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0
人物
馬自達新CX-5,平衡中一種無以言傳的操控暢快感
第二代CX-5已不僅止於魂動設計與創馳藍天這兩個馬自達的顯見招牌,那些無以言傳的設定、調校所達成的升華的駕乘愉悅感才是新一代馬自達的核心價值觀。
馬自達造SUV發展較晚,曆史較短,但其造車理念卻頗有個性,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推出的CX係列,以優秀的操控性能和漂亮外觀設計為特色,相對日係大廠多數以完全針對消費者需求而開發的理念,馬自達的自我執念也一直在車壇中擁有一席之地。
第二代CX-5,或許馬自達認為第一代的格局已相當合理,完成度已高,故不再做大的更動,但魂動設計仍在裏裏外外的細節上有了更美妙的進化,看得見的地方當然更漂亮,和氏匠人藝術,仍具有一種東方審美;看不見的,則是實實在在的內家功力,體現了一種日本式喪心病狂的細膩。
車身降低20mm,剛性提升15%,這是骨子裏要優化操控性能與乘坐質素。A柱向後移動35mm,縮小A柱範圍,後視鏡亦從A柱後移至車門,擴大駕駛者視野,減少盲區。
車內,駕駛艙以駕駛者為中心,提高汽車與駕駛者的一體感,方向盤、儀表盤、左右空調出風口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使駕駛者能夠集中精神駕駛,感受恰到好處的緊張感。
內飾設計采用水平方向要素,減輕了中控台給予乘坐者的壓抑感,使車的前部空間顯得輕鬆寬敞。
視覺效果上,內部功能區的科學劃分,最大限度減小駕駛員視野移動,使其集中精神駕駛。
與第一代CX-5相比,考慮到SUV特有的操控位置的需求,排擋座及中控的位置提高了70mm,通過采用具有一定高度的中控台和中央扶手的設計布局,讓駕駛者能夠感覺到一種高端SUV的堅固性與穩定性。
同樣的,中央扶手的高度也與門內扶手持平,亦都采用水平方向的設計。
A柱上的出風口據介紹是接受了一位用戶的建議,雨霧天氣用以除掉時常出現的遮擋兩側後視鏡處的玻璃霧氣,亦隻有開啟前擋風玻璃除霧功能才會出風。
後排座椅加熱按鈕位置值得商榷,因為被後排乘客肘部無意觸碰到的幾率極大,移至車窗按鈕處似乎更好。
第二代CX-5引擎規格沒有變化,試駕的高配車型仍是2.5升自然吸氣配6AT,引擎爆發力遜於同級渦輪引擎,但勝在線性順暢,變速箱反應敏捷聰明,沒有S模式,但手動模式下依舊是強硬地可鎖定擋位,整體動力係統的調校仍是馬自達特色,順暢線性,平衡中強調積極,不追求更極端的設定,表現自然而令人愉悅。
地板式油門,和右腳踩踏油門時以腳跟為支點腳掌負責踩踏行程一致,符合人體工學。因此地板式油門長久開車也不會累,而且油門踩踏的線性也更好把握,大多數運動車型都采用如此設計。
這代CX-5車身剛性增強,並引入了馬自達最新的G-Vectoring Control(GVC)係統,所以無論駕駛還是行車質素都有精進。
GVC很厲害,代表了馬自達對於理想轉彎過程的表達——根據駕駛者的轉向操作,瞬間精細控製發動機的驅動扭矩,減速、轉彎、加速,使不同的“力”順暢銜接,使車輛的運動符合人的意圖和感覺,使4個輪胎的接地壓力達到最優化,有效提高了車輛的操控性和穩定性,實現既安心又舒適的良好的車輛反饋。
GVC控製係統能夠減少駕駛員在彎中方向盤修正的次數與幅度,以及減緩車輛行駛時縱向與橫向G值的變化,有助於改善乘坐舒適性,並讓駕駛員與乘客的頸部或腰部等用來抵抗離心力的肌肉得以放鬆,可達到降低長途駕駛疲勞感的目的。
