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29 返回首頁    go 人物


刷臉開機 有爭議才夠美(附股)

相較於AI芯片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入場券”地位基本達成共識,各行業巨頭紛紛搶灘的現狀,基於“人臉識別”技術的“刷臉開機”應用則頗受爭議。

華為新發布的Mate 10係列手機沒有采用類似於蘋果iPhone X人臉識別的Face ID技術,依然是傳統指紋識別開機模式。但據外媒報道,其已經和國外機器視覺技術翹楚如Chronocam等簽署了協議,這些公司會和華為一起研發並提供3D人臉識別技術等。除華為外,三星、高通、小米等企業也正在該領域進行布局。

為何巨頭們會如此青睞“刷臉開機”應用呢?從用戶層麵來講,“刷臉”過程快速而簡便,無需接觸、受環境影響小;從技術層麵講,“人臉識別”技術涉及到的鏡頭和傳感器等硬件基礎相對完善,且信息采集方便,可擴展性也比較好;此外,“人臉識別”技術的應用,在“虛擬現實”、“增強現實”高速發展不斷滲透各類消費電子包括手機的當前,是智能手機必須也必然要突破的一個點。也就是說,“刷臉開機”的應用,其實是巨頭們的順勢之選。

不過,如題所述,基於“人臉識別”的各種“刷臉”應用在“安全”問題上一直飽受爭議。這種爭議圍繞兩個方麵,其一是技術風險,即技術上能否有效鑒別複製、仿冒的“假臉”;其二是道德風險,當個人所有信息都與人臉信息掛鉤後,一旦出現個人信息泄密事件,那由此帶來的損失將不可限量。技術上看,雖然蘋果Face ID白皮書顯示,其識別人臉的技術能夠識別出高仿真的3D麵具等,且蘋果承諾,機主個人信息會永遠存儲在個人手機的安全密碼芯片上,不經過機主允許不會傳送到別的任何地方。但顯然,這不足以化解人們的擔憂。

然而人類每每在對未知的恐懼中,探索出解決之法,最終實現技術與社會的進步。所以,我們認為“人臉識別”的種種“爭議”,並不會影響其發展進程。從投資角度看,智能手機“刷臉開機”應用涉及到攝像頭、傳感器、後端算法等各種環節,目前看進入到蘋果相關產業鏈的公司有水晶光電歐菲光等。

(原標題:刷臉開機,有爭議才夠美)

最後更新:2017-10-22 21:49:06

  上一篇:go 超訊通信:董監高及核心人員增持1.07%股份 完成增持計劃
  下一篇:go 神州長城:前三季度淨利4.1億元 同比增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