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2
人物
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美味佳果,万寿果
我国是世界花果之乡,美味佳果,不胜枚举。但要说起奇来,恐怕要数拐枣了。拐枣的“果实”,其貌不扬,也没有美丽的色泽,而是棕灰色的,像弯弯曲曲的棒状物,有如筷子般粗细。没吃过它的人绝不认为它竟可以吃,以至不屑一顾。可是当你放在嘴里细嚼慢咽后,才觉得是如此甘甜,真有点像葡萄干呢!
拐枣,别名:万寿果、 俅江枳椇、鸡爪连、金钩梨、 拐枣儿、臭杞子、鸡爪子、龙爪、弯捞捞、蜜爪爪等, 鼠李科 、 枳椇属 。
生于海拔2100米以下的开旷地、山坡林缘或 疏林中;庭院宅旁常有栽培。 拐枣适应环境能力较强,抗旱,耐寒,又耐较瘠薄的土壤。它喜欢阳光,多生长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 沟谷、 溪边、路旁或较潮湿的山坡丘陵。常与其它常绿、落叶阔叶树种混生。如土壤深厚肥沃、潮湿,能迅速生长。
分布 陕西、甘肃陇南、江西、安徽、 浙江、广东、 福建、湖北、 湖南、广西、 四川、贵州、 云南等省
高大乔木,高10-25米;小枝褐色或黑紫色,被棕褐色短柔毛或无毛,有明 显白色的皮孔。叶互生,厚纸质至纸质,宽卵形、椭圆状卵形或心形,长8-17厘米,宽6-12厘米,顶端长渐尖或短渐尖,基部截形或心形,稀近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常具整齐浅而钝的细锯 齿,上部或近顶端的叶有不明显的齿,稀近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沿脉或脉腋常被短柔毛或 无毛;叶柄长2-5厘米,无毛。二歧式聚伞圆锥花序,顶生和腋生,被棕色短柔毛;花两性,直径5-6.5毫米;萼片具网状脉或纵条纹,无毛,长1.9-2.2毫米,宽1.3-2毫米;花瓣椭圆状匙形,长2-2.2毫米,宽1.6-2毫米,具短爪;花盘被柔毛;花柱半裂,稀浅裂或深裂,长1.7-2.1毫米,无毛。浆果状核果近球形,直径5-6.5毫米,无毛,成熟时黄褐色或棕褐色;果序轴明显膨大;种子暗褐色或黑紫色,直径3.2-4.5毫米。花期5-7月,果期8-10月。
落叶 乔木,高达10米多;嫩枝、幼叶背面、 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叶片椭圆状 卵形、宽卵形或心状卵形,长8—16厘米,
拐枣宽6—11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不对称,边缘有细锯齿,表面无毛,背面沿叶脉或脉间有柔毛。两义式聚伞花序顶生和腋生;花小,黄绿色,直径约4.5毫米;花瓣扁圆形;花柱常裂至中部或深裂。果柄肉质,扭曲,红褐色;果实近球形,无毛,直径约7毫米,灰褐色。花期6月,果期8—10月。
果实形态似万字符“卍”,故称万寿果, 果柄含多量 葡萄糖和 苹果酸钾,经霜后甜,可生食或酿酒,俗称“拐角”;木材 硬度适中,纹理美,供建筑及制 家具和美术工艺品等的用材。。果实形态似万字符,故称其树为万寿果树。果实熟透可生吃,果肉多浆,无果核,种子裸露在果肉之外,味浆甜略有甘涩,亦可做汤,汤味独特醇香。
我们吃的拐枣其实并非它的果实,而是它肥厚的果柄。其真正的果实是球形的,大如豌豆,坚硬而干燥,如果把果实剖开,可见里面有3个小室,每一室内镶着1枚种子。每当深秋,拐枣成熟之时,你只要用力摇一下树,拐枣就会像雨一样落下来,当地农民也常常一串串采下来,晾干后,拿到市场上出售,就像某些地区卖醋柳一样,极受孩子们欢迎。
价值:
拐枣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据科研部门分析测定,其肉质果梗中含蔗糖24%、葡萄糖9.5%、果糖7.92%。风味颇佳,可作为生食果品。因而有“糖果树”的盛名,又有“鸡爪梨”、“甜半夜”之雅称。此外,还含有丰富的有机酸、苹果酸钾等无机盐类。含有多种维生素和18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还含铁、磷、钙、铜、锰、锌等营养微量元素和一些生物碱。每百克拐枣肉质梗含粗脂肪74毫克、粗蛋白3.07毫克、总酸345.8毫克、维生素C16.29毫克。是一种很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果类资源。
拐枣树的经济价值不小,其肥大的果柄干后含糖量可达47%,因而有“糖果树”的盛名。除生食之外,尚可酿酒。其木材坚固,纹理美观,可用来做乐器、家具以及诸如精致的木匣等工艺品。在中医上,其种子人药,有清热、利尿解酒毒之功效。其树皮、木汁及叶也可供药用。此外,拐枣的树形优美,叶大荫浓,也是良好的庭园观赏绿化树木。
拐枣具有医用价值,可治疗多种疾病。其果梗、果实、种子、叶及根等均可入药,中药称其果实为枳棋子。其药用最早见于《唐本草》。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味甘、性平、无毒,有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同蜂蜜”,是糖尿病患者的理想果品。“其枝、叶,止呕逆,解酒毒,辟虫毒”。拐枣果梗酿制的“拐枣白酒”,性热,有活血、散瘀、去湿、平喘等功效。
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们都对拐枣树有浓厚的兴趣。苏联有一位学者曾对拐枣树做过不少研究,他认为拐枣在地球上已经有了500万~1000万年的历史,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
陕南秦巴山区是拐枣的密集分布区,资源十分丰富,不仅有许多人工栽培拐枣,而且还生长着许多野生拐枣。由此推断,秦巴山区可能是拐枣的原产地之一。拐枣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大特产,这里不仅资源丰富,而且产量多,果品大,质量优,味道佳,其含糖量要比别处产的高2%~3%。其品种在陕南秦巴山区主要有红拐枣、绿拐枣、白拐枣、胖娃娃拐枣和柴拐枣(多为野生)等5种。以白拐枣和胖娃娃拐枣两个品种较佳,果大、味好、产量高,耐贮藏。整个陕南秦巴山区拐枣的分布、数量和产量,尚待普查。仅旬阳县拐枣年产约200万公斤,平利100万公斤,华县约5万公斤。
最后更新:2017-10-07 23: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