我說過,好的汽車科技就是無需駕駛者操作,無聲無息間便為駕乘者做了事。
不過,因為尺寸的關係,CX-5的後排腿部空間表現在對手麵前仍不是十分理想,在世俗化的需求麵前,馬自達仍舊是偏執地,想憑借更加時尚動感的造型,更精巧與細膩的內飾設計,傳統而又現代科技的自然吸氣引擎加6速自動變速箱,創新的GVC控製係統,用自家的配方調校出了一台駕車與乘坐都愉悅的汽車,這恐怕才是馬自達最具玄學的靈魂之處。
新一代CX-5乘坐上,無可否認較上一代更具有一種高級的行車質感,NVH性能改善,懸掛仍具韌度,它不認為軟就是舒適,回彈快而有一定的質感,車身穩定,車身剛度的增強,抗扭性的增加,讓車子更具整體質感。而GVC也對於乘坐質素是一種動態上的提升。
然而,開馬自達,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總有一種感覺悄無聲息,以我的經驗判斷肯定是賦以了一種精密的計算,但又有一種無以言傳的操縱暢快感,昂克賽拉如是,阿特茲如是,CX-5亦如是。
CX-5總體而言,是一款講求平衡性,在此基礎上注重駕駛者操控體驗的車型,而且嚴格地控製著身形與空間,不刻意地加長,增加車身剛性與降低車高,這一代在增強行車質素基礎上,平衡性依舊保持得很好,馬自達這套操控調校的玄學,似乎有著驚人的自適應能力。
CX-5並非什麼追求高性能、高極限的運動型SUV,而是一款平衡中注重駕駛者駕控體驗的車型。然而我認為最不可言傳的,就是那種很精確計算過的回饋。不論哪種車型哪種平衡傾向,總能從油門踏板、加速質感、轉向手感、刹車、動態體感得到一種順暢線性與精準反饋,和GVC的理念是一致的,一種得心應手、安定順暢、人馬一體的感覺。
馬自達沒有刻意去設定很快的轉向,和過於直接的回饋,更具支撐性的懸掛,仍是保持著一種平衡性,在此基礎上更注重一種體驗,這種體驗就是自然的操作中感受到的順暢線性,自然輕鬆的操作力道與反饋被刻意設定為近乎手與腳直接操作的延伸,手與腳的操作是自然的而不是需要花很多力氣的。
這一切順暢與回饋是核心!
而CX-5終究是要講平衡,操縱反饋好,但並不代表走極端,要兼顧駕駛與乘坐的愉悅,操控性上隻是自然的表達,即是說,新CX-5操控表現總能給到人一種恰如其分的操縱質感與回饋,但並不會刻意再去追求車子的極限,這一代在控製與回饋中還加入了高級的舒適感、行車質素,全新的GVC係統也作為一個新的汽車科技獲得了一種更高級化的操控質感,這該是這一代CX-5最想表達的地方。
最後更新:2017-10-08 04:42:49
上一篇:
超乎想象的雪國馭樂之旅,漢蘭達鬆花湖冰雪試駕
下一篇:
漢蘭達慘敗給比亞迪,誰說日本車比國產車好,直接打他臉!
心靈大屠殺 思域和卡羅拉你到底選誰
2017款長城汽車-哈弗H8 車主們用車後都是怎樣評價它的
特斯拉Model S 和Model X 75D車型動力升級 百公裏加速度提速1秒
6萬不到就能買輛SUV,外觀新穎動力不俗,哈弗H6大唿招架不住!
特斯拉概念重型卡車,沒有輪胎依靠磁懸浮行駛
家族布局成效顯著 東風日產奪合資SUV銷量冠軍
江淮真瘋狂!山寨埃爾法賣30萬,GL8都說它作死
上市100天銷量突破4.7萬台,長安CS55熱銷的背後另有玄機
長安CS15EV對比江淮iEV7S 兩台最大續航350km的純電SUV
戰力指數簡直可怖!雅閣10月狂銷上萬輛,明年10AT來了真的要無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