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0
人物
比特币的罪与涨
经历了前几日的震荡,上周五比特币盘中交易价突破6000美元心理关口,创纪录新高,日内涨逾5%,今年以来涨约六倍。市值逼近千亿美元,超过高盛。稍早有媒体调查显示,半数受访者预计比特币可能升破1万美元。
比特币到底是旁氏骗局还是未来的货币,众说纷纭。
看好比特币最常规的说法是货币去中心化发行和交易前途无量,还有就是货币超发论,最不济的也能搬出大型金融机构把杠杆带入币圈的故事。看空的则表示国家绝不会允许货币发行权旁落比特币,因此早晚会将其禁止。
大橙君认为上述评论没有直击要害,思索良久,在此提出一个比特币价值的思维框架,旨在突出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这个思维框架包含四个方面:
比特币的边际成本
虽然比特币的最大总量是有上限的,但很多有限的自然资源的长期价格涨幅跟通胀相比并不显着,比如石油价格现在跟十几年前差不多,考虑通胀后的价格跟20世纪80年代也没涨多少。
红色为考虑通胀的价格,黑色为历史上实际成交价格而据瑞信研究,一些资源(比如铜)过去一个世纪剔除通胀的价格甚至是下降的。
比特币不同之处在于,新挖一个比特币的边际成本是持续快速上升的。
比特币在过去两年里的采掘成本上升将近10倍,据估计,截止2017年9月18日,每个比特币的生产成本高达2800美元,而且只会越来越高。
庞大交易需求提供持续支持
我们耳熟能详的投机泡沫,比如美国上世纪90年代末的互联网泡沫,长得是这样的:
如果比特币仅仅是限量发行,没有任何交易价值,而比特币与上述的投机泡沫(以及小浣熊卡片)不一样之处就在于其有庞大的真实交易需求,从这个角度而言,比特币有源源不断的资金愿意接盘,能避免像投机泡沫那样大起大落。
比特币潜在的交易需求从何而来呢?主要包括合规和不合规的交易需求。
经常被忽视的是,高通胀发展中国家的居民有潜在动力使用比特币,且在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进行交易的成本往往也较高。在发达国家通胀率长期低迷在1-2%的今天,如果把通胀率超过5%的国家定义为高通胀的国家,这些国家的GDP总额(也就是一年商品和服务换手的金额)也能达到6万亿美元。
美国过去50年表现最好的股票居然是"罪恶"的烟草股Phillip Morris(现为Altria,奥驰亚),如果1968年投入1美元购买Altria ,持有到2015年的回报是6638美元,为同期美股第一,同期投资标普500指数的回报只有87美元。
如果在1900年投资烟草股1美元,持有到2010年的回报将是更惊人的630万美元。押注比特币,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押注上述那些不太光彩的交易需求将长久存在并且逐渐转移到比特币。
比特币总价值规模并不大
截止2017年10月19日共有约1660万比特币发行在外,总价值不到1000亿美元。
如果未来上述合规和不合规的交易需求转向了比特币,那可以用一个中等发达国家的货币量来模拟比特币的价值。下图是一些中等发国家的经济总量和货币总量,可见比特币总价相比其潜在交易使用场景,以及对标的中等发达国家经济总量,还在一个几乎看不见的位置。
国家的态度
前述三个因素是有利于比特币进一步发展的核心要素,而各国最近的态度则对比特币的未来蒙上了了阴影。
近期各国也相应出台了打压比特币的政策。从中国禁止交易,到欧美收紧ICO,到俄罗斯传言考虑取缔,到韩国考虑予以征税。目前各国对比特币主要停留在监管上,而非一棒子打死,也许是因为比特币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功能:去美元化!
总之,在比特币生产成本持续上升,万亿应用场景的交易需求提供持续支持的背景下,国家的态度成为了关键。如果各国合力围剿比特币,从技术上阻止交易,那比特币可能会归零;而如果各国只是监管、征税,那比特币的回报也许将和美国的烟草牛股媲美,这也就是比特币的罪与涨。
最后更新:2017-10-25 11:37:13
上一篇:
阿联酋央行行长:比特币很容易被用于洗钱
下一篇:
比特币是投资泡沫?不!他是金融交易的异类信用系统体系!
硅谷大佬:比特币既像黄金又安全 被低估巨大潜力
比特币价格冲击6000美元后转跌 5700美元或成价格支撑
巴菲特:比特币是真正的泡沫,它无法创造价值
比特币场外交易监测报告:场外交易份额从5%上升至20%
国家互金专委会发布《比特币场外交易监测报告:三家场外平台两周交易额达6.8亿元》
共享晚报:巴菲特狠批比特币,称其为真正泡沫;PayPal联合创始人:比特币像一种储备货币;穆迪报告:区块链和加密货币威胁遥远可期
比特币买房成为现实,纽约、迪拜等5大城市开创先河
比特币逆势上扬后,骗子伪装成银行想空手套白狼!
比特币价格不像郁金香狂热的5个原因
众多“专家”看空比特币,比特币真的是“泡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