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23 返回首页    go 人物


比特币的七宗罪

9月30日,国内首家比特币交易所“比特币中国”,将停止所有业务。

至此,引发全球投资人趋之若鹜的比特币,在中国终于被请下舞台。

比特币,一个自诞生初期就饱含争议的虚拟货币。

原本只是区块链技术试验中一个美丽的意外,诞生的使命是用去中心化的特征优化货币体系。

却在各路逐利大饕们的追逐下,成为资本炒作的新猎物,被改写了命运。

中本聪在创造比特币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这个小小的程序代码,从开采挖矿、到平台交易、再到最终的比特币钱包,各个环节中,都潜藏着映射人性险恶的七宗罪。

热炒的商品

作为世界上第一款虚拟货币,比特币有几大特点:匿名性、去中心化、不可篡改、不可追溯、跨境流动等。

这些特点,无疑击中了那些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者的兴奋点。

他们认为,虚拟货币既能弥补法定货币的天然缺陷,还能躲避监管,进行“地下”和跨境资金交易,必须大力推广。

但正因为此,比特币一直被很多国家所排斥,如俄罗斯、韩国都曾拒绝承认比特币的地位。

中国也曾公开表示,比特币不具有货币属性,不能作为货币流通。

据统计,2009年,1300个比特币只需要1美元,而8年之后,1个比特币要3500美元,暴涨了500万倍。

比特币,已绝非创造之初当做虚拟货币用于交易的用途,而变成了被当做稀缺资源用于炒作的商品

疯狂的矿机

按照中本聪的设定,全世界有无数的“矿机”在运行。

第一个破解哈希值并记录的人获得免费的比特币。

而破解的效率则视“计算能力”而定。

为了获取“免费”的比特币,矿工们正在高速“进化”着自己的“矿机”。

开始,用个人电脑。

后来,改用服务器。

然后,发现GPU的算法比CPU更快一点。

再然后,专业设计的ASIC又秒了GPU。

再再然后,他们用的是TPU。

升级硬件成本之外,矿机“挖矿”时更需要的一大成本消耗,是“电能”。

现代的挖矿中心,往往需要3万台刀锋服务器并联;占地十几亩的机房;一个专业IT团队维护;搭建的庞大系统,24小时不停运转。

今年2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探访天嘉网络的芭蕉溪水电站“矿场”。这座“矿场”是乐山市当时最大的比特币“矿场”,四个机房里摆放着超过5800多台比特币矿机,拥有40多个P(petahashes)的算力,每天能“挖”出近27个比特币。

按照当前比特币市价折算,该“矿场”一天产值近20万元。而在这20万元背后,电费的支出,能达到经营成本的70%。就是说,芭蕉溪“矿场”每用1度电仅产生3分钱的利润。而该“矿场”一天用掉16.8万度电后,日均利润为5040元。

洗钱的利器

今年5月12日爆发的WannaCry勒索病毒事件,包括中国在内,不少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政府部门的网络及电脑都“中了枪”。

不易溯源,不会暴露身份,而且流通广泛的“优势”,成为了黑客们勒索的主要支付货币。

制造“WannaCry”病毒的黑客,就“温馨提示”过被感染的机主“需要在指定时间内,支付价值300美元的比特币才能纾困。”

