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
人物
券商预测四季度股市震荡上行 东方证券看高沪指至3700点

近日,多家券商陆续发布四季度投资策略研报,对A股未来走势进行预测,并对投资配置进行分析。总体来看,多家券商纷纷对市场持乐观态度,预计四季度A股市场持震荡上行趋势。价值投资为主导的市场风格逐渐形成。行业配置方面,从估值和盈利角度多看好蓝筹股和确定方向的中小创公司,从主题角度多看好国企混改、雄安新区、一带一路等题材。东方证券预计四季度上证指数波动区间在3500点-3700点。
东方证券
对四季度行情持看涨观点
今年三季度,上证指数一度冲破3300点,市场渐趋平稳。在经济面延续平稳走势、资金面有增量入市、监管层面有所缓和利好因素条件下,市场呈震荡上行的走势。进入四季度,多家券商认为,A股市场仍持震荡上行的趋势。东方证券对四季度行情持看涨观点,预计四季度上证指数波动区间在 3500点-3700点,沪深 300 指数波动区间在3700点-4100点,四季度目标价为 4100点。研报认为,市场整体估值并未偏离基本面、上市公司业绩稳定、资金面略有回暖是市场利好的主要原因。
东方证券认为宏观经济企稳反弹,目前需求侧正在化压力为动力。尽管上游价格走高,但在订单增加的刺激下生产加快扩张,整体经济仍然向好。此外,政策方面,“定向降准”虽然没有赋予市场宽松的加杠杆环境,但客观上利好整体流动性。
东方财富证券对于四季度行情趋势预测与东方证券类似。预计四季度市场仍将以震荡上行为主。从市场风格分析,当前无论从监管角度、盈利增速角度、估值角度,以及近期管理层表态来看,市场整体的风格仍偏向于价值投资。配置方面,研报认为应从估值、盈利和成长等角度出发,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优于自上而下的行业配置。
投资机会方面,东方财富证券认为,从估值角度出发,建议关注低估值高分红品种,银行仍是首选;从盈角度出发,建议关注受监管压力较小的涨价题材,如造纸板块;政策驱动角度,建议关注国企混改、雄安新区、一带一路等题材;成长角度,建议关注 5G、人工智能、新能源车。
市场风格分析方面,爱建证券与东方财富证券有相同观点,认为价值投资为主导的市场风格逐渐形成,存量资金继续从市场机会的滚动中获取收益。行情上,爱建证券预计形成存量资金博弈和震荡的格局。第四季预计市场的驱动力更多的来自市场本身,未来的投资思路仍是需要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在以价值为基础上稳中求进,适当参与主题性的投资。
恒生指数
创近十年新高
对于第四季度行情,部分券商对上涨空间持保留态度。渤海证券认为,总体来看,A股业绩增速虽将回落,但全年看依然能获得不错的增长,估值有小幅下行的风险,因而总体来看两者的作用接近抵消,A 股总体依然是震荡市的格局。
与渤海证券观点相同的还有招商证券。招商证券认为对四季度指数上涨空间持保留态度,大级别行情仍需等待。进入四季度,投资增速边际回落,前一轮固定资产投资的刺激效应逐渐削弱,企业盈利增速面临下行。投资需求回落后,四季度流动性开始有望迎来冰封,利率拐点将现。
虽然宏观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多数券商对四季度行情仍看好,平安证券研报表示,2017 年每个季度的市场表现结极差异显着,四季度市场更应该是对于 2018 年的布局之机,而不是 2017 年的收兵之战。盈利预期的调整随着中报逐渐为市场所消化,四季度成长板块的投资机会仍将持续增加。
券商十月投资攻略>>>
华泰策略:周期+金融是市场投资主要方向(附十月金股)
中信策略:看好10月A股行情 重心从周期转到价值(附股)
华创证券:淡化宏观逻辑 重视微观博弈(附10月金股)
安信陈果:资金面宽裕 拥抱红十月(附金股组合)
中信建投10月投资策略:市场看好大金融板块(附金股)
【延伸阅读】
中信建投四季度策略:持续看好金融板块 布局绩优成长股
9月30日-10月7日,中国市场由于国庆假期处于休市,海外市场大幅度上涨。中国官方公布的PMI数据高于预期,央行定向降准消息的刺激下,香港市场在内地银行股大幅上涨的带动下,恒生指数上涨3.28%,超过了2015年的高点。美国市场也大幅上涨1.19%。这印证了我们在节前《价值至上,金融优先》、《价值回归、金融招展》等系列报告的判断。在2017年4季度,我们持续看好金融板块,并开始提示布局业绩优异估值合理的传媒等成长板块。
从国内经济看,9月份PMI指数继续提高,经济走势平稳,景气犹在。从上游看,9月发电煤煤耗同比回升,煤炭期现走势分离,工业金属普涨。从中游看,螺纹钢和跌矿石期价下跌,水泥价格连续两月上涨,化工涨跌互现,纸品价格普涨。从下游看,商品房成交跌幅有所扩大,电子景气度犹在,BDI指数上涨,农产品价格走势较弱。从行业配置的角度来看,国内经济走势平稳,环保限产持续,周期品种中的细分化工、造纸等细分行业还存在一定的机会。在成长板块中,传媒板块估值仍然处于低位,而业绩增速持续向好。国庆期间旅游收入同比增长约15.1%,消费升级会成为新的趋势。从2017年4季度开始,我们建议投资者逐步布局成长。
