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64 返回首頁    go 人物


秋冬野釣鯽魚先找魚窩後做窩,野釣高手傳授釣鯽魚找魚窩做窩技巧

秋冬季節天氣寒冷,外出垂釣的釣友們往往很難釣到魚。很多釣友都明白,夏季魚找人,冬季人找魚。也就是說,秋冬季節釣魚,找準魚窩是保證收獲的前題之一。話雖然是這樣說,但是找魚窩,究竟該怎麼找呢?在找到魚窩之後,又應該如何做窩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證能上魚呢?其實,這些東西說起來,與很多因素都有關係,一句兩句也說不清楚,而且水情魚情多變,找魚窩的經驗也不一定會一成不變。因此,在這裏與廣大釣魚人們探討一下有關秋冬季節找魚窩及做窩釣魚的一些經驗總結。

一、找魚窩經驗

1、首先想要釣到魚,找魚窩雖然是一方麵,但是一定要保證是能出釣的日子方可行。否則天氣溫度等不適合,或是水情魚情發生了變化,有時候找到魚窩,也並不一定能釣上魚。所以要求在外出垂釣時,首先選擇好合適的天氣,氣溫恒定且最好以陰晴為主。除此之外,還要保證垂釣的水域一直以來沒有什麼大的變化。比如下網撈魚,水位突升陡降等情況。這些也是垂釣之前的保證之一。

2、在天氣和水情都滿足垂釣的情況下,接下來就是找魚窩的問題了,要找魚窩,自然要明白魚兒在秋冬季節的生活習慣了。一般情況下,秋冬季節以釣鯽魚為主,因此找魚窩,也主要是找鯽魚窩。鯽魚一般喜歡群居在一起,原因則是為了保存體能。找到了魚窩,在那裏釣魚,當然是能頻頻上魚了。

3、哪我們應該如何判定魚窩在哪裏呢?有經驗說道:長釣腰、方釣角、深釣淺、淺釣深、不深不淺釣中間,凸位釣左不釣右,尤其選擇有可能便於魚類躲藏,附近又有可以攝食的位置,一般都是魚比較集中的地方,但是,僅僅局限於這些經驗卻遠遠不夠。我們還要根據當前的地形來參照來找魚窩,一般越是複雜的地形,或者參照物較多的地方。比如水邊的樹木,水中的石墩木樁,水裏的枯枝,水中突起的石頭旁邊等等,這些地方都屬於不錯的魚窩之地。

4、水麵所看到的情況是一方麵,可是誰能知道水底的具體情況呢?我們隻能通過水麵的一些基本特征來判斷這裏是否有魚。這就有很大的猜測性,因為我們不能窺以全貌,所以除了需要一些老經驗作為參考,還需要結合實際有針對性的應變、思考和探索,要通過不斷的試探,水底不同的底部情況,尤其是要試探哪裏更有可能是魚類集中的魚窩,才能保證有上魚的可能,很多外部水貌很適合的釣位,但水底情況不一定都能滿足一個魚窩所具有的藏魚的特點。

5、其次找魚窩,就算找到之後,也不一定就能釣到魚。原因是魚窩是多變的,並不是固定的。有些看似魚窩的地方,隻是有可能是魚窩,但並不一定就是魚窩。也許前幾天這裏還是魚窩,但是今天這裏的魚兒就已經挪窩到其它地方了。因為天氣、水位的改變了,魚窩也同樣會改變。這些都要結合天氣、溫 度、氣壓、水流方向、水位升降及水草類水底的長勢等一係列因素來判斷調整的。但原則上那些經常有人釣的位置,都是經過長時間的尋找並驗證後的魚窩處,但更多隱蔽的魚窩還需要不斷的去發掘和探索,這也正是野釣的魅力所在。

二、如何做窩釣魚

找到魚窩之後,隻能說成功了一半,還要考慮如何將魚誘到垂釣的窩中。一般來說,找到魚窩之後,最好不要直接將魚餌拋到魚窩之中,原因是因為垂釣的時候將魚給嚇走了。所以我們最好在魚窩附近做窩釣魚。這樣做就能盡可能的減少窩中的魚兒受驚的情況。既然是要做窩釣魚,就要考慮到如何才能將魚窩中的魚誘到自己的垂釣的窩中來。垂釣的時候,一般使用活餌,如紅蟲或蚯蚓,也有使用商品魚餌的。做窩的料一般有如下幾種類型,第一種是純糧食類的窩料,比如小麥粉、玉米粉、玉米碎粒、麩皮等。第二種是以糧食類為主添加一定比例的添加劑來製成的,如用小米、大米或玉米渣泡製的酒米等,第三種是以商品餌為主的經過深度加工後的,脫脂、脫水並改變了一定外觀形狀所生產的窩料;但是使用酒米打窩最為合適酒米屬於酒香一類的窩料,在水中穿透力還是很強的,所以用這樣的窩料做窩釣魚,效果一般都會不錯。

最後更新:2017-10-30 23:31:31

  上一篇:go 野釣和黑坑一定要區分用餌,進來學習用餌正確姿勢!
  下一篇:go 野釣鰱鱅要掌握這三個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