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8 返回首頁    go 人物


鹿晗關曉彤讓整個網絡快癱瘓了,但是,為什麼呢?

西漢的時候,就有《邸報》出現了,也有“朝報”之稱。

說白了,它們算是世界上最早的報紙,專門刊登一些公告性的新聞(比羅馬公元前59年的《每日紀聞》還早一個世紀)。

到了東漢改進了造紙術,於是大家才真正有了質量好一點的閱讀性讀物,朝報開始發揮它的效應:說些上麵人想說的話,宣揚正能量。

朝廷的大政方針、官員人事變動,它的發行一直受到中央的嚴格控製,在宋朝時還是用手抄的。

大眾其實對這些並不感興趣,真正得人心,吸引眼球的,還是“小報”。

宋朝的官員手裏,一般會有兩種報紙,人前拿出朝報,關心國家大事,附近的人事變動。

然後茶餘飯後,轉身從枕頭底下抽出小報,看看街頭巷尾發生的八卦軼事,順帶還有皇上妃子之間不得不說的二三事。

別看這份小報很薄,它的身後,是一群一群奮不顧身投入媒體事業的記者們。

一般有三個方向:

內探:用盡一切辦法,旁敲側擊捕風捉影到皇上和妃子們的情事,添油加醋整理出來。

省探:官員們的為人處世啊,作風嚴謹與否啊,後院有沒有金屋藏嬌啊,都在他們的職責範圍,有時候飛簷走壁總是免不了。

衙探:深入百姓,進入監獄裏麵,看看各案的進程,有無冤屈或者耐人尋味的地方。

大家分工合作,一起為了媒體事業添鑽加瓦。

北宋的大奸臣蔡京就倒了一次黴,在他們身上吃了虧。

蔡京就是那個一頓飯吃出新的世界的人

他吃得極其奢侈,最喜歡兩道菜——“鹽豉”和“蟹黃包子” 鹽豉,不是豆豉,而是豆豉大小的黃雀胗(就是胃,很多人肯定吃過雞胗啊鴨胗啊)

一頭黃雀,一個豌豆大小的胗,蔡京吃一頓……需要300頭黃雀。

另一道菜,蟹黃包子。

你可能會問,這有啥稀奇的,很多地方都有賣啊。 不對,你吃的那頂多隻能算是“可能蟹黃末+一定麵粉+必須添加劑輔料”包子,而人家吃的是純蟹黃的……

而且做一頓包子,需要廚房幾十個分部門配合,包括切蔥組,切蒜組,調料組,醬汁組等等 一頓包子,約等於當時中產階級40戶一年的夥食開銷(螃蟹當時貴到離譜)

小報上是這麼說的:

“蔡京目不明而強視,耳不聰而強聽,公行狡詐,行跡諂諛,內外不仁,上下無檢”

簡單來說就是,蔡京這人啊,能力沒有多少,還特別狡猾,天天隻懂阿諛奉承,是個大貪官大奸臣。

蔡京一聽就急了,怎麼辦?順藤摸瓜,要把這些家夥抓起來。

但怎麼就抓不到人,因為你想想,人家既然敢寫,就不會輕易讓你找到的,比如說在天字街綠柳巷451號側臥閣樓裏麵弄出來的報紙,拐了45個彎送到大街上,怎麼找得到?

於是蔡京隻好在朝報上不斷澄清,大喊冤枉啊我是清官啊雲雲。

你還別說,這類澄清大家都不是很愛看,畢竟小報才刺激,有料。

後來,小報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嚴重侵犯了某些上頭人的權益。

加上經常報道似真似假的新聞,皇帝和一些大臣果然,坐不住了,下令全麵封殺小報,並規定逮到誰看小報就流放,告發者以資鼓勵。

人們仍然前赴後繼,對小報實在是不忍釋卷,直到南宋滅亡,小報才逐漸消停。

所以啊,大家其實都懂,八卦的,新鮮的,捕風捉影也好,添油加醋也罷,大部分人都是喜歡這些的。

畢竟生活二字,我們已經有了衣食住行來保證“生”,至於“活”嘛,還是得有許多調味品的。

所以我們大概也知道了,八卦也許是大部分人生活的部分。

我們離不開的東西,但是至於是不是最重要的事,還是看了看就“哦,知道了”,轉而去做自己事這樣。

那就見仁見智了。

最後更新:2017-10-11 11:42:48

  上一篇:go 鹿晗公布戀情不想紅,粉絲卻蹭蹭漲了一百多萬是何原因!
  下一篇:go 鹿晗關曉彤公布戀情,鹿晗:這是我女朋友關曉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