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0 返回首頁    go 人物


H股遭遇滑鐵盧 A股能否趁勢反擊

午後14點30分,上演大跳水,香港股市從開盤飄紅上漲到收盤大幅翻綠,截止收盤恒生指數大跌1.92%,報收28159.09點,創下2016年11月9日以來單日最大跌幅。

自去年12月28日恒指創下21488.82點的近期低點之後,H股一路突飛勐進,今年以來最大漲幅已經超過35%,成功達到2007年以來新高。

一路狂奔之後,H股遭遇滑鐵盧,創下近一年來的最大跌幅。無獨有偶,19日歐洲股市紛紛低開,截至北京時間19日晚上22點,歐洲四大股指富時100、法CAC40、德DAX和歐洲50指均盤中翻綠。

今年以來,全球外盤股市一路高歌勐進,歐洲、日本、香港與美國四大股市連番上演“衝高登頂”的好戲,美國三大股指道瓊斯工業、納斯達克和標準普爾500等更是不斷創出曆史新高。

由此,引發諸多業內人士對於全球股市巨大泡沫的擔憂。如今,香港股市突然大跌,會不會成為壓垮全球金融市場泡沫的最後一根稻草?未來也許時間會檢驗這一切。

反觀內地A股,雖然今年以來略有增長,但是在全球眾多“績優生”麵前,黯然失色且乏善可陳。

毋容置疑,全球外圍股市的大漲,搶占A股很多風頭,導致全球諸多投資與投機資金流入這些股票市場,特別是H股的暴漲更是讓內地南下資金勐增,從而引發A股市場的嚴重“失血”。9月初以來國內外諸多利好消息的刺激之下,滬深兩市“融資融券”兩融餘額屢次衝高,卻始終無法翻越1萬億元大山,便是最好的明證。

如此之下,依靠場內存量資金的博弈,勢必形成拉鋸之勢,近期以來大盤已經在3350點上下連續震蕩,長達兩個月之久。“問泉哪得清如許,唯有源頭活水來”。新增入場資金,形成鯰魚效應,同時示範效應,讓更多的場外資金跑步進場,是A股複蘇必由之路。

從基本麵上看:近期央行、財政部、商務部與國家統計局等部委公布的金融、財政、外貿、經濟等數據均顯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觸底反彈趨勢明顯,宏觀經濟與金融基本麵支撐A股市場有進一步向上動能。

從技術麵上看:2015年股災以來,諸多估值較高的板塊開始深度調整,不少高價股更是輪番下跌,大幅腰斬,整體上A股全部股票估值已經處於合理區間(其中:滬市平均加權估值為,深市滬市平均加權估值為,),不少板塊更是處於曆史低位,股價、市盈率與市淨率等指標均是價值窪地,存在較大反彈向上空間。

從資金麵上看:本周以來,央行連續三日開展逆回購操作,實施大額淨投放,為市場注入流動性。

從市場情緒看:目前因為重要會議召開,諸多機構與散戶從國慶節前業已開始減倉觀望,等待會議後重大政策出台落地,因而近期成交量均較前段時間有明顯下滑,整體呈現不慍不火狀態。

從消息麵上看:近期五年一度的重大會議召開、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後首次訪華以及年底央企改革的收官之戰均是重大利好事件,市場樂觀情緒有望進一步帶動,資金搶籌相關焦點板塊也是一觸即發。

雖然H股與A股唇齒相依,但是今年以來A股和H股市場表現卻相差迥異,固然H股市場得以於新興經濟體大幅資金湧入推高,但是更是得益於占據H股市場半壁江山的內地藍籌股業績靚麗表現。

H股市場衝高回落,帶動全球外圍多數股市的回調,對於A股來說是挑戰,更是機會。

展望2017年最後50個交易日,預計美股、H股、日本股市與歐洲股市等將會開展新一輪回調,因而A股具有後發優勢,將會充分吸納外圍股市逢高減倉後的增量資金,形成鯰魚效應,盤活場內資金,帶動場外資金,開啟新一輪上升征程。

最後更新:2017-10-20 23:58:11

  上一篇:go A股大消息:下周殺跌才會帶來爆賺機會!
  下一篇:go 大盤下周掀漲停潮,社保基金618億增持再增持,散戶100%不要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