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4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3800億可轉債在路上:審核趨嚴 零成本打新收益或下降

可轉債市場迎來了新一輪風潮。

據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初至今, A股已有129家公司發布可轉債預案,擬募集資金超過3800億元。其中,至少85家公司已進入證監會審核名單。

“依當前情形看,如果後續沒有對可轉債進行更多的監管限製,上市公司青睞轉債的程度將日益上升。”中信建投證券宏觀債券首席分析師黃文濤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90年代便誕生,一直徘徊在A股再融資市場的邊緣,可轉債這一“小眾”融資工具是否迎來主流化機遇?

多利好助推轉債井噴

9月26日,第一隻“打新”可轉債雨虹轉債申購結果出爐,盡管中簽率創下新低,但“零成本”信用申購迅速吸引了大批個人投資者,市場對可轉債的關注度飆升。

實際上,再融資新規才是激活可轉債市場的第一推手。2月17日,證監會修訂再融資相關規定,從定價規則、融資規模、頻率等多方麵對定增融資進行限製。自定增發行受到限製,部分上市公司便把目光投向可轉債。

在一定程度上,可轉債確實受到了“綠燈”照顧。新規對可轉債、優先股、創業板小額快速融資等並未作出間隔18個月等規定。

今年3月,滬深兩市可轉債預案勐增至15起,超過去年A股全年推出的可轉債預案總和。此前2個月,僅有2家公司發布可轉債預案。

3月14日,長江證券率先拋出新規後市場首單可轉債預案,隨後陸續有公司調整再融資方案。5月3日,水晶光電凱發電氣雙雙宣布放棄定增,同時擬發行可轉債。5月中旬,海翔藥業雪迪龍也相繼終止原定增計劃,改道“可轉債”。公告原因皆指向資本市場監管政策、市場環境等因素發生變化。

此後可轉債持續擴容,僅8月份就新增可轉債預案26起。

回過頭看,5月27日頒布的減持新規亦是此輪可轉債升溫的催化劑。新規中,定增減持被納入監管。至此,定增從發行到退出均受到較多限製。

由於可轉債兼具了低息融資與轉股期權的功能,不失為上市公司再融資的備選方案。不過,華創證券債券分析師王文歡認為,可轉債在規模上與定增融資不在一個量級,且對公司門檻有要求,暫時還替代不了定增,隻能作為再融資的輔助手段。

銀行成轉債發行大戶

從發行方看,可轉債融資多見於資產負債率較低,規模較大的少數行業。梳理今年推出的可轉債預案,發行主體已覆蓋電子、傳媒、服裝紡織、家用電器等20多個行業。

其中,電子、化工、建築裝飾行業公司總數居前,分別為14家、13家、13家。值得一提的是,名單中不乏蘋果產業鏈公司藍思科技科森科技,LED小間距公司洲明科技等熱門概念股。

“公司再融資的初衷是鞏固在小間距領域的優勢地位,快速進行新一輪擴產,以及快速並購景觀照明領域的優勢企業。當前市場競爭激烈,公司選擇可轉債融資方式主要因為相對快捷、方便。”洲明科技董事長林洺鋒向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表示。

可轉債擴容不僅體現在數量上,同時超大體量融資方案頻出。從預案規模看,上市銀行擬融資力度最大。今年以來,已有9家上市銀行發布可轉債預案。其中,民生銀行浦發銀行平安銀行寧波銀行擬募資金額分別達500億元、500億元、260億元、100億元。

上市銀行為何會成為轉債“發行大戶”?“近年來監管趨嚴,對銀行的資本約束提升,導致銀行特別是受監管調整更大的中小銀行的資本補血需求普遍提升。但不同的工具所補充的資本類別以及限製都不一樣。轉債轉股後可補充核心一級資本,這是IPO、定增方式以外的能補充核心一級資本的工具,今年再融資新規對定增監管趨嚴,因而上市銀行轉而更青睞發行可轉債。” 黃文濤告訴記者。

審批加速但審核未鬆動

11月6日,蒙草生態可轉債申請遭到證監會否決,這是近年第一例被否的可轉債預案。100%的過會率被打破,這是否意味著可轉債審核風向正在起變化?

近期,可轉債審核節奏明顯加快。9月5日、19日、20日、27日,分別有1家上會,9月28日6家,10月27日5家。進入11月,僅兩個工作日就有9家公司密集上會。其中,11月3日4家,11月6日5家(蒙草生態未過會).

