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68 返回首頁    go 人物


軍用望遠鏡的發展曆史

TA的每日心情開心
2017-10-17 13:09

簽到天數: 1 天

[LV.1]初來乍到

店鋪兵之夢旗艦店威望0 發消息
早期的軍用望遠鏡都是伽利略結構的,此種望遠鏡雖然結構簡單,透光率高,但倍數和觀測視場都很小。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軍用望遠鏡已用普羅棱鏡結構成功解決了倍數和視場的問題,從一戰開始到二戰結束這個時期的軍用望遠鏡以方便攜帶的6×24、6×30、8×30為主,這與當時步兵主要是徒步作戰有很大關係,海軍和裝甲部隊則主要裝備7×50、10×50這些觀測穩定性好但尺寸和重量較大的望遠鏡。這一時期的軍用望遠鏡都采用金屬作為鏡體材料,早期多使用黃銅,後期則更多的使用鋁合金,由於當時人們認為沒有必要在軍用望遠鏡上使用昂貴的鍍膜加工工藝,所以這一時期的望遠鏡多沒有鍍膜。在冷戰和後冷戰時代,軍用望遠鏡的使用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望遠鏡的設計思想也有了較大的改變。首先是機械化的實現,使用者經常要在顛簸車的上使用望遠鏡,這就對望遠鏡的觀測穩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於是7×40、7×50規格的望遠鏡成為了主流。其次是核生化戰爭的陰影讓人們設計望遠鏡時不得不考慮配帶防毒麵具時的使用,於是可以翻折(升降)的目鏡罩越來越多的出現在軍用望遠鏡中,這種設計也迅速的被民用望遠鏡采用,以方便戴眼鏡的用戶。而鍍膜技術、穩像技術、鏡體包膠、非金屬材料、激光防護等新技術的廣泛使用也大大提升了軍用望遠鏡的性能。進入信息時代後,各類先進偵測設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望遠鏡的作用,軍用望遠鏡也沒有出現質的飛躍和變化,但在可以預知的未來,作為一種近距離觀測儀器,軍用望遠鏡仍會繼續發揮著重要作用。軍鏡用於觀察戰場、研究地形地物和偵察目標,還可用右目鏡中的密位分劃進行簡易測量。望遠鏡的放大倍率一般分三等:中倍率(6-10倍)、大倍率(10-20倍)和變倍率(德式20-40倍,國產25-40倍)。軍用望遠鏡過去以6倍、8倍居多,現在7倍的軍用望遠鏡頗為流行(理由為人的目視距離約7km)。除美國、德國之外,俄羅斯、中國相繼研製了7倍軍用望遠鏡並裝備部隊。望遠鏡並非放大倍率越大越好,如果倍率超過10倍,通常應安裝在三腳架上使用,如果僅用胳膊支撐使用,手的顫抖對觀察的影響就很嚴重,觀察效果就會變差。另外在評價選用望遠鏡時,還應考慮幾何光力的大小。一般地,小光力望遠鏡(出瞳直徑為2-3mm),適於良好照明條件下使用;中光力(出瞳直徑為3-4mm)適於一般照明條件下使用,如我軍62式8倍觀察紅外望遠鏡(出瞳直徑為3.7mm);高光力(出瞳直徑為4-6mm)不僅適合白天使用,而且適合於黎明及黃昏低照度條件下使用,如我軍新式的Y/GG95-7型望遠鏡(出瞳直徑為5.71mm)。中倍率(6-10倍)望遠鏡要達到軍級視覺效果還應要考慮通光率,7倍配物鏡尺寸40mm,8倍配物鏡尺寸50mm,以及10倍配物鏡尺寸60mm,能夠達到很好的穩定性以及最佳成像舒適感。

最後更新:2017-10-19 23:09:24

  上一篇:go 智能插座,我選小管家
  下一篇:go 盟大帥誰?納雍是哪裏?看了的都小激動!