从海外经济看,美国劳动力市场优异,税改取得突破,美国经济持续复苏。10月4日和6日,美国分别公布了ADP就业数据和非农就业数据,考虑飓风的因素后,ADP数据和非农就业数据均符合预期。从工资来看,薪资增速大幅度上涨,这意味着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强劲,经济持续复苏。特朗普税改计划公布,减税降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复苏。美国经济的良好状态支持了美国市场。这意味着10月缩表和12月加息成为大概率事件。从汇率来看,美元指数终止了6月以来的单边下行,人民币开始双向波动。
从政策来看,节前出台定向降准政策,预计释放流动性3000-4000亿,延迟生效反映监管层对短期流动性持中性态度。从内银股表现来看消息得到香港市场投资者正面反馈。招商银行、工商银行与建设银行是涨幅最大的三只内银股。节前一周资金利率多数上涨完美地验证了我们上周预判流动性紧平衡的观点。若不考虑下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下周流动性缺口约为-390亿元,环比减少6,600亿元。节日期间资金将回流,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流动性压力,判断下周流动性略微宽松。
从投资策略的角度看,2017年4季度,我们继续看好股票市场。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板块在不良率改善的前提下,受益于定向降准,成为优先上涨的板块。在9月官方PMI数据高于预期的背景下,周期板块中的景气子行业仍然会受益于环保限产,存在着一定的机会。关注业绩优异的传媒、医药等成长行业由于业绩增速稳定,存在着估值提升机会。主题方面,关注可能发生超预期的国企改革、京津冀等政策主题。(微信公众号中信建投策略)
四季度该买啥?十位大佬手把手教你下一步该如何投资
“十一”黄金周,海外股市一片“欢腾”。港股创下10年来新高,美国股市更是延续着8年多来的大牛市。A股市场的投资者,对于四季度开局,多了几分期待。
记者对来自公募、私募以及QFII的京沪深三地10位资深投资人进行了深入采访。在他们眼中,股票市场仍然最具吸引力。谈及投资“攻略”,积极布局龙头股,正成为资深投资经理们掘金的普遍策略。具体到布局方向,大金融、大消费依旧是两大投资主线。此外,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新兴成长领域,更是机构的“必争之地”。
增量资金有望入市
随着宏观经济企稳,企业盈利增长前景向好,市场信心也受到提振。在华商基金投资管理部副总经理李双全看来,股市赚钱效应将吸引更多增量资金入市。从资金层面看,长安基金投资总监陈立秋也认为,海外资金包括港股通在持续流入A股,A股纳入MSCI指数也将带来长期增量资金。
从企业盈利角度分析,陈立秋发现,自2016年以来,企业盈利回报已经企稳,剔除银行、石化之后,整体A股上市公司ROIC的中位数首次超过银行加权贷款利率。2017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显示,全部A股净利润同比增长16.3%,创近年来新高,这给资本市场提供了“源头活水”。
在圆信永丰基金首席投资官洪流看来,供给侧改革的强力推进,不仅消除了潜在的银行坏账风险,还带来了巨额利润,大银行基本面向好;行业估值处于底部的券商板块,近期融资额不断提升,接下来利润将会得到提升。他乐观判断,在这些金融权重股的带动下,市场有望再上一个小台阶。
“在上市公司业绩持续增长的推动下,A股市场未来会继续向上。”信诚盛世蓝筹基金经理吴昊认为,国内经济稳定增长,海外经济同步复苏,为各行各业的利润持续增长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周期品行业在供给侧改革推动下盈利稳定,消费品行业受益消费升级持续增长,成长性行业在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下也在不断孕育投资机会。
富敦投资中国股票投资总监朱国庆对今年四季度乃至明年市场均表示乐观。在他看来,股票市场流动性环境仍然是中性偏乐观,尽管市场整体可能仍是小幅震荡的局面,但A股市场存在很多结构性机会。
不过,随着A股获利盘的增多,个别基金经理则开始回归防御策略。如诺德成长优势基金经理郝旭东认为,市场短期风险并不大,但波动预计会加大,因为市场指数的基石蓝筹股不太便宜了,年内接下来的赚钱效应在下降。
龙头股迎来溢价时代
种种迹象表明,A股市场的龙头股的估值,正在迎来全面溢价时代。而积极布局龙头股,正在成为机构的普遍掘金策略。
