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
人物
军用望远镜的发展历史
TA的每日心情
2017-10-17 13:09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店铺兵之梦旗舰店威望0 发消息早期的军用望远镜都是伽利略结构的,此种望远镜虽然结构简单,透光率高,但倍数和观测视场都很小。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军用望远镜已用普罗棱镜结构成功解决了倍数和视场的问题,从一战开始到二战结束这个时期的军用望远镜以方便携带的6×24、6×30、8×30为主,这与当时步兵主要是徒步作战有很大关系,海军和装甲部队则主要装备7×50、10×50这些观测稳定性好但尺寸和重量较大的望远镜。这一时期的军用望远镜都采用金属作为镜体材料,早期多使用黄铜,后期则更多的使用铝合金,由于当时人们认为没有必要在军用望远镜上使用昂贵的镀膜加工工艺,所以这一时期的望远镜多没有镀膜。在冷战和后冷战时代,军用望远镜的使用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望远镜的设计思想也有了较大的改变。首先是机械化的实现,使用者经常要在颠簸车的上使用望远镜,这就对望远镜的观测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7×40、7×50规格的望远镜成为了主流。其次是核生化战争的阴影让人们设计望远镜时不得不考虑配带防毒面具时的使用,于是可以翻折(升降)的目镜罩越来越多的出现在军用望远镜中,这种设计也迅速的被民用望远镜采用,以方便戴眼镜的用户。而镀膜技术、稳像技术、镜体包胶、非金属材料、激光防护等新技术的广泛使用也大大提升了军用望远镜的性能。进入信息时代后,各类先进侦测设备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望远镜的作用,军用望远镜也没有出现质的飞跃和变化,但在可以预知的未来,作为一种近距离观测仪器,军用望远镜仍会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军镜用于观察战场、研究地形地物和侦察目标,还可用右目镜中的密位分划进行简易测量。望远镜的放大倍率一般分三等:中倍率(6-10倍)、大倍率(10-20倍)和变倍率(德式20-40倍,国产25-40倍)。军用望远镜过去以6倍、8倍居多,现在7倍的军用望远镜颇为流行(理由为人的目视距离约7km)。除美国、德国之外,俄罗斯、中国相继研制了7倍军用望远镜并装备部队。望远镜并非放大倍率越大越好,如果倍率超过10倍,通常应安装在三脚架上使用,如果仅用胳膊支撑使用,手的颤抖对观察的影响就很严重,观察效果就会变差。另外在评价选用望远镜时,还应考虑几何光力的大小。一般地,小光力望远镜(出瞳直径为2-3mm),适于良好照明条件下使用;中光力(出瞳直径为3-4mm)适于一般照明条件下使用,如我军62式8倍观察红外望远镜(出瞳直径为3.7mm);高光力(出瞳直径为4-6mm)不仅适合白天使用,而且适合于黎明及黄昏低照度条件下使用,如我军新式的Y/GG95-7型望远镜(出瞳直径为5.71mm)。中倍率(6-10倍)望远镜要达到军级视觉效果还应要考虑通光率,7倍配物镜尺寸40mm,8倍配物镜尺寸50mm,以及10倍配物镜尺寸60mm,能够达到很好的稳定性以及最佳成像舒适感。
最后更新:2017-10-19 23: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