白和柏樹的黛綠,周駿的身姿顯得英俊而瀟灑。玲子心情大好,興致勃勃地道:“我來試試,釣條小魚怎麼就那麼讓人著迷。” 玲子是個總裝調試工,出了名的心靈手巧。略加指點就漸入佳境,揮竿釣上來一條大鯽魚,看的周駿呆了。玲子笑道:“發什麼呆,把魚摘下來呀。”玲子手順,鯽魚連飛。周駿摘魚入護,給魚鉤掛紅蟲,續窩遞水,忙得幾乎沒有停的時候。
中午玲子做了一大鍋魚湯,湯色清亮,香氣濃鬱。入口覺得恰到好處的鹹,鹹裏帶著回味的甜,甜裏裹著無與倫比的鮮。那鹹也不太重,甜也不太濃,那鮮和香卻是鋪天蓋地,上抵頭頂,下達胸腹。一口湯下去,渾身舒泰。在野外喝到如此鮮美的靚湯,幾個好友連連稱妙。玲子略帶遺憾:“可惜野外不方便,煎魚不到火候,湯色不夠白。釣魚就地煲湯,還能唿吸新鮮空氣,這項戶外活動挺好玩兒的,下周我們還來三岔湖喝魚湯。”小鄧笑道:“湯我倒是想喝,可是我沒有那麼多銀子請駿哥吃火鍋。”好友們轟然大樂,驚飛了一對白鷺。
釣魚的王哥
小黃是有個性格極其溫柔文靜又賢淑的女子,卻有個俗氣到家,土的掉渣兒的名字:黃春花。家庭不幸,老公抽煙、喝酒、打牌、唱歌、跳舞,五毒俱全,不僅有帥氣的外表,還有著高亢婉轉的歌喉,輕捷瀟灑的舞姿,迷倒了不少輕浮的女子。尤其喜歡走馬燈一般地更換年輕的舞伴,今天挽著長發妞,明天牽著赤發妹,最後傍上了一個水桶腰的富婆。拋家棄子,開上了寶馬車。春花萬念俱灰,辛辛苦苦地拉扯著孩子度日。閨蜜唐燕看她的日子過的過於艱辛,介紹了許多男友,春花都不滿意。想到自己的老公江川老老實實的,除了釣魚,沒有別的愛好,何不在老公的釣友裏找一個呢?老公一聽立馬說:“有啊,王哥就很不錯,沒有一點兒不良嗜好,就是癡迷釣魚。”
王京有一手出色的鉗工技藝,年紀輕輕就當上了技師。可是老婆卻因為他賺的錢少而離開了他,獨居多年未婚。一聽說王京和閨蜜的老公一樣釣魚上癮,春花就動心了。閨蜜的老公結交的大多數都是有釣魚愛好的人,一個個高雅、真誠、質樸,對人對事對工作對家庭都極有責任心,個個都是模範丈夫。一見麵,王哥高挑勻稱的身材,俊秀的臉龐就更加吸引住了春花。可是王哥對重組家庭不熱心:“我隻是個窮工人,沒有錢。”
春花突然對釣魚也入迷了,讓江川幫助購置了釣具。一個女子和大男人出行戶外,總歸有些不便,極力鼓動閨蜜同行。唐燕本來不喜歡釣魚,知道春花一心隻在王哥身上,也一到周末就和老公籌劃釣魚。王哥一直和江川拚車釣魚,今天用我的車,明天用你的車。一到周末,四個人就總在一起釣魚。春花對釣魚一竅不通,少不了處處向江哥王哥請教。江哥不善言辭,還要隨時指點唐燕,幫助春花的責任自然就落在了王哥身上。
王哥釣魚技巧非一般人可比,擇位、調餌、觀標、飛魚都有絕招。野外釣魚不過是為了玩兒,要玩兒的技巧出眾也是需要一點兒天分的。王哥鉗工技術好,其手腦配合的反應速度自然比一般人都快。浮標若調的比較遲鈍,魚兒吸餌的那一瞬間是無法覺察的,隻有當魚兒含餌抬頭或者轉身,浮標才出現上浮或者下沉的動作。隻有調的相當靈敏,浮標才能表現出魚兒吸餌的一瞬間那清晰的一頓。江哥每次都能看出魚兒吸餌的頓口,抓住的卻往往有近半數是浮標下沉的過程。王哥幾乎每次都能準確地抓住魚兒的頓口,連江哥也十分佩服,因此王哥收獲往往比別人都多。
