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7 返回首頁    go 人物


比特幣“礦難”,國家為什麼要對虛擬貨幣出手?

最近一段時間,如果要問什麼的投資者最鬱悶的話,那麼毋庸置疑就是購買了比特幣、以太幣等等虛擬貨幣的人了。近期,9月4日,人民銀行等7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明確代幣發行融資行為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準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要求自公告發布之日起,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妥善處置風險。

之後,火幣網、OKCoin宣布將停止注冊和充值,並將於10月31日前依次逐步停止所有數字資產兌換人民幣的交易。比特幣中國、微比特、雲幣網等虛擬貨幣交易平台也均宣布即將關停。最近,上海市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文簡稱上海互金整治辦)獲悉,目前上海代幣發行融資(ICO)、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場所清理整治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已發行ICO項目90%以上已基本完成清退。一時間炙手可熱的虛擬貨幣成為了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為什麼國家要對虛擬貨幣出手?

一、比特幣礦難的根源到底是什麼?

借用資本市場的一句俗語,此次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問題基本上可以用“黑天鵝”事件來形容,一開頭投資比特幣的人都有一些瞬間蒙圈的感覺,但是實際上,這種情況雖然是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國家為什麼要對比特幣出手。監管部門對於虛擬貨幣的重拳出擊其實是有著深層次的根源,虛擬貨幣作為一種去中心化的貨幣組織形式,由於其去中心化、匿名化特征,讓其成為了一種不受監管的貨幣形式。其主要問題在於以下幾個方麵:

一是虛擬貨幣的去中心化,尤其是非國家發行的虛擬貨幣,讓貨幣的發行與流通脫離了國家的控製體係,讓它成為了一種不受監管的貨幣,這樣的貨幣形式,極易產生係統性風險,甚至會產生大量的莊家,一旦虛擬貨幣的大規模流通和接受,就有可能出現莊家控製貨幣,然後引發係統性金融危機的可能,這樣對於國家的金融穩定極為不利。

二是虛擬貨幣的價格波動巨大。虛擬貨幣作為一種全新的形式,其價格難以通過常規的手段進行評估和衡量,容易被市場操縱力量所控製,容易引發金融市場的暴漲暴跌,不利於金融的穩定。

三是虛擬貨幣市場混亂。除了常見的比特幣、以太幣之外,大量名目繁多的虛擬貨幣在非法發行,這些虛擬貨幣既沒有貨幣等價,也沒有足夠的市場監督和管製,逐漸淪為一些不法分子斂財的工具。

四是虛擬貨幣匿名性較高。有不少證據顯示,某些虛擬貨幣由於其高度的匿名性,正在成為不法分子用於洗錢,甚至黑市交易的手段,甚至有研究表示有些虛擬貨幣成為了非法產業鏈的重要交易工具。

因此,為了更好地維護市場的安全與穩定,國家開始嚴厲打擊虛擬貨幣。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在著名的財經書籍《貨幣戰爭》中曾經記載著歐洲羅斯柴爾德家族創始人梅耶·羅斯柴爾德的一句話:如果我控製了貨幣發行權,我不在乎誰製定法律。這句霸氣側漏的話,表明的是貨幣發行權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戰略意義,因此貨幣的發行無論什麼時候對於一國的金融穩定來說都是不可忽視的金融戰略問題,所以任何情況下一個強有力的國家都不會允許貨幣發行權的旁落,這是一國金融安全穩定的真正核心。

二、比特幣們出事了,區塊鏈們還好嗎?

作為比特幣的基礎技術,隨著比特幣的大火,區塊鏈也成為了各個金融機構、科技機構的研究焦點,很多人都在問,現在比特幣出事了,會不會區塊鏈就沒有發展的前景了呢?其實,非也。

早在2015年的時候,區塊鏈的研究就已經脫離了比特幣的存在,比特幣雖然存在著這樣或者那樣的風險,但是作為技術的區塊鏈卻是無罪的,從技術的角度來說,區塊鏈的加密手段是遠遠領先於當下的多種加密方式的,對於實現信用的增信有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如果我們國家要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那麼區塊鏈技術一定會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除了貨幣發行之外,區塊鏈在票據增信、信用體係構建、智能合約、證券交易、電子商務、文件存儲、身份驗證、股權眾籌等等領域都有著非常廣闊的應用空間,這樣廣闊的應用前景,讓區塊鏈越來越有著脫離比特幣的趨勢,因此,未來脫離比特幣的區塊鏈,在擺脫了貨幣束縛之後將會有著更大的發展前景。

作者:江瀚,蘇寧金融研究院特約研究員,財經專欄作家,財經評論員。

最後更新:2017-10-08 05:19:58

  上一篇:go 以太坊/比特幣 橫盤蓄勢
  下一篇:go 比特幣:沒有了交易,還能成為玩家的一種財富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