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5
人物
2018年PPI全年上漲幅度或低於4%
2017年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轉降為升,出現較大幅度上漲。統計數據顯示,今年1月份至10月份平均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同比上漲6.5%。預計全年PPI指數上漲幅度將超過5%,結束了連續數年的下降局麵。
2017年中國PPI指數所以較大幅度上漲:首先是需求較為旺盛。據統計,今年前三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6.9%,比上年同期加快0.2個百分點。重要經濟指標中,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6.7%,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0.7個百分點;全國貨物貿易出口值(人民幣)同比增長12.4%,也比去年同期大幅提速,由此提供了需求旺盛環境。其次是生產成本提高。2017年1月份—10月份平均,全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同比上漲8.4%,高出同期出廠價格漲幅近2個百分點,而原材料等購進價格的更快上漲,當然要求企業出廠價格相應揚升。
還必須指出的是,2017年中國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的主要推動力量,則來自於大宗商品價格的強勁上漲,尤其是進口價格的強勁上漲。這是因為,大宗商品作為企業生產最基礎的原材料和燃料動力,構成了幾乎所有生產企業的最重要成本,構成了其出廠價格重要組成部分。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7年10月份,中國大宗商品價格綜合指數(CCPI)比去年同期上漲17.9%,比今年初上漲4.5%。重要大宗商品類別中,鋼鐵類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46%,比今年初上漲16.5%;有色類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33%,比今年初上漲19.4%;能源類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22%,比今年初上漲5.9%;礦產類價格比去年同期上漲18.4%,比今年初下降8.4%。而國內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又在很大程度上因為境外進口成本提高的推動。
由此可見,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上漲的邏輯關係在於:正是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才推動了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而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上漲,又推動其出廠價格上漲,即PPI指數的揚升。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是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上漲源頭。
展望2018年中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趨勢,預計將會出現漲幅回落。如不發生大的意外情況,全年上漲幅度將低於4%,呈現既不通縮,又不嚴重通脹的較為理想狀態。
新一年內全國PPI漲幅所以趨向回落,主要依據有兩個:一是其源頭動力衰減——大宗商品價格漲幅率先回落。市場監測數據顯示,2016年12月份全國大宗商品指數比當年初上漲56%,2017年10月份又比去年同期上漲18%。這就使得礦石、金屬、油氣、橡膠等大宗商品價位有了很大提升,難以再次演繹前兩年的價格漲幅,有些商品價格還有可能出現下降。預計2018年全國大宗商品價格總指數(CCPI)漲幅在8%以內,對比2017年價格漲幅已經腰斬還多。重要大宗商品類別中,鋼鐵類、有色金屬類、礦產類、能源類等價格漲幅一般不會超過5%;油料類和牲畜類價格漲幅會更低一些。從近些年國內大宗商品價格(CCPI)與PPI的對應關係來看,如果2018年全國大宗商品價格指數漲幅不超過5%,同期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漲幅就不會高於4%,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漲幅亦不會在3%以上。
二是對比基數影響。畢竟經過一段時期的持續上漲,全國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偏低狀況已經修複,達到了一個相對高位,這就使得新一年內的同比上漲空間大為壓縮。比如今年10月份全國螺紋鋼出廠價格普遍超過3500元/噸,同比上漲3成以上。如果明年實現同樣漲幅,其出廠價格就要提高至4500元/噸。同樣,今年10月份全國鋼鐵企業鐵礦砂進口平均噸價已經達到489元,同比上漲36%。如果明年實現同樣的購進價格漲幅,其進口均價也要提高至665元,而從目前情況推測,這種局麵很難出現,其他行業的出廠價格也都應當如此。
2018年中國PPI漲幅趨向回落,相應也會抑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CPI)上漲水平。畢竟在某種意義上,是商品的出廠價格決定其市場銷售價格。因此,即便新一年內CPI指數出現滯後性補漲,價格漲幅逆向擴大,但因為其上遊出廠價格漲幅回落的壓製,也漲不到哪裏去。預計全年CPI漲幅將在2%以內。
2018年中國PPI漲幅趨向回落,進入一個更加安全的區間,這就提供了宏觀經濟增長的良好環境。新一年內中國貨幣政策可以與美聯儲保持適當距離,實施中性偏向寬鬆的貨幣政策,同時繼續積極財政政策,大力度推動國內經濟短板領域基建投資,加大國民收入中的工資與福利性開支,為經濟增長提供動力。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2018年中國PPI漲幅趨回落,勢必引發全國工業企業實現利潤水平增速的回落。據統計,2017年1月份—9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5846億元,同比增長22.8%。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39個行業利潤總額同比增加。其中,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7.2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1.2倍,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47.1%,石油和天然氣開采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一般而言,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產品價格水平決定其行業盈利水平。隨著諸多領域商品出廠價格漲幅的回落,新一年內全國工業企業的利潤增幅,也將隨之回落。加之對比基數提高的影響,有些行業的利潤增速有可能斷崖式滑落,甚至負增長。預計2018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增幅難以超過10%,比2017年實現利潤增速回落10個百分點以上,尤其是2017年成倍數增長的采礦業、煤炭業、鋼鐵業等行業實現利潤增速,將急劇回落至20%以內。
(原標題:2018年PPI全年上漲幅度或低於4%)
最後更新:2017-12-02 15: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