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6
人物
信通院总工程师:新工业革命的核心是数据驱动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表示,大数据技术已经互联网企业、金融行业、电信企业得到应用,未来将更多和实体经济融合,新工业革命,或工业4.0,其核心都是数据驱动。
余晓晖在14日的2018年ICT深度观察大型报告会上接受中新网记者专访说,互联网企业、金融企业、电信企业在过去几年中率先使用大数据,他们本身就拥有很多数据,对数据也非常敏感,尤其互联网企业用大数据做精准营销、电子商务、广告推送等,已经十分成熟。
“现在很重要的趋势是工业互联网,包括整个全球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发展很快”,余晓晖认为,信息技术和实体经济各部门融合之后形成智能化变革,这个变革的核心是数据驱动。这一点,已经越来越清晰。“过去有观点认为工业4.0是机器人的使用或自动化,但实际上,新工业革命或工业4.0主要是数据驱动的生产力变革”。
在中国的大数据战略中,尤其强调大数据和实体经济融合。在工业领域,中国已经提出工业互联网“三步走”目标。余晓晖介绍,工业互联网有三大体系,网络体系、平台体系和安全体系。与美国、欧洲、日本比,中国工厂的网络化改造没有完成,面临的任务更重。平台方面,中国比国际上起步晚两三年,但现在发展势头很好,在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和智能制造方面发挥很重要的作用。而在安全方面,中国和国际上一样面临挑战。
余晓晖认为,中国发展大数据,一个优势就是数据多,场景多元。由于计算能力和感知能力的提升,工业互联网里会形成更多传感器应用、物联网应用和更多数据连接,数字化以后,通过数据改变生产流程、营销模式和商业模式。
算法是大数据的核心。余晓晖认为,近几年由于互联网的发展,中国数据挖掘技术已经有了很大进步。此外,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学习算法非常重要,中国需要花大力气去做。
在数据开放和数据安全层面,余晓晖认为未来仍有许多工作需要去推进,如政府数据的开放、相关制度保障、数据交易规则、数据确权等。余晓晖说,中国发展大数据有些条件和技术已经具备,但在制度保障上,如何在保护数据安全、个人隐私和挖掘释放数据潜力之间做到平衡,目前全世界都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解决问题的框架,仍然需要探索。
最后更新:2017-12-15 10: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