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4
人物
秋冬野钓鲫鱼先找鱼窝后做窝,野钓高手传授钓鲫鱼找鱼窝做窝技巧
秋冬季节天气寒冷,外出垂钓的钓友们往往很难钓到鱼。很多钓友都明白,夏季鱼找人,冬季人找鱼。也就是说,秋冬季节钓鱼,找准鱼窝是保证收获的前题之一。话虽然是这样说,但是找鱼窝,究竟该怎么找呢?在找到鱼窝之后,又应该如何做窝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能上鱼呢?其实,这些东西说起来,与很多因素都有关系,一句两句也说不清楚,而且水情鱼情多变,找鱼窝的经验也不一定会一成不变。因此,在这里与广大钓鱼人们探讨一下有关秋冬季节找鱼窝及做窝钓鱼的一些经验总结。
一、找鱼窝经验
1、首先想要钓到鱼,找鱼窝虽然是一方面,但是一定要保证是能出钓的日子方可行。否则天气温度等不适合,或是水情鱼情发生了变化,有时候找到鱼窝,也并不一定能钓上鱼。所以要求在外出垂钓时,首先选择好合适的天气,气温恒定且最好以阴晴为主。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垂钓的水域一直以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化。比如下网捞鱼,水位突升陡降等情况。这些也是垂钓之前的保证之一。
2、在天气和水情都满足垂钓的情况下,接下来就是找鱼窝的问题了,要找鱼窝,自然要明白鱼儿在秋冬季节的生活习惯了。一般情况下,秋冬季节以钓鲫鱼为主,因此找鱼窝,也主要是找鲫鱼窝。鲫鱼一般喜欢群居在一起,原因则是为了保存体能。找到了鱼窝,在那里钓鱼,当然是能频频上鱼了。
3、哪我们应该如何判定鱼窝在哪里呢?有经验说道:长钓腰、方钓角、深钓浅、浅钓深、不深不浅钓中间,凸位钓左不钓右,尤其选择有可能便于鱼类躲藏,附近又有可以摄食的位置,一般都是鱼比较集中的地方,但是,仅仅局限于这些经验却远远不够。我们还要根据当前的地形来参照来找鱼窝,一般越是复杂的地形,或者参照物较多的地方。比如水边的树木,水中的石墩木桩,水里的枯枝,水中突起的石头旁边等等,这些地方都属于不错的鱼窝之地。
4、水面所看到的情况是一方面,可是谁能知道水底的具体情况呢?我们只能通过水面的一些基本特征来判断这里是否有鱼。这就有很大的猜测性,因为我们不能窥以全貌,所以除了需要一些老经验作为参考,还需要结合实际有针对性的应变、思考和探索,要通过不断的试探,水底不同的底部情况,尤其是要试探哪里更有可能是鱼类集中的鱼窝,才能保证有上鱼的可能,很多外部水貌很适合的钓位,但水底情况不一定都能满足一个鱼窝所具有的藏鱼的特点。
5、其次找鱼窝,就算找到之后,也不一定就能钓到鱼。原因是鱼窝是多变的,并不是固定的。有些看似鱼窝的地方,只是有可能是鱼窝,但并不一定就是鱼窝。也许前几天这里还是鱼窝,但是今天这里的鱼儿就已经挪窝到其它地方了。因为天气、水位的改变了,鱼窝也同样会改变。这些都要结合天气、温 度、气压、水流方向、水位升降及水草类水底的长势等一系列因素来判断调整的。但原则上那些经常有人钓的位置,都是经过长时间的寻找并验证后的鱼窝处,但更多隐蔽的鱼窝还需要不断的去发掘和探索,这也正是野钓的魅力所在。
二、如何做窝钓鱼
找到鱼窝之后,只能说成功了一半,还要考虑如何将鱼诱到垂钓的窝中。一般来说,找到鱼窝之后,最好不要直接将鱼饵抛到鱼窝之中,原因是因为垂钓的时候将鱼给吓走了。所以我们最好在鱼窝附近做窝钓鱼。这样做就能尽可能的减少窝中的鱼儿受惊的情况。既然是要做窝钓鱼,就要考虑到如何才能将鱼窝中的鱼诱到自己的垂钓的窝中来。垂钓的时候,一般使用活饵,如红虫或蚯蚓,也有使用商品鱼饵的。做窝的料一般有如下几种类型,第一种是纯粮食类的窝料,比如小麦粉、玉米粉、玉米碎粒、麸皮等。第二种是以粮食类为主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剂来制成的,如用小米、大米或玉米渣泡制的酒米等,第三种是以商品饵为主的经过深度加工后的,脱脂、脱水并改变了一定外观形状所生产的窝料;但是使用酒米打窝最为合适酒米属于酒香一类的窝料,在水中穿透力还是很强的,所以用这样的窝料做窝钓鱼,效果一般都会不错。
最后更新:2017-10-30 23:3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