在陈立秋看来,首先,龙头企业将拥有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推动盈利改善。一方面,优质企业市占率不断上升,定价权更强,研发能力和效率提升;另一方面,优质企业可以比行业多数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或其他融资渠道的支持。其次,从当前市场看,股票增量都在中小盘,而增量资金需求却在大蓝筹。“这种明显的结构性差异,就是投资机会所在,中小创不再稀缺,而大蓝筹变得稀缺,也是市场出现‘一九’分化的根本原因”。最后,A股纳入MSCI,大市值及行业龙头、高股息、蓝筹股标的将直接受益。
从上市公司三季报预告看,部分行业的龙头公司经历了资金面和成本端的压力逆势扩张后,现在领先优势已经非常明显,接下来值得重点关注。
吴昊表示,将在三个看好的领域中布局估值合理的龙头公司。在消费升级领域,关注企业的公司治理、竞争优势以及与消费升级主线的契合度;对于符合国家策略的成长股,关注在产业快速发展过程中,企业是否具备长期胜出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具备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自身资源、战略规划与产业政策的契合度,以及能否在投资期限内兑现合理的利润;对于周期品龙头,关注公司的估值水平,相对于其资产负债表的修复是否存在显着的低估,是否能够对冲掉商品价格波动对企业价值的冲击。
投资机会多点开花
对于接下来的投资机会,资深投资人普遍看好大金融、大消费。此外,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制造等新兴成长领域更是机构“必争之地”。
陈立秋坦言,首先看好大消费股,主要逻辑是品牌化和渠道双强,共同推动公司市占率提升,占据规模效应,并且对下游提价能力强,即使在成本上升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毛利率和净利率的稳步提升;其次是大金融股,核心逻辑是从中长期看,“金融供给侧改革”利好大银行和大保险公司;第三是看好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周期龙头股;最后是优质成长股。
吴昊认为,接下来将从以下三方面找投资机会:首先是消费升级带来的投资机会,其次是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方向的成长性行业,包括5G通信、国产芯片、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等领域,最后是受益于供给侧改革的周期品行业龙头。
值得注意的是,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环保整治及土地成本提升的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升级已经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抓手。作为QFII基金的资深投资总监,朱国庆观察到,不少中国企业已经形成或者正在形成全球性竞争优势,如风电、光伏、面板等,接下来动力电池企业也有很大的机会胜出。
泰旸资产总经理刘天君则看好消费升级的机会,并积极布局科技创新,主要逻辑是在当前经济增速换挡期,房价对居民消费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限购政策使得地产销售和投资增速自高点回落,有助于未来中短期居民的财富流向消费领域。“新一代消费群体对个性化产品的需求提升以及渠道的被动出清,将驱动持续的消费升级,看好高端白酒、免税店、豪华车、商业地产等受益于消费升级的板块及科技互联网等新兴领域的投资机会”。
博时基金董事总经理兼股票投资部总经理李权胜则坦言,未来看好盈利基本面进一步强化的行业及个股,如必需消费品等细分行业;在前三季度表现欠佳的行业中,医药、旅游、零售等行业基本面实际上并没有市场预期那么差,预计会有一定的表现机会。“考虑到政策红利因素,看好有望受益的国企改革、‘一带一路’、土地流转等投资主题。”
长信基金总经理助理安昀表示,看好消费行业部分个股,例如白酒中的部分二线龙头,以及部分家电龙头股。对于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个股,尽管行业趋势很好,但在积累不小涨幅之后,估值较高,需要认真筛选。
安信基金总经理助理、权益投资部总经理陈一峰认为,不少新兴行业值得关注,除TMT行业外,生物医药、中游精密制造、新能源等多个领域,未来都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中国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产业链相关的中小公司会紧密跟踪;5G也非常看好,通信速度和质量的提升会衍生出很多需求,比如自动驾驶、AR等。”(来源:上海证券报)
(原标题:多家券商研报预测四季度股市震荡上行 东方证券看高至3700点)
最后更新:2017-10-11 08:3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