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5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特斯拉要量產汽油車?深度解讀假新聞背後的真困境

點擊播放 GIF/151K

小歐說

10月10日,有媒體報道了特斯拉由於電動汽車銷售情況不理想,將在2022年量產一款汽油車的消息。雖然事後證明這是一則“烏龍新聞”,但特斯拉目前的困境還是引起了廣泛討論。公司持續虧損,最新車型Model 3的量產率也遠低於預期。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和他的特斯拉,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

特斯拉陷入困境的深層原因是什麼?中歐管理實踐教授傑弗裏•桑普勒(Jeffrey Sampler)為你深度解讀。

特斯拉的困境是什麼?

對於電動汽車,我認為我們現在還處於電池技術革命的早期階段,除非電池技術有很大進步,否則電動汽車市場很難成長為一個大市場。

同時,基建設施的更新速率是很慢的。比如充電樁的建設和供電係統的更新,這些所花的時間比我們預期的要長。

電動汽車聽起來很美好,但請想想,我們需要多少充電樁才能支撐起電動汽車的發展?我們的供電量能否支撐起電動汽車的大功率充電要求?

點擊播放 GIF/938K

在發展電動汽車之前,政府和企業必須認真考慮電動汽車對基建的要求。發展電動汽車的最大挑戰在於我們何時能將管控政策落地,我們的基建何時才能支持電動汽車的大規模推廣。

如果說未來五年內有一輛新能源汽車擺在我麵前,我不會購買。我認為電動汽車真正的市場對象是巴士和大客車,因為它們需要更加強勁的動力,同時它們也是很大的汙染源。

特斯拉生產汽油車的消息之所以讓人們信以為真,是因為當前電動汽車的確麵臨著很大困境。馬斯克他們今後在汽車行業的創新機會還有什麼呢?

點擊播放 GIF/46K

馬斯克的機會在哪裏?

市場需求的變化引起了企業之間的激烈競爭。汽車市場出現了三大趨勢:

1

部分傳統車企開始獨立自主推動創新,涉足電動汽車或自動駕駛汽車業務;

2

一些傳統車企選擇和高科技公司進行跨界合作,就像寶馬和英特爾那樣。大家在製造自動駕駛汽車方麵有技術互補優勢,於是共同組建出一個專業的團隊;

3

一些高科技公司開始涉足汽車業務,比如特斯拉、蘋果和穀歌等等。

在當前的變革潮流下,車企最大的挑戰是自我革命,擺脫對現有業務收益源的依賴。對傳統車企來說,這非常困難。一方麵,它們需要放棄過去的傳統業務;另一方麵,新業務能否快速成長起來是個問題。

不同行業的公司之間共享技術非常困難,具有很大的、難以管控的複雜性。因此,像寶馬和英特爾公司這樣的跨界合作,能否取得預期效果依然存疑。

點擊播放 GIF/1476K

也許最好的方式是像蘋果或穀歌這樣的高科技公司來做汽車,馬斯克也是很有機會的。

這些公司一個非常大的優勢是現金流充裕,它們股票的市盈率比車企的高,融資會更容易。並且,這些公司知道如何研發運用於汽車上的計算機智能係統,這對製造自動駕駛汽車來說非常重要。

現在離自動駕駛全麵實現還很遙遠,但可以想見,自動駕駛的發展將推動娛樂行業的發展。當大家不必親自駕駛汽車時,很可能就會看書、聽歌、看電影等等。

隨著自動駕駛的發展,汽車會成為娛樂行業的延伸,這就要求汽車足夠智能。很多車企能設計出好看的汽車,但不一定能設計出運用於汽車上的計算機智能係統,而這正是高科技公司的長項。高科技公司需要做的就是發展新技術,進行技術升級,並將這種新技術運用到汽車中,這是馬斯克們的機會所在。

自動駕駛路在何方?

和新能源汽車一樣,自動駕駛汽車同樣麵臨著困境。在路況不複雜、駕駛操作比較簡單時,自動駕駛是一個可行的選擇。我曾和麻省理工(MIT)製作人工智能軟件的人聊過,他們說,當沒有任何意外情況時,智能軟件可以輕易處理很多問題。但是,當汽車不得不撞上一些東西時,智能軟件很難做出最佳的選擇。

點擊播放 GIF/676K

打個比方,汽車自動駕駛時,前麵的人突然開了車門,還有個小孩在橫穿馬路,兩者都無法閃避,必須得撞上一樣。你怎麼辦?最完美的情況是根本沒發生交通意外,但是,在不得不撞上一樣東西時,自動駕駛汽車並沒有專門的程序來決定到底撞什麼,它們並不能做這種主觀的決定。

在完美的情況下,自動駕駛每小時走80公裏是很容易的事情。但在糟糕的路況下,或者在行人很多的嘈雜環境中,智能軟件有可能完全“不知所措”,整個汽車也就徹底“僵住”。使用場景很有限,是自動駕駛汽車麵臨的問題。

汽車行業的曆史將被重寫

即便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目前還麵臨著很多難題,但我依然對汽車行業的這些新變化感到興奮,因為我們正在見證曆史被重新書寫。

現在再也不是我們熟知的那些汽車企業的時代,會有全新的汽車公司湧現出來,它們有新的點子,有新的技術,未來可生產市場需要的汽車。作為一個汽車行業的觀察者和汽車消費者來說,這是一個極好的時代。

中國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方麵做了很多強有力的、非常務實的事情,例如你可以以較低的成本獲得電動汽車牌照,購買新能源汽車還能獲得補貼等等。

我相信,中國很可能會成為電動汽車的成熟市場,能夠研發出電動汽車所需的重要技術,然後將汽車出口到全世界,就像過去25年裏中國出口了很多其他東西到世界各地一樣。

當然,機遇和風險是同一枚的硬幣的兩麵。對中國國內現存的汽車零配件供應商來說,它們麵臨著很大的風險。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大量汽車零部件供應商的國家之一。但你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今天國內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中,有多少提供的東西能和汽車行業未來二十年的發展趨勢相符合?

點擊播放 GIF/438K

雖然麵臨著諸多難題,特斯拉也深陷困境,但電動汽車、自動駕駛汽車等帶來的機遇是巨大的。這樣的機遇屬於中國,也屬於全世界。能親眼見證汽車市場的這樣一場變革,我們何其有幸。

編輯 | 嶽頂軍

文中部分圖片來自pixabay、EVERYPIXEL,圖片授權基於CC0協議。

最後更新:2017-10-11 11:44:56

  上一篇:go 奧迪R8 V10,顏值真是無對手,性能直接把奔馳寶馬懟成豬頭!
  下一篇:go 眾泰Z700H上市,這還是我認識的眾泰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