春花原本就聰慧過人,這些小技巧一點就透,十次頓口竟然能抓住六七次。王哥慢慢也喜歡上了這個長發披肩,笑容溫婉,心靈手巧,釣魚專注,手腳勤快,而且廚藝高超的女釣友。一次春花因病沒有釣魚,王哥整天都覺得心緒不寧。開口問唐燕:“春花呢?怎麼沒來釣魚?”唐嫣笑道:“我也不知道,你晚上看看去呀。”晚上王哥帶著幾條大鯽魚去看望春花,兩個人才覺得都已經離不開對方了。唐燕陪春花釣魚不過是權宜之計,不想也釣上了癮,湖畔因此多了兩對垂釣伴侶。
情侶衫
蹇明師傅夫妻倆都喜歡釣魚,自女兒蹇思佳很小的時候就帶著一起出行。因此女兒長大也成了個技藝超群的女釣手。不但喜歡釣魚摸蝦,更喜歡遊泳,幾乎所有的周末都是在在湖畔度過的。蹇師傅的老伴兒看著女兒一天天長大,還是這麼瘋玩兒,漸漸成了一塊心病,對忙著收拾魚具的蹇師傅道:“思佳年紀也老大不小了,還是一天瘋玩兒,你看她的臉曬成什麼啦!”蹇師傅一時摸不著頭腦:“思佳的臉怎麼啦?長癬了麼?”老伴兒說:“一個女孩兒光知道釣魚,臉曬得比你還黑!”蹇師傅這下放心了:“思佳那裏有我黑呀?最健康的皮膚了。”老伴兒啐道:“去,黑成和你一個樣,那還不變成鬼了!那還嫁的出去嗎?”蹇師傅自信地說:“咱的閨女要模樣有模樣,要技術有技術,車間的技術骨幹呢!還愁嫁不出去?你就甭瞎操心了。”
話雖然這樣說,蹇師傅還是托人帶回了兩瓶防曬霜,交給老伴兒:“你和思佳以後出去釣魚都擦點防曬霜。”可是這幾周思佳都不和父母釣魚,而是帶著自己的漁具和閨蜜同行。沒有思佳,老伴兒這幾周都感到送鄰居的魚有點兒不夠了。問思佳到哪兒釣魚,收獲怎麼樣,女兒輕描淡寫地說:“閨蜜們釣的魚少,我都送給她們了。”
星期天蹇師傅倆又是收獲滿滿,心情出奇地好,在歸程的渡船上和老釣友們談笑風生。老友薑師傅打趣道:“找了個乘龍快婿,看把你倆給樂的!”蹇師傅心頭一愣,沒聽說女兒談戀愛呀,哪兒來的女婿?反問道:“你說的誰呀?我怎麼不知道?”薑師傅道:“你收的好徒弟呀,情侶衫都穿上了,還在裝傻。什麼時候請我們喝喜酒啊?”這一說蹇師傅和老伴兒更不明白了。蹇師傅先先後後帶了一大群徒弟,其中也有好幾個技術模樣和秉性都不錯的,可是女兒沒一個喜歡的,難道是暗地裏喜歡,嘴裏不承認?倒要回去問問。情侶衫?女兒這段時間都喜歡穿一件紅底藍花的風衣,可是手底下的徒弟沒有一個穿著一樣的衣服啊。
思佳今天也大獲豐收,喜盈盈地收拾著漁具。老伴兒問風衣是哪兒來的,女兒害羞地低聲淺笑:“這件衣服是吳海出差的時候買的,都穿了快一個月了,才看見呐?我們最近都在一塊兒釣魚呢。”這個吳海蹇師傅也認識,是個新來不到半年的大學生,在研究室當技術員。前段時間在一起釣過魚,看他擇位不太在行,也曾悉心指點了一下,吳海十分客氣地連稱師傅。釣魚也和學手藝一樣,要成為高手是需要一點兒天分的。吳海充滿朝氣,釣魚的悟性挺高,訣竅一點就透,學技術搞科研也一定是個好手,蹇師傅一看就挺喜歡。難怪老薑說是自己的徒弟,原來是釣魚的弟子。這個文靜的小夥子也穿著一件風衣,卻不是紅色而是藍色。和女兒那件區別大了,怎麼成了情侶衫?老伴兒笑眯眯地瞪了蹇師傅一眼:“你沒見吳海的那件風衣款式和思佳完全一樣麼?隻不過是藍底紅花罷了。”蹇師傅帶徒弟無數,相信隻要癡迷釣魚的年輕人就不會有什麼不良嗜好。對女兒說:“下周叫上吳海跟我們一塊兒釣魚唄。”
本文轉自海峽釣魚論壇 作者 江小魚
請默默點關注,不花錢~
享受釣魚的快感,分享釣魚的快樂
享釣魚,享心情
最後更新:2017-10-08 05:1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