除了电脑黑客的勒索外,在毒品市场、黑市军火等灰色地带的交易中,比特币已是硬通货一样的存在。

传销的噱头

2015年,香港一个比特币支付平台突然关闭,涉及金额高达30亿港币。

该平台当时称,投资者只需要以40万购买矿机,购买的矿机每日赚取比特币,约4个月就可回本,一年可额外赚取60万。

这个平台曾游说投资者继续拉其他他人购买子合约。

比如,把投资人的主合约下分成3份子合约,其中2份子合约会向主合约提供20%和30%的花红,回本周期提早大约15天,这种拉人头获利是典型的传销模式。

打着比特币的幌子,实着庞氏的套路。

通过重奖拉人头,传销头目层层发展下线,由于早期的投资者收到的红利来自于后面投资者的资金,一旦没有新的投资者加入或组织者突然失联,投资者的资金就彻底打了水漂。

消失的平台

有人开采比特币,有人买卖比特币,自然也会有人开发平台交易比特币。

MtGox(门头沟),可能是最着名比特币交易所,由现任恒星币CTO的杰德•麦凯莱布(Jed McCaleb)于2010年7月份成立,后来于2011年3月6日出售给了马克•卡普勒斯(Mark Karpelès)。在交易高峰期的时候,该交易所处理的比特币交易量占所有比特币交易所的70%。

但是从2014年2月份开始,该交易所暂停交易并关闭了网站,还申请了破产保护,而在册的85万个比特币(当时估值约4.5亿美元)从用户账户中凭空消失了。

CEO马克已被日本警方多次逮捕拘留,至今仍身陷囹圄,而消失的资金大部分仍然下落不明。

正规合法的交易平台尚且存在隐患,更有一些挂羊头卖狗肉平台,挖了五花八门的坑。

他们通常也有张正规的脸,客户端、软件升级、平台宣传推广手段,吸引公众存入资金或比特币,一旦客户入金达到一定水平,诈骗者就直接转移客户资金。

以比特币钱包为例,比特币钱包是用来储存比特币的虚拟钱包,骗子使用某些知名的、真实的钱包标志和名称来包装虚假的钱包应用程序,以欺骗用户,用户不慎下载虚假钱包后,其存入的比特币就会落入骗子的钱包。

钓鱼的诱饵

暴涨的比特币撩动着每一位投机客的心弦。

随着比特币价格越来越高,骗子们利用人们热炒比特币的心理,想出了一本万利的办法。

他们先搭建一个以假乱真的比特币交易网站,然后“以赠送比特币的名义”,向比特币持有者发送含有假网站链接的电子邮件。

面对“免费”的午餐,很少人会抗拒得了诱惑。

接到邮件的比特币持有者,通过点击邮件中的链接,登录了自己的比特币账户,也顺便让骗子得到了他们的账户信息和密码,由此,这些钓鱼诈骗者就能取得客户账户的控制权,造成客户的巨额损失。

非法集资

ICO全称Initial Coin Offering,中文译作“数字代币首次公开发行”,是一种用数字代币投资早期项目的方式,类似现实世界中的IPO(首次公开募股)。

但不同的是将发行的标的物由IPO的证券变成了数字加密货币。

ICO的发行热潮,吸引了一批中国投资(机)者,形成了巨大的隐形资金池。

随着投资者越来越多,一些过度炒作、哄抬价格、造假售卖等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于是,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指明ICO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冷静想来,比特币也挺冤,自己只是一个工具,是太多的“歪嘴和尚”,为了个人利益,把好好的“比特币经”给念歪了。

原本作为去中心化的试验品比特币,在交易和使用过程中,逐渐偏离了初衷,让比特币变成了非法洗钱和集资的工具,以及投机诈骗的噱头。

而这些“歪嘴和尚”能得逞,被骗的除了善良却缺乏相关知识的老百姓外,在参与传销的、非法集资的人也不乏存在投机心理的。

他们参与的时候,并非不知道这东西有风险,而是笃信自己不是最后那个接盘的,想着赚一笔就跑。

再往深里说,那些明知道违法也参与的跟风者能发展这么壮大,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无疑也为“歪嘴和尚”提供了条件。

于是,索性一道禁令发下来,明天开始,谁也别想玩了。

七宗罪,好像比特币的罪,其实,人们自己的罪。

转载请标注源于“钱小姐与财先生”(MsMoney-MrWealth),侵权必究。

最后更新:2017-10-08 07:32:13

  上一篇:go 麦格理怼小摩“比特币诈骗论”:整个现代金融体系才是真正的骗局
  下一篇:go 屡败屡战!摩根大通无情炮轰后 比特币再次扳回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