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
人物
全球股市大漲 功勞在於中國?
摘要
眼下,全球央行正準備集體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這被認為是2018年股市將要麵臨的最大威脅。
眼下,全球央行正準備集體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這被認為是2018年股市將要麵臨的最大威脅。
但事實上,全球股市並未因此畏懼,而是繼續狂歡。那麼,推動股市上漲的背後動力來自哪裏?
對此,花旗信貸研究團隊認為,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增長抵消了央行們縮表所導致的流動性退潮。
告別寬鬆時代,全球央媽收緊政策
隨著全球經濟迎來金融危機後的全麵複蘇,美聯儲、加拿大央行以及英國央行等主要央行已經開始采取措施,逐步退出寬鬆的貨幣政策。
2017年美聯儲共加息三次,並在10月份開始縮減其資產負債表規模。目前市場普遍預計,美聯儲2018年至少將加息三次。此外,加拿大、英國和韓國也都在去年相繼加息。
就連堅持實施寬鬆政策的歐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有所行動:從今年1月份開始,歐洲央行縮減每月購債規模至300億歐元;同時,日本央行最近也宣布,削減部分長期限國債的購債規模。
下圖顯示的是,全球央行的資產增長變化:

德意誌銀行近日在一份報告中指出,未來一年裏,最令人擔心的事情是,全球主要央行的資產負債表擴張速度將從2萬億美元每年減少至零,而這將是引發市場波動率上升的重要因素之一。
眾所周知,利率上升會削減股票的吸引力。但自進入2018年以來,全球股市並沒有要停止上漲的跡象,相反漲勢越來越強勁,原因何在?
全球股市上漲,功勞在於中國?
對此,花旗信貸研究團隊解釋稱,盡管美聯儲和歐洲央行開始縮表,但新興市場尤其是中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增長抵消了央行們縮表所導致的流動性退潮。
花旗認為,過去一年新興市場國家的外匯購買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央行縮表所隱含的下行風險。
上周中國央行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末,中國外匯儲備規模為31399億美元,較11月末上升207億美元,連續第十一個月出現回升。全年中國外匯儲備規模增加1294億美元。

無論花旗的判斷是否靠譜,目前市場可以確定的是,2018年全球央行的貨幣政策基本趨向收緊。
對此,花旗也警告稱,2018年投資者應該保持謹慎,因為即便新興市場國家外匯儲備繼續以當前的速度增長,也無法抵消今年發達國家央行預計將減少的1萬億美元資產負債表規模。
花旗形容當前的市場猶如陷入溫水裏的青蛙,隨著歐美央行縮表的步伐, 水溫日漸上升。但市場從“誘人的按摩泡沫”和“溫暖的按摩浴缸”中清醒過來時,一切可能都已經太晚了。
(責任編輯:DF207)
最後更新:2018-01-17 09: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