從可轉債發行流程看,近期獲證監會核準的公司中,藍思科技獲批速度最快。公司5月17日公告發行可轉債,募資不超過48億,主要用於消費電子產品外觀防護玻璃建設項目以及視窗防護玻璃建設項目。9月20日,公司可轉債項目過會,11月6日收到證監會批複。

從審核情況看,發審委對可轉債項目反饋的問題越來越細致。如11月6日上會的5家公司中,內蒙華電吉視傳媒中航電子、蒙草生態均受到監管問詢,涉及問題包括部分財務指標下滑、發行人關聯交易情況等多方麵。

11月3日的發審委審核會議上,海利得還被詢問去年11月發生的“2死3傷”安全事故,說明事故原因是否調查清楚、事故影響是否消除、整改驗收是否完成;以及石塑地板業務毛利率大幅高於同行、單一客戶依賴情況等。

眾興菌業在9月28日上會時被要求說明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的消化問題,以及前幾次募投項目變更的原因及合規性。

蒙草生態是近期遭遇發審委提問最多的公司。在黃文濤看來,監管層對蒙草生態的存疑焦點主要集中在蒙草生態曆次募投項目執行與原計劃不符、以及本次募投PPP項目的風險,同時蒙草生態本身賬麵借款餘額占淨資產比例已達45%,風險的確較大。

“在當下的大背景下,對漏洞的填補、對風險的管控等監管都是大趨勢。這樣的監管其實更有利於優質轉債的上市。”黃文濤說。

申購戶數勐增中簽率驟降

如果說監管層對定增、減持等監管加碼,拉開了可轉債供給端增長的大幕,而網上信用申購的放開則直接啟動了需求方的大擴容。

據統計,截至11月8日,已有東方雨虹林洋能源隆基股份新時達小康股份久立特材等6隻轉債實施了信用申購。

綜合來看,這5隻轉債主要是向原股東實施配售,網上向社會公眾投資者發行的轉債比例不高,都在30%以下。目前網上申購有效戶數處於上升態勢,近幾次申購戶數都在500萬戶以上。相應的,轉債網上中簽率也維持低位,目前最低的中簽率依然是雨虹轉債0.0013%。

對於未來中簽率的變化,多數受訪分析師表示會繼續下降。“看看現在打新股的戶數有多少,就可以看到轉債市場打新的差距。”興業證券債券分析師左大勇表示,網上申購可轉債的戶數上升到千萬以上也不奇怪。

不過,王文歡略有不同看法:“中簽率短期再度下降空間不大。”他認為,可轉債“打新”收益遠不如股票,而且隨著中簽率持續低位,投資者進行網上申購的熱情會逐漸降低。考慮到近期發行可轉債的公司基本麵普遍亮麗,如果未來基本麵下降,可轉債中簽率還有抬升可能。

對於轉債首日20%以上的漲幅能否維係,分析師則普遍不太樂觀。王文歡預計多數轉債首日都不會上漲超20%。他表示,對於正股基本麵較好的轉債,預計首日上漲15%-20%是合理區間,基本麵較差的轉債,可能在10%或以下。分析師們同時認為,可轉債上市首日破發的概率很小。

“總體上,可轉債首日破發可能性非常小,但首日及其後漲幅難以保持那麼高。轉債新券供應放量下,新券上市估值定位將更為合理化,更看正股表現預期而非因稀缺搶籌而給予過高溢價。”黃文濤如此認為。

對於當前轉債二級市場,分析師也紛紛持謹慎觀點。左大勇指出,從上交所公布的10月持有人結構來看,基金和保險10月延續9月的減倉行為,而10月並沒有新券上市或老券轉股。主流機構的減倉與10月的行情結合起來看,機構對市場偏悲觀的預期顯現。他認為,就短期而言,盡管轉債經曆了不小的調整,但考慮到轉債供給壓力在即,而市場剛性的承接力量不足,加上轉債估值不便宜,建議投資者等待更好的介入時點。

(原標題:3800億可轉債在路上:審核趨嚴 零成本打新收益或下降)

最後更新:2017-11-09 05:48:37

  上一篇:go 美國銀行股普遍收跌 但高盛收漲幫助道指創新高
  下一篇:go 美債收益率走高 投資者調整倉位以應對本周國債和企業債拍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