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李白的這首詩,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寫出讓遊子們共鳴的思鄉之情

對於古代的士大夫、詩人來說,若想有所成績,必然要遠走他鄉。或為求官,或為求財,或為名利雙收,都需要到更富庶之地。

而在古代極不發達的交通與通信條件下,很多人一走就是幾十年,很多人自離鄉之後,都再也沒有回來。

古代思鄉詩很多

而在外地的他們,若誌得意滿還能掩蓋離鄉千裏的鄉愁;若非如此,內心的羈旅思鄉之痛就會顯得格外強烈。由此就會產生很多的羈旅思鄉詩,寫出了他們對於故鄉最原始、最純粹的思念。

詩仙李白也不意外。

詩仙李白

對於李白的思鄉詩,我們了解最多的,就是我們蒙學階段所接觸的那首《靜夜思》。五言絕句,明白如話卻意境深遠,給我們的內心種下了唐詩的種子。除此之外,李白還有一首七絕思鄉詩,同樣精彩絕倫,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寫出了讓遊子們共鳴的思鄉之情。且看: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這首詩的題目是《春夜洛城聞笛》,帶有典型的李白創作的風格,入選過很多版本的中學語文教材。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意思是是誰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發出悠揚的笛聲。隨著春風飄揚,傳遍洛陽全城。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意思是,就在今夜的曲中,聽到故鄉的《折楊柳》,哪個人的思鄉之情不會因此而油然而生呢?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題中的"洛城"就直接點出是詩人客居在洛陽,"春夜"寫出了詩人當時的時間。起句“誰家玉笛暗飛聲”,直接寫出笛聲,但是卻賦予笛聲明確的主動性,不說是自己聽出,卻寫笛聲暗飛以至於入耳,帶有明顯的太白風格。

李白·思鄉詩

第二句,“散入春風滿洛城”,很好的展現出了詩人寫詩喜好用誇張的特點。寫笛聲與春風融入一起,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就像一張大網,先是勾起洛城之人的思鄉情,後將整個洛城思鄉的人一下子蓋住。

第三句,“此夜曲中聞折柳”,漫漫春夜,詩人聽到曲中的折柳意味,內心不免感傷。古人折柳送別,詩人此時也想到離家時與親人告別的場景。

鄉愁

所以接下來第四句,詩人直接感慨:“何人不起故園情”,在這樣的笛聲當中,又有誰沒有想起自己的家鄉呢?

詩人雖然思鄉,但是詩中卻完全沒有寫到自己。寫笛聲,是笛聲暗飛,自己是被動聽到;寫思鄉,卻寫“何人不起”,包括自己卻又不寫自己。

思鄉詩的七絕

所以很多評論者認為,這首短短的一首七言絕句,倒頗能顯現李太白的風格特點,即藝術表現上的主觀傾向。

當是時,詩人在洛城,距離故鄉有千裏之遙。他二十多歲就離家東遊,後長期居住湖北、山東,春夜聞笛《折楊柳》曲,觸發深長的鄉思當是再自然不過的了。因此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千百年來在旅人遊子心中引發強烈的共鳴。

本文圖片全部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係作者刪除。

最後更新:2017-11-07 09:12:46

  上一篇:go 差距,楊紫生日秦俊傑情話祝福,吳奇隆生日,劉詩詩微博都沒更新!
  下一篇:go 娛樂圈寫得一手好字的明星,謝娜用實力證明自己不隻是個“笑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